宋代王安石對人性已經產生懷疑,體現在他這首《疊題烏江亭》詩中

此生讀寫伴 發佈 2022-08-18T15:36:19.022326+00:00

常清君導讀:在中華數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學作品中,其中一大題材是有關懷古詠史的,即追憶念懷往昔歲月、描寫敘述古蹟史事等的古詩詞曲。

文\常清君


鄭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體平台發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專業知識、自身經驗以及人生閱歷等,經過獨立思考後,認真撰寫並反覆修改的原創作品。


常清君導讀:在中華數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學作品中,其中一大題材是有關懷古詠史的,即追憶念懷往昔歲月、描寫敘述古蹟史事等的古詩詞曲。常清君在此陸續與大家共同賞析其中佳作。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人,北宋時期文學家、詩人、詞人。其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擅長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其詞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純樸。有《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歌曲》、《臨川先生文集》等著作存世。

其散文《傷仲永》、詩歌《泊船瓜洲》多次入選中小學語文課本。

常清君這次與大家一起解讀的是王安石的七言絕句《疊題烏江亭》(又名《烏江亭》):


疊題烏江亭

百戰疲勞壯士哀,

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

肯與君王卷土來。


按慣例常清君先解釋一下其中字詞:

烏江亭:在今安徽省和縣東北的烏江浦,自古為一渡口,秦漢之時即設有亭長,是中國古代最早的驛站之一。楚漢相爭時,西楚霸王項羽在此兵敗自盡。

中原一敗:指項羽垓下之敗。

江東:指長江下游蕪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區,是項羽起兵之地。

卷土來:即捲土重來。指失敗之後,整頓以求再起。

先來看前面兩句:「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意思是說經過上百次的激烈征戰,已經使官兵們十分疲乏,西楚霸王項羽所率軍隊,在遭遇垓下之敗後,就再難挽回局面了。

再來看最後兩句「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意思是說雖然江東子弟(沒被完全消滅)仍然存在,但他們是否還願意跟項羽再次征戰捲土重來呢?

在常清君看來,最後一句雖是問句,但其實已經明顯帶有作者的肯定意味了,即那些江東子弟,是不願意再跟隨項羽出征了。


唐代詩人杜牧於會昌(唐武宗李炎的年號)元年(841年)赴任池州刺史時,路過烏江亭的時候,寫了一首題為《題烏江亭》的詠史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一說此詩作於開成(唐文宗李昂的年號)四年,即839年。

宋代王安石於至和(宋仁宗趙禎的年號)元年(1054)秋,在其舒州通判任滿,赴京途經烏江亭的時候,看到上面題寫的杜牧那首《題烏江亭》的七言絕句詠史詩,於是,自己也寫了一首七言絕句詠史詩,來針對相同的歷史題材發表不同的觀點看法,所以題目才叫《疊題烏江亭》,意思是再一次(重疊)題寫詩歌在烏江亭上。

大多賞析解讀類文章,一般都認為杜牧那首《題烏江亭》只是著眼於宣揚不怕失敗的精神,是借題發揮,是詩人詠史,而王安石則審時度勢,指出項羽敗局已定,勢難挽回,是政治家詠史;杜牧是虛寫,王安石則是實寫;杜牧只是為項羽翻案,王安石則是為歷史本身翻案云云。

直白一些來說,就是杜牧那首《題烏江亭》帶有文學家多愁善感的主觀臆測,而王安石這首《疊題烏江亭》才帶有政治家冷靜思考的客觀分析。

常清君對此不敢苟同,並持明顯不同看法。

一、從杜牧和王安石兩人的自身情況來看

杜牧當然是典型的文學家和詩人,他詩、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宮賦》為最著,詩作明麗雋永,絕句詩尤受人稱讚,與李商隱齊名,合稱「小李杜」(相對於世稱「大李杜」的李白和杜甫)。其散文《阿房宮賦》,詩歌《清明》、《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山行》等多次入選中小學語文課本。

不過王安石同樣也是典型的文學家、詩人、詞人呀!他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呢!其散文《傷仲永》、詩歌《泊船瓜洲》也多次入選中小學語文課本。

如果說王安石考中進士,在朝廷當過官任過職,就懂政治,可被稱為政治家,那杜牧也同樣考中進士,並歷任監察御史、宣州團練判官、殿中侍御史、內供奉、左補闕、史館編撰、司勛員外郎以及黃、池、睦、湖等州刺史,為什麼就一定不懂政治,不能稱為政治家呢?

