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史略•楔子:世族、外戚、宦官

然哥文史 發佈 2022-08-18T20:30:08.896315+00:00

所謂豪族,主指先秦六國貴族後裔、大地主、工商業富豪、宗室、外戚、功臣、世官之類在地方具有雄厚勢力之宗族。

楔子 世族、外戚、宦官

漢世之末,群雄並起,烽煙滾滾,皆依地方豪族割據之勢。

所謂豪族,主指先秦六國貴族後裔、大地主、工商業富豪、宗室(皇帝宗族)、外戚(皇帝妻族、母族)、功臣、世官(世代為官之家)之類在地方具有雄厚勢力之宗族。豪族占有大量土地、眾多人口,甚而擁有私兵武裝,亂世之中易為割據之患。

皇帝豈容豪族鼾睡於臥榻之側?因而自高帝劉邦(西漢開國皇帝)以來,往往將其遷徙於京畿周圍加以監視、約束,便是削弱地方加強中央,強本弱末之策。而天下豪族林立,豈能盡數徙於京畿?至武帝劉徹(西漢第五代皇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能為官者須為儒士,意在將地方豪族吸納、歸集於中央權力系統之中。

政策尚儒,致使士人學習儒家經典,以求得功名利祿,士人做官得勢之後反壯大了其宗族勢力,因而士人的宗族繼續培養其子孫修習儒術以便繼續為官,武帝以後士人蒸蒸日上,豪族中便逐漸形成一些以儒學傳家、世代為官有權有勢、聲名顯赫之「世族」。

士人除了做官也開辦私塾,授徒講學,跟隨他學習者則成為「門生」。因漢代選官除徵召者,為「徵辟」,亦有推舉者,為「察舉」。而為官之士人除了舉薦親屬做官,亦有世族間相互推舉者,也有舉薦己之門生者,此等被推舉者則便成了舉主之「故吏」。門生故吏與舉主形成近乎君臣、父子之附庸關係,門生故吏遍天下的世族便逐漸壟斷仕途。

自丞相以下公卿(中央官吏)均出自世族,丞相為公卿之首位高權重,易於把持國政。武帝時,為奪取權力便另行設立「中朝」也稱「內朝」,丞相以下則為「外朝」或稱「外廷」。中朝以「大將軍」(大司馬大將軍)為首直接聽命於皇帝,而非受制於丞相,但凡機要事,皆向皇帝匯報,由其裁決,下達百官執行,這便限制了丞相職權。西漢末年,丞相終於分為「三公」(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其職不復存在。皇帝與丞相之爭,實際亦是與世族之爭。

另有一群權勢較弱、名望較小,非世代為官之地方豪族便是「庶族」,由於同有割據隱患而成為朝廷控制、打擊的對象,雖然庶族也有大量土地和財富,但各方面受到世族壓抑。

如此,當治世豪族尚可為國所用,逢亂世則易行割據之舉。

武帝皇后衛子夫家世微寒,卻頗受寵愛,其異父同母弟衛青及外甥霍去病,也為武帝倚重,因出擊匈奴數立戰功,拜衛青為「大司馬大將軍」、霍去病為「大司馬驃騎將軍」以示優寵。武帝臨終以霍去病之弟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使之輔佐幼子,即昭帝劉弗。從此,不僅外戚輔政拜「大司馬冠將軍號」成為傳統,更開創外戚輔政之先河。既為輔政勢必參與樞機之事,如此一來,大將軍(大司馬大將軍)自然成為總領中朝之要職。直至西漢末,外戚王莽憑藉權勢終移漢祚。

西漢歷約二百一十年,遭外戚王莽篡位,而王莽改制卻激起民眾不滿,更甚者是觸犯了世族利益,於是平民起義爆發,世族也紛紛起兵反叛,一時間,群雄並起、割據四方。漢室後裔劉秀乘勢推翻王莽恢復大漢國號,史稱「後漢、東漢」,劉秀即「光武帝」。

