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人得癌症,我也會得嗎?這8種情況建議去查查

中國家庭報 發佈 2022-08-19T04:58:51.787618+00:00

日前,媒體報導,36歲的羅女士剛剛生下二胎寶寶,還沉浸在喜悅之中的她偶然發現一直定期觀察的「甲狀腺結節」突然變大,出於對疾病的敏感性,她立即到醫院做檢查。果然不出所料,在進一步檢查中她被確診為甲狀腺未分化癌,這是甲狀腺癌中危險性極高、預後較差的一種。

日前,媒體報導,36歲的羅女士剛剛生下二胎寶寶,還沉浸在喜悅之中的她偶然發現一直定期觀察的「甲狀腺結節」突然變大,出於對疾病的敏感性,她立即到醫院做檢查。果然不出所料,在進一步檢查中她被確診為甲狀腺未分化癌,這是甲狀腺癌中危險性極高、預後較差的一種。

羅女士家族中奶奶因為癌症早早過世,父親身患四種癌症,哥哥淋巴瘤,兩位姑姑患乳腺癌,一位叔叔有肝癌病史,堂兄是肺癌患者,堂弟因肺癌過世……

如果家族中有人患癌,其他人有多大的概率會遺傳?哪些癌症容易「傳代」?該如何提前發現並加以避免?


No.1

「家族癌症」是否存在

關於癌症有一種說法就是有人天生是「癌症體質」,有的家族會有癌症「傳染」。對此,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胰胃外科病區主任田艷濤表示,從基因的角度來講,確實會有一些突變使一部分人群患癌症的概率比別人高,但這部分人群的比例很低,大約只占癌症患者的5%-10%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家族遺傳性癌症與家族聚集性癌症其實並不一樣。

家族聚集性癌症

比如夫妻兩人共患癌症,一般是由共同生活方式導致的。

家族遺傳性癌症

指先天從父母遺傳過來的一些易患性突變,這些突變在外界的誘因下比正常人群患病的機會高出很多倍。

如果家族中只有一人患癌,不必過於擔心。如果直系親屬中(父母、親兄弟姐妹、子女)2-3人患同一種癌症,則家族遺傳性癌症的可能性較大。


No.2

哪些癌症容易「遺傳」

90%左右的癌症,是由免疫、內分泌等內源性因素以及生活習慣、環境污染等外源性因素所致。需要注意的是,癌症的遺傳存在不確定性,家族成員不一定都會患癌,但以下幾種癌症家族遺傳概率較高。



乳腺癌

普通女性一生中患卵巢癌的風險為1%左右,而BRCA1、BRCA2基因突變攜帶者的風險為23%-54%。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建議40歲前進行篩查,每年篩查一次。

卵巢癌

約20%-25%上皮性卵巢癌與遺傳因素相關。乳腺癌、卵巢癌、結直腸癌等家族史,都可能導致家族中女性成員的卵巢癌風險增加。有卵巢癌家族史的人,推薦從30-35歲起開始定期做篩查。

結直腸癌

如果父母患有因結腸息肉導致的結直腸癌,其子女患上同類癌症的可能性高達50%。有結直腸癌家族史的人,建議從40歲甚至更早開始進行篩查。

胃癌

在所有胃癌患者中,有明顯家族聚集傾向的占10%。胃癌患者親屬比其他人患胃癌的危險性高2-3倍。40歲以上,且是胃癌患者的直系親屬,應該儘早並定期做胃鏡篩查。

肺癌

調查顯示,35.8%的肺鱗狀細胞癌患者有家族史,58.3%的肺泡細胞癌的女性患者有家族史。預防肺癌,最重要的是戒菸、遠離油煙,其次是早期篩查。

子宮內膜癌

在所有子宮內膜癌患者中,約5%是由遺傳性因素導致的。這些患者的發病年齡,要比散發性子宮內膜癌患者平均年齡小10-20歲。更年期、絕經期是子宮內膜癌的高發時期,一旦出現陰道不規則流血、血性白帶等症狀,應及早去醫院就診。

胰腺癌

胰腺癌的發病,有家族史者是無家族史者的3-13倍。有家族史者的人要儘早、定期進行篩查,如影像學有異常,要密切隨訪,必要時加做超聲內鏡。

前列腺癌

如果一個直系親屬患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險性會增加1倍。45歲以上、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要定期篩查。


No.3

如何判斷自身患癌風險

判斷是否有家族遺傳性癌症,這三個關鍵詞要了解。

是否多發

同一家族中多發,特別是二代血親內多個親屬成員出現癌症患者,其中有些癌症是重複的。比如,多個乳腺癌、多個結直腸癌、多個卵巢癌……出現這種情況需要格外注意。

是否年輕

注意親屬患癌的年齡是否比較年輕。隨著年齡增長,癌症的發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20-70歲,相差500-700倍的發病率,當20-30歲的年輕人罹患常見的腫瘤,要注意遺傳背景,查看是否有易患性突變。