況且,無論是文學家、詩人,還是政治家,都不適合帶兵打仗、妄談軍事,只有懂兵法軍事的人才行呀!而要論熟讀兵書、懂得軍事這一點來講,則杜牧明顯超過王安石。杜牧年輕時即好讀兵書,曾注曹操所定《孫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戰論》、《守論》、《原十六衛》等文論當時兵事。會昌(唐武宗李炎的年號)三年(843年),昭義軍亂之時,杜牧上書李德裕(唐代政治家、文學家、戰略家,當時在朝廷任丞相)論用兵之法,被李德裕採納實施。

二、從杜牧和王安石兩人創作詩歌情況來看

杜牧寫的這首《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前面兩句只是客觀描述勝敗乃是兵家常事,難以事前準確預料;能夠做到忍辱負重,才是真正的男子漢的一般道理。後面兩句也只是繼續假設如果項羽沒有選擇在烏江拔劍自刎,而是選擇渡江過去,回到老家再重新組織人才濟濟的江東子弟,重整旗鼓、東山再起卷土殺回,那麼楚漢相爭的最後結果,到底是鹿死誰手、誰輸誰贏還很難說呢?杜牧也沒有就妄下定論說如此一來,劉邦一定會輸,項羽一定會贏呀?只是說就增加了另一種可能性而已。

再看王安石的《疊題烏江亭》:「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直接就下定論斷言項羽敗局已定,即使再回江東重振旗鼓,捲土重來也不行,而且還斷言那些江東弟子很可能就不願再跟項羽出馬征戰了。

要說「百戰疲勞」的也不止項羽軍隊一方,劉邦那邊的官兵一樣疲憊不堪、一樣有厭戰情緒呀!

三、從劉邦和項羽兩方的軍事實力情況來看

這裡,常清君先引用一副《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刻寫掛在書房的對聯:

上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下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這副對聯裡面引用了兩則典故,上聯中的「破釜沉舟」,描述的就是項羽在巨鹿之戰中大敗秦將章邯的歷史故事,當時項羽所率只有區區數萬楚軍(後期各諸侯義軍才開始參戰),同秦朝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今河北省邢台市)進行了一場重大決定性戰役。

項羽讓士兵們飽餐一頓之後,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最終全殲秦軍王離部隊,之後又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這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在項羽軍事實力最弱的時候,都可以打敗人數超過己方數倍乃至十多倍的強大秦軍主力,更別說面對勢均力敵的劉邦軍隊了。

下聯中的「臥薪嘗膽」,描述的是越王勾踐被俘受辱之後,沒有選擇自殺,而是選擇臥薪嘗膽,立志復仇,回國後重整旗鼓,卷土殺回消滅吳王夫差的歷史故事。越王勾踐捲土重來都能成功的事情,為何項羽就不能成功呢?

其實,整個楚漢相爭的歷次大小戰役戰鬥中,項羽所率軍隊,無論是整體還是個體的戰鬥力、士氣以及忠誠度等都明顯高於劉邦軍隊,連項羽身邊一弱女子虞姬都表現出寧死不屈,更別說那些江東子弟兵了。

那項羽為何還是最終輸給劉邦了呢?

有人說是因為輸在項羽不懂軍事、不會用人上。常清君對此也不認同,要說軍事,行伍出身的項羽,明顯要比曾出任沛縣泗水亭長的劉邦更懂軍事;要說用人,項羽的謀士亞父范增,其謀略水平絲毫不亞於劉邦身邊的韓信、張良。

那他究竟輸在哪裡了,在常清君看來,是輸在其性格上,無論是鴻門宴上放過趁機殺死最強對手劉邦的機會,還是烏江邊口做出拔劍殺死自己的選擇,其實都與戰略、戰術等沒有半毛錢關係,而是他自己的性格使然。

在常清君看來,即使時光倒流,再給項羽一次舉辦鴻門宴的機會,有70%的可能,他依然還是會放棄動手殺掉劉邦的機會。因為在項羽看來,殺掉來應邀赴宴的人,不是男爺們兒應該幹的事,即使這個人是將來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他認為男爺們兒要做的,是兩軍對陣明槍明刀地干。

常清君還覺得,同樣是鴻門宴,要是換了劉邦一方做東,項羽一方做客,那劉邦是有99%的可能,不會放過趁機殺掉項羽的機會的。

所以,才有「性格決定命運」之說。

而杜牧顯然是看透了這一點的,所以他的《題烏江亭》整首詩,其實是單獨說給西楚霸王項羽聽的:

項羽啊項羽,勝敗乃兵家常事,即使打了敗仗也沒什麼丟人的啊!大不了回老家去重新招兵買馬,重整旗鼓和劉邦那傢伙再拼一場,說不定還有扭轉局面的可能性,為什麼非要臭面子選擇自殺呢?

那王安石為什麼就看不透這一點呢?是他智商、情商都不如杜牧嗎?那倒不是,在常清君看來,這和王安石長期在京城做官,尤其是擔任丞相之後,在權力中心裡經歷看到諸多官場內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派系之爭、黨閥之爭,特別是他力推新法變革之後,遭到守舊派的激烈反對阻礙,甚至看到曾經支持自己改革的人,要麼加入到反對者一派,要麼轉化為中間派甚至牆頭草,於是對人性產生了懷疑,覺得世道險惡、人心叵測。

王安石以己推人,覺得即使像那些曾經跟隨項羽南征北戰的江東子弟們,也未必就能做到始終不渝、初心不改。這個本可以理解,但他卻以此為據,來反駁杜牧其實更為客觀透徹的歷史觀點,實不足取。


常清君雲:烏江亭邊烏江淚,子弟江東子弟情。



常清君用心用情寫好每一篇原創文章,期待著您的關注、點讚和評論


原創作品,如若轉載等,請標明文章作者、出處等信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