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出兵伐吳時,劉曄建議曹丕趁機攻打孫權,這個計劃可行嗎

不沉的經遠 發佈 2022-08-18T21:00:02.621158+00:00

公元221年七月,劉備以孫權奪取荊州,殺死關羽為由,出兵伐吳。司徒王朗等人更是建議一面接受孫權稱藩,一面調兵調集大軍伺機而動,等蜀吳交戰激烈時,突然對蜀軍發起攻擊,一舉消滅這個心腹大患。

公元221年(蜀漢章武元年)七月,劉備以孫權奪取荊州,殺死關羽為由,出兵伐吳。孫權求和無果以後,於是一面調兵遣將迎擊蜀軍,一面命都尉趙咨出使魏國,向曹丕稱臣納貢,以避免兩面作戰。

趙咨到了魏國以後,朝臣們紛紛向曹丕祝賀,認為曹丕剛剛稱帝不久,孫權就主動稱藩,是一件大好事。司徒王朗等人更是建議一面接受孫權稱藩,一面調兵調集大軍伺機而動,等蜀吳交戰激烈時,突然對蜀軍發起攻擊,一舉消滅這個心腹大患。

天子之軍,重於華、岱,誠宜坐曜天威,不動若山。假使權親與蜀賊相持,搏戰曠日,智均力敵,兵不速決,當須軍興以成其勢者,然後宜選持重之將,承寇賊之要,相時而後動,擇地而後行,一舉更無餘事。

只有侍中劉曄有不同意見,他認為孫權依靠長江、漢江天險割據江南,一直沒有臣服之心。現在只是迫於蜀漢的軍事壓力,才不得不向曹魏遣使稱藩。不如趁現在東吳處境窘迫的機會,出兵江南將他一舉消滅。如果錯過這個機會,那麼日後江東必成大患。

吳絕在江、漢之表,無內臣之心久矣。陛下雖齊德有虞,然醜虜之性,未有所感。因難求臣,必難信也。彼必外迫內困,然後發此使耳,可因其窮,襲而取之。夫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不可不察也。

在《傅子》中,還記載劉曄在說明自己這個計劃的理由時,提到魏國已經占據天下十分之八的地方,吳、蜀各保一州,依靠山水之險,彼此有急時互相支援,才和曹魏三分天下。現在吳、蜀兩家翻臉,互相征伐,正是天賜良機。只要大舉出兵攻打東吳,東吳兩面受敵,必然堅持不了多久。而東吳一亡,蜀漢就孤立無援,即使能奪取東吳一半土地,也不能久存。

至於為什麼是攻打東吳而不是蜀漢,劉曄則解釋說如果攻打蜀漢,那麼劉備必然回軍。孫權擔心蜀漢被滅以後自己孤立,肯定會中立觀望。蜀道艱險難走,魏軍想滅蜀沒那麼容易。而攻打江東的話,劉備一心要報仇,勢必會趁勢進軍,孫權必然無法支撐。

但是曹丕由於稱帝不久,孫權主動稱藩可以大大強化曹魏政權的合法性,最終還是決定接受孫權稱藩的表章,並在接下去的蜀吳大戰中採取了中立觀望的態度。當然最後的結果有些打臉,孫權在夷陵之戰取勝以後,對曹魏的態度日益冷淡,雙方的關係最終徹底破裂。

從這個結果來說,劉曄當初的顧慮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認為趁著劉備和孫權交戰之際出兵攻打孫權,就能一舉平定江東的想法,有些過於樂觀了。

確實,劉備出兵以後孫權就派人向劉備求和,結果劉備沒有同意,似乎和劉曄所說劉備一心要報仇,即使魏軍出兵,也不會改變伐吳決心相符合。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劉備也是一代梟雄,他明白只有蜀吳聯手才能和曹魏對抗的道理。只是孫權奪取了荊州又殺死了關羽,荊州是《隆中對》中兩路北伐的出發點之一,不容有失,關羽又跟隨他多年,如果不為關羽報仇,勢必寒了手下臣子之心。

從公元221年七月劉備出兵,在屯巫、秭歸擊敗了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人以後,就止步不前,直到次年正月才再次東進看,劉備應該還是希望孫權能主動讓步,歸還荊州,並不想讓雙方兩敗俱傷,白白便宜了曹魏,否則肯定會乘勝追擊,不給東吳準備的時間。劉備開始拒絕孫權求和,只是因為孫權在求和時沒有做出絲毫實質性讓步,只是空談孫劉兩家要聯合對曹而已,並非一心一意要消滅東吳。

如果曹丕真的出兵攻打江東,孫權在兩面受敵的情況下肯定會主動對劉備做出讓步,比如說交還南郡換取蜀吳之間的和解。而劉備接受這個條件的可能性很大。這麼一來魏軍就要單獨面對吳軍,還要防備蜀軍從荊州北上,顯然沒什麼勝算。

所以蜀吳之戰時,曹丕想趁機滅了孫權沒那麼容易,劉曄的想法有些過於樂觀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