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史精選故事314、滅佛的拓跋燾死後卻成了佛像

宋玉山與您聊正史 發佈 2022-08-18T15:47:55.232804+00:00

拓跋燾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滅佛的皇帝,與佛祖勢不兩立。可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死後卻被人按照他的模樣製成了佛像,供人們磕頭燒香。

拓跋燾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滅佛的皇帝,與佛祖勢不兩立。可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死後卻被人按照他的模樣製成了佛像,供人們磕頭燒香。佛祖真是寬宏大量啊!

拓跋燾被親信宦官謀害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混亂,他的孫子拓跋濬最終繼承了皇位,被稱為文成帝。文成帝在位期間做的最有名的事情,是恢復被他爺爺毀滅的佛教,並且下令修建了著名的雲岡石窟。

《魏書》記載,拓跋濬是拓跋燾的嫡長孫,他從小聰明伶俐,與眾不同,拓跋燾很喜歡他,經常把他帶在身邊,不離左右。

拓跋濬五歲的時候,有一次跟隨祖父北巡,恰巧遇見酋帥押解一名奴隸,並且對奴隸施以刑罰。拓跋濬不忍心看到奴隸受刑,對酋帥說:「這奴隸今天遇見我,是他的幸事,你應該赦免了他。」酋帥只得把奴隸放走了。拓跋燾很是驚奇,說:「這孩子雖小,卻儼然把自己當成了天子。」拓跋濬長大以後,拓跋燾經常讓他參與朝廷議事。

公元452年,只有十三歲的拓跋濬,在大臣們的擁戴下,登基做了皇帝,被稱為文成帝。當時,由於宗愛作亂,北魏內部鬥爭十分激烈,謀權奪位持續不斷。文成帝採取果斷措施,先後平定了各地叛亂,鞏固了自己的統治。

拓跋燾在位時,下達了滅佛令,使佛教受到重創。但靠強制手段滅佛是行不通的,遭到人們反對。當時,太子拓跋晃就反對滅佛,多次規勸父親,並且保護了許多僧人。拓跋燾死後,社會上要求恢復佛教的呼聲甚高,於是,在拓跋濬稱帝的當年,就宣布取消滅佛令,下詔恢復佛教,使佛教很快又興盛起來。

文成帝實行較為寬鬆的治國政策,禁止嚴刑峻法,除謀反、殺人大罪外,一般不判死刑,還經常赦免罪犯,十五歲以下的慎用刑罰;頒髮禁酒令,不得釀酒、賣酒和飲酒;減少徭賦,與民休息,發展經濟;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可留一個兒子在身邊奉養,不必從軍服役。文成帝還推行和平外交政策,與南朝宋建立友好關係,互通貿易,息兵養民。這一時期,百姓生活比較穩定,沒有發生大的戰爭。

文成帝重視對地方的治理,經常派人巡察各州郡,看田地是否荒蕪,百姓吃的是否有肉,穿的是否整潔,有無盜賊,民眾是否有怨言,等等,把這些作為考核官吏政績的重要內容。文成帝還經常親自巡視地方,所經之處,必定接見年高的長者,詢問百姓疾苦。

曾經被打敗的北方柔然,此時有所復甦,經常侵擾北魏邊界。公元458年,文成帝親自統率十萬騎兵、十五萬輛戰車,去討伐柔然。魏軍穿越沙漠,旌旗飄揚,綿延千里,柔然不敵,紛紛遠遁,其中有幾千個帳落投降。文成帝在柔然刻石記下戰功,然後凱旋而歸。

文成帝在位期間,下令開始修建雲岡石窟,這是他在中國文化方面做出的重要貢獻。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的武周山南麓,經過早期、中期、晚期三個階段的修建,目前存有主要洞窟四十五個,石雕造像五千多尊,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雲岡石窟的早期石窟,就是文成帝下令修建的。文成帝下詔,讓當時的著名高僧曇曜主持修建工作。曇矅是涼州人,年少出家,成為名僧,在拓跋燾滅佛時,被太子拓跋晃保護下來。

曇曜奉詔後,把全部身心投入到石窟修建中,他用了五年時間,開鑿了五個石窟,每個石窟都有一個大佛,象徵著北魏初期的五位皇帝。佛像高大,面相豐圓,高鼻深目,雙肩齊挺,顯示出勁健、渾厚、質樸的風格,被後人稱為「曇曜五窟」。

曇曜建造的五個大佛,模擬了北魏五個皇帝的形象,象徵北魏皇帝是佛的化身。其中有一尊大佛,臉上和腳部各嵌一黑石,據說文成帝的臉上和腳部,也各有一顆黑痣。曇曜是在告示世人,文成帝就是佛的化身,君權神授,不可動搖。有意思的是,在五尊大佛當中,也有模似下令滅佛的拓跋燾。

更有意思的是,文成帝雖然是佛的化身,雖然他下令恢復了佛教、修建了雲岡石窟,但是,他本人並不信佛,而是信奉道教。

對此,《魏書》和《北史》記載得都很清楚。記載說,公元454年2月27日,文成帝親自駕臨道壇,接受道家文書,舉行儀式,儀式完成後,賞賜了群臣,還特赦了京城有罪之人。看來,文成帝只是把佛教作為統治人們思想的工具而已,至於他是不是真的信道教,恐怕也很難說。

公元465年,文成帝在當了十三年皇帝之後,不幸病逝,年僅二十六歲。文成帝雖然死了,但他始建的雲岡石窟卻與世長存。

文成帝英年早逝,他繼位的兒子幼小,北魏進入馮太后執政時期。請看下一集,一位漢族女人執掌北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