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調查報告:近九成受訪消費者遇到過不公平格式條款

光明網 發佈 2022-08-18T22:48:37.770578+00:00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8月18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不公平格式條款」消費者認知及線索徵集調查報告》,《報告》顯示,87.88%的受訪消費者遇到過不公平格式條款。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任震宇)8月18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不公平格式條款」消費者認知及線索徵集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87.88%的受訪消費者遇到過不公平格式條款。

中消協於今年6月開展了消費領域不公平格式條款消費者認知調查及線索徵集活動,兩個多月來,共收到消費者提供的367例不公平格式條款線索,主要集中在網絡購物、網路遊戲、教育培訓、通信服務、房屋裝修、醫療美容等行業。

《報告》顯示,參與調查者總體上對格式條款比較了解。87.88%的受訪消費者表示遇到過不公平格式條款。遇到不公平格式條款後,超七成消費者仍會選擇繼續交易,原因是「被迫同意,不同意就無法接受服務或消費」的人數最多,占比41.78%;其次為選擇「發生糾紛後才發現存在不公平格式條款」的人數,占比25.34%,以上兩項原因占比超過三分之二。調查還顯示,消費者遇到不公平格式條款後,選擇繼續交易與交易金額多少沒有必然相關性。

遇到不公平格式條款仍繼續使用或消費的原因。(數據來源:中國消費者協會)

多數消費者在遇到消費不公時,能夠正確選擇消費維權渠道。同時,也有近五分之一的參與調查者選擇「默默忍受」,說明維權成本高、維權效果不理想等原因使得消費者維權信心不足。

認為造成不公平格式條款的原因。(數據來源:中國消費者協會)

《報告》顯示,不公平格式條款現象在消費生活中仍然屢見不鮮,涉及領域廣、侵權手段隱蔽、對消費者影響大。在徵集到的172例線上消費線索中,網絡購物(含直播帶貨)占比30.2%,網路遊戲占比18%,教育培訓占比8.7%,通信服務(含話費、寬帶等)占比8.1%。195例線下消費線索中,教育培訓占比11.3%,房屋裝修占比10.3%,醫療美容占比10.3%,商品房買賣占比9.2%,公共服務(水電氣供暖等)占比6.7%,通信服務(含話費、寬帶等)占比6.7%,其他占比17%。

中消協表示,在市場交易中,由於受信息不對稱、專業水平有限等因素制約,與格式條款提供者相比,消費者容易處於弱勢地位,自身權利容易受到侵犯。因此,規範格式條款是促進消費公平的重要手段,也是讓消費者願消費、敢消費的重要舉措。

《報告》從保障消費者在格式合同中的合法權益角度提出,應當構建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一是源頭治理,強化事前預防。經營者要增強公平意識和責任意識,公平合理地制定格式合同,並盡到提示說明義務。消費者要提高合同意識和維權意識,全面了解所簽訂的格式合同。二是過程管控,加強事中監督。繼續大力推行格式合同範本,完善落實格式合同備案制度。三是嚴肅查處,完善事後救濟。充分利用受理投訴舉報和輿情監測等渠道,及時受理消費者相關投訴、舉報,強化輿情動態監測和分析研判,建立完善不公平格式條款線索發現機制。針對有問題的合同格式條款,消費者組織和有關監管部門要綜合運用建議、約談、要求整改等形式,督促企業及時整改到位。

中消協表示,將結合消費者提供的線索,對反映比較集中的消費領域進行不公平格式條款點評。

相關連結:

線上消費案例主要行業問題分析

在參與線索徵集消費者填答的案例中,線上消費案例數超過10件的行業有4個,分別是網絡購物(含直播帶貨)、網路遊戲、教育培訓、通信服務(含話費、寬帶等),總計占線上消費案例總數的65%。

網絡購物(含直播帶貨):調查中徵集到有關網絡購物案例52件,主要問題涉及網購的促銷、優惠券使用、退貨退款、發貨期限等環節。例如,含優惠或折扣商品不能退貨、賣家不發貨或強制取消訂單、退款不退優惠券等。主要問題多為消費者與經營者溝通中產生的糾紛,經營者推卸或減輕自身責任,規避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應履行的義務等。

