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二度入宮,全在氣質對李治有致命吸引力?

歷史人物故事會 發佈 2022-08-18T21:08:41.132717+00:00

這首《如意娘》相傳是武則天在感業寺所作,曾讓詩仙李白讚嘆不已。但她並沒有就此氣餒,因為她還指望有一個人幫她脫離苦海,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新即位的天子李治。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這首《如意娘》相傳是武則天在感業寺所作,曾讓詩仙李白讚嘆不已。

從五品才人到寺中尼姑,25歲的武則天跌到了命運的谷底。但她並沒有就此氣餒,因為她還指望有一個人幫她脫離苦海,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新即位的天子李治。

那麼,她是如何與李治結緣的呢?

按照《資治通鑑》的記載,李治做太子時,在侍奉病中的唐太宗期間,認識了武則天,並迅速墜入情網。

年輕的武氏發現太子對自己情有獨鍾,就和他眉來眼去。

李治為什麼會喜歡上武氏呢?這和他早年的經歷與性格有關。

李治是長孫皇后的小兒子,可惜母親在他八歲時永遠離去了,母親的死一度使其痛不欲生。

為此,唐太宗把李治交給了才學俱佳的薛婕妤進行教育,自己也在處理朝政之餘,關心其日常生活。然而這些畢竟代替不了慈母,所以即使長大成人,李治在無意識中一直都在尋找一個能代替母親形象的女人。

武氏的出現,讓李治依稀看到了母親的面影,被強烈吸引也就不足為怪了。

不過,李治即位之初,主要精力放在穩定朝局上,一時無暇顧及兒女情長。一年之後,李治來到感業寺進香,「偶然」遇到了尼姑武氏。

此時的武氏,已歷經坷坎,處處透出類似母親的氣質。

李治不由得感慨萬分,愈發被武氏吸引。

一時間,相對無語,惟有淚千行。

回宮後,李治的異常被妻子王皇后察覺到了,她極力支持丈夫接武氏進宮。

提起這位王皇后,她不但出身名門(太原王氏),婚事還是同安公主(李治的姑奶奶)親自撮合的。雖說是後宮第一人,但因為性格比較呆板,無法討丈夫歡心;加上多年不孕不育,更是讓她感到苦惱。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蕭淑妃為李治生下了兩女一子,其子李素節更是被封為雍王。

按當時慣例,雍王是封給皇后的兒子。

這讓王皇后時常感受到危機感,急需一個盟友助她打壓蕭淑妃。所以,在得知丈夫和武氏的秘密後,她不怒反喜,一面密令武則天蓄髮,一面慫恿李治接武則天回宮。

李治心中早就對武氏有意,王皇后的話無疑是正中下懷,於是下旨召武氏進宮。

大概到了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下半年,李治喪期已滿,武氏的頭髮可以梳髮髻,武氏再度回到了宮中。

入宮之初,武氏是沒有任何妃嬪名分的---畢竟她做過先皇的女人,李治無論如何也要顧忌禮法。

對此,武則天採取的辦法是「下辭降禮事後」,通過各種辦法極力討皇后的歡心,兩人好得就像是親姐妹一般。

對李治,她同樣是刻意迎合奉承,而且馬上就得到了專寵。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七月,武則天生下她的長子,李治大喜,封武氏為正二品昭儀,地位直逼蕭淑妃。

耐人尋味的是,她和李治將孩子取名為「弘」。南北朝直到隋唐,流傳著一則「李弘當出」的讖語——太上老君將轉世為帝王,他的名字就叫李弘。

由此,可見武則天的野心。

此後,武則天又生下一女(暴卒)一子(李賢)。

三年連生三胎,可見李治對她的寵幸。

起初,王皇后是很高興的,因為蕭淑妃的氣焰確實被打擊了,而且她相信武則天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但日子一久,她總算察覺到了不對勁,因為武則天打算更進一步,取代自己坐上皇后寶座。於是,王皇后轉身又和蕭淑妃聯合起來。

時任中書令的柳奭,是王皇后的舅舅。在知道武則天的意圖後,他給外甥女出主意道,自古以來都是母憑子貴,劉宮人生下的李忠,是皇帝陛下年紀最大的兒子,不如把他過繼過來,然後立為太子,這樣皇后您的地位還不穩嗎?

商量好之後,兩人開始分頭行動:王皇后在內宮,說服皇帝把李忠過繼到自己身邊;柳奭在外廷,勸說長孫無忌聯名擁立李忠做太子。

身為先帝的顧命大臣,長孫無忌選擇答應了柳奭的請求。

從禮法上說,立儲君講的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擁立李忠為太子合乎規矩;從利益上說,李忠即位之後,長孫無忌立下的擁立之功肯定會讓長孫家族長盛不衰。

見到長孫舅舅的表奏,李治馬上下詔,宣布立李忠為太子。

皇后這一反制,讓原本為得寵而得意的武則天迅速冷靜了下來。

她馬上意識到自己是多麼勢單力孤,她能夠依靠的,只有李治一人。一旦自己失寵,等待自己的將是死無葬身之地。

她想,既然王皇后那邊陣容強大,自己也不能單打獨鬥了,需要找些幫手。於是,她設法向李治吹枕頭風,以兒子太小需要照顧為藉口,將自己的大姐接到了宮中。

大姐早年曾嫁給豫州參軍賀蘭安石,婚後兩人育有一子一女,兒子叫賀蘭敏之,女兒名字不詳,史稱賀蘭氏。

沒幾年,丈夫去世,大姐就成了寡婦。接到妹妹的召喚,寂寞許久的大姐欣然答應,而且捎帶著十幾歲的女兒也進了皇宮。

這下子,李治過上了歡樂四人行的生活。一時高興,把武則天的大姐和外甥女分別封為韓國夫人、魏國夫人。

為了進一步固寵,武氏姐妹還收買了一批在王皇后、蕭淑妃身邊的宮女太監,從他們那裡得到了相當多情報。

當然了,王皇后、蕭淑妃這邊肯定也收買拉攏過武氏身邊的人。

整整兩年,雙方就這麼明爭暗鬥著。直到一事的發生,平衡關係才被打破,勝利的太平開始傾向武氏。

這件事,就是安定思公主之死。

公元654年冬天,武則天生下她的第一個女兒。

按照慣例,皇后要來探望新生兒。想不到皇后沒走多久,孩子突然就死了。

關於小公主之死,史家眾說紛紜。

《唐會要》說姑娘是意外身亡,武則天藉此誣陷王皇后;《新唐書》和《資治通鑑》認定是武則天親手殺死了女兒。

真相到底如何,我們已無從得知,但這件事發生以後,王皇后確實沒辦法自證清白。

李治雖然不信是王皇后殺了小公主,但情感的天平卻傾向了武氏。

為了徹底扳倒皇后,實現取而代之,武則天決定再加把火,一場廢王立武的歷史大戲即將揭開帷幕。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