光武帝不僅出身漢室,也是世族,更是得了眾多世族的擁戴,終得平定天下,因而對於世族不免採取寬鬆、籠絡的策略,東漢之世,世族勢力更上層樓。

其實東漢之初,光武帝鑑於前代外戚專擅,更致力於大權獨攬,竟將中朝「尚書台」發展為總理國政的獨立辦事機構,或稱「中台、台閣」,除尚書台外,還有「御史台(或稱憲台)」、「謁者台(或稱外台)」總屬於皇帝,合稱「三台」。外朝公卿雖地位尊崇、名高天下者幾乎等同備員,欲干預朝政須「錄尚書事」方有實權。權力更進一步集中,倘或遭外戚把持中朝,其權勢可想而知。

現實是,東漢由世族建立,皇帝一方面集權以防範,一方面又要拉攏,因而多與之聯姻。然而,自和帝(東漢第四代皇帝劉肇)伊始,皇帝大多早夭,繼位的天子多數年少,桓帝(東漢第十代皇帝)登基時年方十五(虛歲)已是當中最年長的了,而最小者還不足兩歲,尚在襁褓之中(東漢第五代皇帝殤帝劉隆,即位時出生百餘天),因而皇太后臨朝稱制(代理朝政)早已成為傳統。太后臨朝主政總是依靠其父親、兄弟,外戚的權勢便是如此炙手可熱,統領中朝的大將軍一職幾為外戚獨占,皇權其實又落於世家出身的外戚之手。

年少的皇帝起初無可奈何,待其稍稍成長之後,又期望至高無上的權力。皇帝若是太后親生,或許暫且忍耐,而早夭的皇帝尚無子嗣,繼位者便不是太后親生了,既非親生,皇帝便思奪權。與皇帝親近者莫如宦官,於是不免藉助宦官以除外戚。

中朝執事之官大多本隸屬於只負責皇宮內部事務的「少府」,如「尚書令」、「侍中」、「中常侍」、「小黃門」、「黃門令」等。其中尚書令為尚書台首領,侍中為中朝要職,如此官職多為外戚或其親信充任,而常常侍奉皇帝、負責具體事務的中常侍、小黃門、黃門令皆由宦官充任。

皇帝依靠宦官打倒外戚,宦官勢必權重,因而興盛起來。而宦官深居宮中,大多只知阿諛奉承取悅上心以求得利益,一旦宦官專權,敗壞國政之情勢往往更甚。外戚與宦官的政爭便由此展開。

桓、靈(東漢第十一代皇帝)兩代皇帝更加依賴宦官,宦官專權的情況愈演愈烈。

桓帝劉志依靠宦官單超、徐璜、具瑗(yuàn)、左悺(guàn)、唐衡打倒外戚梁冀,此後五人同時被封為「列侯」,世稱「五侯」。

靈帝劉宏繼續寵信宦官,有以張讓、趙忠為首的夏惲(yùn)、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kuī)、宋典等十餘人,皆官居「中常侍」,合稱「十常侍」。靈帝甚至將張讓、趙忠視為父母。

此等有權有勢的大宦官生活奢靡,也惠及家族,他們的家族在地方魚肉百姓以盈其欲,國政為此愈加頹敗,是東漢最黑暗的時代。

宦官父兄子弟遍布州郡,世族出身的公卿也深為不滿,本以儒學進身的儒生,仕途亦受影響。於是公卿團結儒生,發揮輿論的力量,他們議論朝政、品評政要人物,更出了一些不畏強權、敢於打擊宦官勢力的公卿,如太尉陳蕃、司隸校尉李膺、冀州刺史朱穆、儒生劉陶等,使得頹敗國政稍微有所收斂。

雖則如此,桓帝終究信任宦官,在其蠱惑之下,將世族中反對宦官的名士羅列名單,統統劃為「黨人」,進而罷免、制裁,甚而殺害大批名士,史稱「黨錮之禍」。

至靈帝時,外戚大將軍竇武連合陳蕃(時任太傅)欲剿除宦官、肅清朝廷,結果謀事不密反為中常侍曹節、王甫等殺害。接著,曹節等故技重施,再次掀起黨錮之禍。外戚與世族的連合居然不敵宦官。

宦官依舊猖獗,天下污濁不堪,大漢江河日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