網路遊戲:調查中徵集到有關網路遊戲的案例31件,其中涉及到對帳號及虛擬道具使用的不公平限制、消費者充值後未消費金額退款爭議、遊戲道具的實際效果與宣傳不符等方面。另外,隨著網際網路應用不斷擴展,網路遊戲幣、道具裝備等以數位化形式存在的私有財產保護問題也逐漸受到關注。

教育培訓:隨著「雙減」政策實施,學科教培行業中的「雞娃」「內卷」等種種問題被有效遏制,市場逐漸向「素質教育」「職業教育」等轉型。但是,經營過程中的經營行為不規範、隨意變更合同、為退費設置各種障礙等問題,影響了消費者的體驗。例如,口頭協議代替正式合同或付款後才能看到格式合同內容等不規範經營行為;經營者隨意改變約定,「課程形式直播變錄播」或「線下改線上」;退費方面更是存在各種格式合同陷阱。

通信服務(含話費、寬帶等):消費者反映辦理業務時,存在升級業務(增加消費)可以網上辦理,降級業務(降低消費)則必須線下辦理的不合理規定,以及為降低套餐設置不合理障礙,即「套餐流量升容易降很難」「帳號停復機和過戶困難」等問題。

線下消費案例主要行業問題分析

在參與徵集消費者填答的案例中,線下消費行業分布較為平均,案例數超過8件的有9個行業,分別是教育培訓、房屋裝修、醫療美容、商品房買賣、公共服務(水、電、氣、供暖等)、通信服務(含話費、寬帶等)、新車買賣、公共運輸(航空、鐵路、公交、地鐵、計程車等)、餐飲堂食,上述9個行業案例占線下消費案例總數的68%。

教育培訓:與線上教育培訓相同,消費者對線下教育培訓服務的不公平格式條款問題反映強烈,成為消費者處理教育培訓糾紛的重要阻礙。例如,約定「不能單方面解除合同,不能退費」「線下課程強制轉線上」「不能全額退款」等加重消費者責任、限制消費者權利、免除經營者責任的不公平條款。

房屋裝修:裝修過程從設計、硬裝施工到軟裝就位,從材料安全、施工質量到環保監測,繁複冗長節點多,消費者稍有不慎就會被套路,維權時又會被經營者利用霸王條款來牽制。例如,通過條款設置高額違約金、「本公司不承擔任何情況下可能造成的跑水、漏電、煤氣泄漏等事故造成的損失」「甲方需要開發票,另加工程總款6%的稅款」等。

醫療美容:醫美是近年來發展勢頭頗為迅猛的行業之一。本次徵集到的案例中有個別商家在銷售中不能充分明晰地向消費者講明產品功效和操作流程,忽視消費者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其次,還存在執業者以醫學術語或有益身體健康為由套路消費者,誘導、強制消費。另外,還有規定如退費只有簽訂新的協議才能取消原有協議等。

商品房買賣:在商品房買賣中捆綁、搭售行為屢見不鮮。本次徵集案例中有消費者遇到強制捆綁車位銷售、強制捆綁簽訂裝修協議、銷售車位強制捆綁洗車費等。同時,開發商變更項目、延期交付等情況的約定條款也是不公平格式條款的高發區。

公共服務(水、電、氣、供暖等):個別行業、個別地區仍存在強制捆綁銷售、強制交易,以及不合理免除自身義務的條款。例如,「使用天然氣須購買指定特定公司軟管」「供暖溫度不達標,不按規定補償」等。

通信服務(含話費、寬帶等):消費者反映較多的問題是在安裝和辦理電信業務簽訂協議時遇到的不公平條款。例如,「強制最低消費協議、最低使用年限協議」「寬帶捆綁推銷機頂盒」,以及協議中存在的明顯加重消費者責任的條款。

新車買賣: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主要包括捆綁銷售車險,即消費者購車時首年度車險往往被經營者強制要求捆綁銷售,否則不能成交。另外,購車發票的開票金額以及車輛交付日期等相關不合理規定也讓消費者備受困擾。

公共運輸(航空、鐵路、公交、地鐵、計程車等):有消費者提出有的地區地鐵公交卡存在「收取押金並必須要到指定地點辦理退還押金等服務」「次卡不辦理掛失換卡退卡」等不合理規定,還有消費者質疑「跨市公交票價就高不就低」等問題。

餐飲堂食:既有老問題「禁止自帶酒水」,也有新問題「餐具紙巾捆綁銷售」,還有新技術帶來的困惑「掃碼點餐強制關注」「小程序點餐不能退款」等。

來源: 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