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技術助力傳統文化「破圈」傳播:文化數位化,連結遙遠的過去與未來 ​

新華日報 發佈 2022-08-18T22:15:18.625602+00:00

8月16日,扮演杜麗娘的崑曲演員唱起水磨腔,十幾名戲曲機器人勾勒精緻油彩、身穿戲曲華服,共演一曲人機互動的《牡丹亭》……8月12日起,南京舉行為期一周的數字文化精品路演,展示以數字科技助力文化傳播的各種生動案例。

8月16日,扮演杜麗娘的崑曲演員唱起水磨腔,十幾名戲曲機器人勾勒精緻油彩、身穿戲曲華服,共演一曲人機互動的《牡丹亭》……8月12日起,南京舉行為期一周的數字文化精品路演,展示以數字科技助力文化傳播的各種生動案例。

近年來,VR、AR、區塊鏈、元宇宙等新技術不斷被應用到文化領域,不管是線上線下一體化演出、不落幕的文博場館,還是具有江南特色的數字藏品進入元宇宙等,一幅幅以數位技術為畫筆、以傳統文化為顏料的文化創新生活新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戲曲演出上「雲」,走進校園走向大眾

隨著數位化的快速發展,線上看演出、「雲」觀展覽、互動式文化體驗正在成為人們文化生活的常態。

7月30日、31日晚,省揚劇團帶著揚劇《馬娘娘》、薪傳版《恩仇記》登上抖音平台,在「百戲連台雲演出」活動中,為江蘇地方劇種贏得滿堂彩。「兩場演出分別吸引44.2萬、46萬人次觀看。」省揚劇團團長王嘯冰說。

8月13日起,2022年戲曲百戲盛典在崑山舉行,全國348個劇種線上線下「大團圓」。除了搭建「雲端劇場」進行「數字直播」外,首發的百戲盛典數字藝術品,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傳統文化。值得一提的是,線下活動至8月23日結束,而線上展演等活動則將持續至10月上旬,為觀眾提供一場更為豐盛的「數字戲曲盛宴」。

在數位化加持下,江蘇公共文化服務駛入「快車道」。作為全省公共文化服務的主陣地,江蘇公共文化雲自2018年上線至今已覆蓋省、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五級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據省文旅廳最新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平台發布活動1.8萬場,發布資源3400餘個,新增用戶108萬,開展直播活動166場,直播觀看人數超2100萬,累計服務超6570萬人次。

南京市姜家園小學裡,一雙雙童稚的雙眸緊盯著教室前方。伴隨著京劇《穆桂英掛帥》的唱腔,17個戲曲機器人穿戴行頭,展示著優雅的戲曲身段和動作……多年來,江蘇積極推動戲曲進校園活動。但是,一些非遺傳承人到小學做普及工作時,也出現對孩子吸引力不足的尷尬局面。數位技術的發展,帶給青年人不斷上新的文化生活場景,也讓戲曲進校園的傳承問題有了新的解題思路。

「伴隨著網際網路長大的這些孩子,對機器人興趣十足。」省演藝集團黨委委員、演藝產業拓展部主任計華告訴記者,「雙減」政策實施後,他們到各個學校去摸底發現,小學生非常喜歡科技類特別是機器人編程的課程,這與他們積極推動「戲曲進校園」升級轉變為「數字戲曲進校園」不謀而合。

目前,省演藝集團已經將三種不同層次的數字產品帶進校園:全球首款戲曲機器人「艾鰨」經過兩年多時間打造,已升級到第三代,可化身為京劇里的穆桂英或楊宗保、崑劇里的柳夢梅等,將傳統戲曲的服裝、化妝、道具、伴奏與機器人協同匹配;無人機立體演出矩陣,可以在空中展示與戲曲相關的圖案;戲文書法數字教學平台,可以讓孩子們臨摹《桃花扇》《牡丹亭》等戲文並打分的同時,觀賞這段戲文的音頻或視頻表演。

「希望更多學校參與進來,共同開發課程,讓孩子們在興趣驅使下,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獨有的魅力,以具有時代特色的網際網路形式讓傳統戲曲持續『破圈』。」計華說。

文博場館出圈,「虛」「實」結合讓文物活起來

結束中考後,張梓萌利用暑假時間「圍觀」了「文博探秘——博物館奇妙游」系列直播活動。近50家博物館的館長帶著300餘件文物親自「授課」,讓她對身邊的博物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周末,父母在她的帶動下,通過南通博物苑的線上平台預約參觀,一家人開啟了江蘇博物館暑期游計劃。

如今,持續出圈的文博場館,正成為人們體驗文化數位化的「網紅入口」。「85後」新媒體從業人員蔡中最近參觀了南京德基美術館舉辦的新媒體科技藝術大展,瞬間被一件名為《真愛至上》的互動展品吸引。「展品的作品實物安裝在紐約,我用手機掃描二維碼,並做出面部表情來激活裝置,就可以實時控制紐約的展品……」蔡中說。

今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位化戰略的意見》,提出發展數位化文化消費新場景,大力發展線上線下一體化、在線在場相結合的數位化文化新體驗。

早在1999年,南京博物院在藝術館建設工程中就建成了全省第一個智能化建築。2000年,他們研製的銅牛燈三維文物成為我國第一件數字文物,被教育部收入現行大學教材《博物館學概論》。從線上一體化票務預約、自助導覽、問吧,到藏品全流程管理、非遺影像管理、文物展廳與庫房溫濕度環境監測等,數位化技術讓博物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智慧體系」。

截至2021年,江蘇省備案博物館共331家,數量位居全國前列。當下,文博場館面臨的新問題,是如何讓收藏在館裡的文物「活」起來?