是否少見

例如,乳腺癌中的男性患者非常少見。如果家族成員中有一人患有男性乳腺癌,患者的近親應進行相關檢測篩查。


No.4

有家族癌症史

能否避免自身患癌

遺傳的基因突變會增加多種癌症風險,因此了解自己的癌症家族史很重要。如果發現自己攜帶了某種基因突變,也不用過於擔心,因為癌症是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的,攜帶了基因突變並不一定會患癌症,只是風險較高,更應提高警惕,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

注重體檢及癌症早期篩查

癌症是一種慢性病,一般來講,癌症從發病到晚期大多要經歷5-20年的時間,因此預防和早期發現對於癌症防治非常重要。

早癌篩查的檢查包括但不限於:肺部低劑量螺旋CT、腫瘤標誌物(AFP、CEA、PSA、糖類抗原、CYF、NSE、HCG、SF、SCC、β2-MG等)、TCT、HPV、HP、超聲、鉬靶、CT、核磁等。

一般體檢者、危險因素較少的體檢者,早癌篩查的結果無明顯陽性發現後,醫生會根據其具體的年齡、危險因素、性別等因素建議間隔幾年再進行早癌篩查。

有危險因素者,比如有家族史、B肝大小三陽、各種結節4類及以上、胃腸深潰瘍、多發息肉、HPV高危亞型陽性、TCT上皮細胞病變等,建議遵醫囑或行1-3-6-12個月定期複查及專科就診。

2

減少接觸致癌因素

堅持健康生活方式

  • 控制體重,控制脂肪攝入
  • 研究表明,肥胖不僅會增加患心臟病、糖尿病、骨質和關節疾病的風險,還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特別是腹型肥胖。因此,保持健康的體重無疑是預防癌症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 除了體內脂肪擾亂內環境外,高脂肪飲食也可推進癌症的發生發展。有研究曾經對小鼠做過實驗,此小鼠有結直腸癌突變基因,餵養高脂肪食物後,短時間內就會發展成惡性腺癌。
  • 調整好心態,合理宣洩情緒
  • 心情不好、易生悶氣,容易導致內分泌紊亂、器官功能活動失調,無法及時識別和消滅癌細胞,使得癌細胞逃脫免疫系統監視,產生不受控制的增生,進而誘發癌症。
  • 另外,負面情緒也是癌症的推手,尤其是乳腺癌和胃癌等,都易受到情緒影響。因此應調整好心態,合理宣洩情緒,及時消除負面情緒。
  • 健康飲食,不食用被污染的食物
  • 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會損害機體健康。例如:長期高鹽飲食,可破壞胃黏膜,久而久之會增加患胃癌風險;而長期高糖分飲食,易造成肥胖,增強胰島素抵抗,導致內氧化應激,促使內分泌發生紊亂,破壞免疫系統,增加患癌風險。

  • 另外,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發霉的食品等,防止病從口入。
  • 保持規律作息
  • 經過一天繁忙的工作或學習,晚上本該睡覺休息的時間,卻因各種原因熬夜,久而久之讓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長期生活不規律的人,容易促使癌細胞生成和增殖擴散。
  • 夜晚,人體可分泌褪黑激素,褪黑激素能保護細胞,避免受到自由基損害;褪黑激素也能抑制雌性激素產生,而雌性激素過量可刺激腫瘤生長和發展,易誘髮乳腺癌。
  • 堅持運動,增強體質
  • 體育鍛鍊不僅有助於減肥、保持體形,對癌症也有預防作用。多項觀察性研究發現,體育鍛鍊可以降低乳腺癌、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的發病風險。

  • 堅持運動還可改善我們的免疫系統功能,降低胰島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的水平,也降低身體脂肪。
  • 最好不要飲酒
  • 乙醇與唾液接觸後轉化為乙醛,使得乙醛在唾液內的水平比血液內高10-100倍,這就是消化道癌症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重度酗酒與 10 種癌症(口咽癌、食管鱗癌、乳腺癌、喉癌、結直腸癌、肝癌、胃癌、膽囊癌、胰腺癌、肺癌)的發病顯著相關。
  • 此外,有研究發現少量飲酒也有可能增高口咽癌、食管鱗狀上皮癌和乳腺癌的發病風險。因此,為了預防癌症,最好不要飲酒。
  • 戒菸
  • 吸菸、吸二手菸都會增加癌症發病的風險。戒菸對任何年齡階段的人都有益;吸菸會導致人均壽命縮短十年以上。


綜上所述,如果家系中不同輩分的成員里出現多個或者同種腫瘤的患者,需要引起注意,可做相關的腫瘤遺傳諮詢及基因檢測,但也不用特別恐慌,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才是科學的手段。


編輯:李志鳴

校對:耿靜

審核:葉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