一年多來,位於揚州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運河上的舟楫」互動體驗展,在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引發關注。在這個以實體沙飛船構建的虛擬體驗空間,遊客不僅可以透過船艙縫隙,看到杭州到蘇州、揚州到淮安、天津到北京運河沿岸城市景觀,還能體驗到真實坐船的搖晃感。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館長鄭晶看來,數位化不僅僅是展示與傳播方式的改變,更要從形式上進行創新,以「實體體驗+虛擬體驗」「科技+藝術+文化」等理念,讓觀眾觀「虛」感「實」。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也讓以數字藏品為代表的全新數字文化產品進入大眾視野。新石器時代繪有弦紋和水波紋裝飾帶的彩繪陶罐、唐代「見證」了吳地繁榮發展的三彩鳳首執壺、擁有西晉氣象的青瓷球形香薰……今年,吳文化博物館精心挑選了8件具有江南特色的館藏文物,通過青年藝術家的再想像與再創作,以數字藏品盲盒的形式進入元宇宙世界,成為被網絡一代追捧的新社交符號。

「隨著新一輪技術革命掀起,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日趨成熟,與文化領域的融合也更加深入,雲展覽、雲教育等平台實現了博物館資源在數字空間裡的加速共享;在線直播活動、短視頻節目的熱播出圈,實現了博物館資源在新時代下的創新詮釋與有效傳播。」蘇州博物館黨總支書記、館長謝曉婷說。近年來,蘇州博物館積極探索文物數位化保護利用方式。其數字展廳的「立春·發生」數字展,用虛擬視覺和機械矩陣的方式,把立春時節桃花綻放的自然現象在非自然的空間中進行了展示,展現二十四節氣之下的蘇州生活美學。未來,蘇州博物館將以建立的大數據中心為基礎,進一步探索數字博物館3.0的建設。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年)》指出,博物館館藏資源數位化持續推進,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博物館傳播體系逐步建立。我國76.7萬處不可移動文物和1.08億件(套)國有可移動文物完成普查登錄。《文物的數字漫遊體驗展》等「網際網路+中華文明」示範項目和一批優質線上展覽廣受好評。

「文學之都」觸網,文旅產業鏈不斷延伸

7月20日,省文化和旅遊廳印發的《江蘇文化和旅遊領域數位化建設實施方案》聚焦新技術引領行業數位化新發展,包括運用數位化手段創新藝術種類的表現形態和內容表達,打造一批「網際網路+中華文明」數字體驗項目產品,加快文旅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發展數位化文旅消費新場景等。

數位技術突破空間限制,是完善文旅產業鏈的重要手段。今年4月,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數字雲平台上線,「一雲四端」全面展示大運河歷史沿革、文化資源分類與空間布局、文物與文化資源點古今風貌、沿線重點地段720度全景、景區虛擬漫遊等內容。

據悉,省文投集團積極拓展數位化文化消費新場景,以「雲平台」為引領推進一系列重點文旅項目建設,既多端連結政府、公眾和企業,整合碎片化文旅需求,又宣傳推介城鎮、劇院、老字號,推動「文化運河」向「數字運河」延展。

如何利用數位化展陳手段,將現雞鳴山、和平公園西園與文學客廳區域整體打造成為兼具開放性和互動性的「南京文學公園—文學山—文學館—文學小路」?如何藉助AR沉浸式遊覽報恩寺遺址,打造大報恩寺遺址元宇宙項目……8月,2022南京「文都雲」元宇宙創新大賽發布「招募令」,邀請社會各方力量共同探索城市文化數位化的發展路徑。

據南京市文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潘谷平介紹,南京市文投集歷時兩年打造上線的南京文學之都數宇雲平台(文都雲)一期平台,是國內首個城市級文化雲平台。該平台依託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全景呈現2500年南京文脈。「我們聯合南京大學團隊,搭建南京文學大數據基礎資料庫,深入挖掘超1600萬個文學文本數據,囊括近4000個南京歷史地理點位數據、近1000個文學事件、超800個文學人物,形成南京文學知識譜系。」有了這張「數字文學地圖」,使用者在南京任何地方點開「文都探秘」,就可自動探尋身邊的文學蹤跡,獲取坐標介紹、文學典故、3D模型等信息。

在央視熱播的紀錄片《飛向月球》中,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的活動,被數位化技術模擬還原,讓人耳目一新。這也是南京文化數位化的成果之一。深耕數字基建領域的南京萬生華態,近年來採用全新的IMR數字創作技術,融合了掃描、運動捕捉、虛擬製片、數字人等不同領域的數位化技術進行創作。此外,他還在對數位化還原南京六朝博物館館藏文物「青瓷蓮花尊」、明孝陵石像等進行了諸多嘗試。

「數位化技術對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播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從科研角度上來看,數位化技術可以修復、再生文化遺產,建立數字檔案;從文化傳承角度上來看,數位化技術可以深度介入文化藝術創作;從產業角度上來看,數字傳媒、數字文旅、數字教育等都是可探索的方面。」南京萬生華態公司星宙之形研究院負責人陸郝凌說。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陳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