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境內的秦嶺七十二峪——紫閣峪

雲夢山海 發佈 2022-08-19T10:47:32.706602+00:00

紫閣峪位於鄠邑區城區東南25公里的草堂街道境內,東連高冠峪,西鄰太平峪,發源秦嶺北麓,上游有紫閣溝、白閣溝及黃土溝三條主溝相匯,中游有劍岔峪水匯入,峪谷長約12公里,峪水出溝,過杜家莊流入太平河。

紫閣峪位於鄠邑區城區東南25公里的草堂街道境內,東連高冠峪,西鄰太平峪,發源秦嶺北麓,上游有紫閣溝、白閣溝及黃土溝三條主溝相匯,中游有劍岔峪水匯入,峪谷長約12公里,峪水出溝,過杜家莊流入太平河。峪內有紫峪村,村子分為峪溝及東西嶺,散居5個村民小組,60餘戶,100多人。

紫閣峪因紫閣峰得名,紫閣峰位於峪口南10公里,海拔2150米,峰面的北和西兩側,為500多米斷層絕壁,每當晴朗之日,陽光燦爛,紫氣騰升,峰面如紫色閣樓。據《雍勝錄》載:「紫閣峰在戶縣(今鄠邑區)東南,旭日射之,爛然而紫;山形上聳,若樓閣然,故名。」唐代大詩人李白《君子有所行思》詩中有「紫閣連終南,青冥天霓色」,「紫閣青冥」為戶縣(今鄠邑區)古十二景之一。

紫閣峪最為有名的當屬保留完整的紫閣寺塔及紫閣寺遺址。紫閣寺初建於北周,唐武德七年(624)道宣祖師建白泉寺,唐貞觀年間(627—649),唐太宗敕建,尉遲恭監修,改名為寶林寺,宋時更名為紫閣寺,如今寺廟早已不復存在。寺址上有一秀峰,三面臨峪,一面連嶺,上有七層佛塔,為紫閣塔,又名敬德塔。據考證,唐末農民起義,長安興教寺被毀,寺僧攜唐玄奘遺骸逃至寶林寺建五重塔供藏。宋時五重塔毀,宋太宗端拱元年(988),金陵天禧寺演化大師朝臨紫閣寺,發現玄奘遺骸並迎至金陵天禧寺供奉。天佑七年(910),重修紫閣寺塔,建七重塔,為使葬骨塔不再被破壞,因而塔不留名,保留至今。

紫閣峪的典故和歷史文化, 讓後人浮想聯翩,而紫閣峪的優美風景卻是自六朝以後,至唐、宋、明、清,向為當地名流與文人墨客遊覽佳地。紫閣峪內已發現三群二十幾處摩崖石刻,據考證多為唐時戶縣(今鄠邑區)當地名流及地方官員所書,其中寒泉摩崖石刻群中有「於叟來」三字,應為北宋著名文學家司馬光所書。李白、杜甫、韋應物、岑參、賈島等著名詩人曾遊歷紫閣峪,吟詠紫閣峰;明清時,王九思、王心敬等也曾書有紫閣峰的文章和詩句。

紫閣峪,峪兩邊山峰峻拔,山石奇特。峪內山色秀美,野花紛呈。峪中水清石白,清澈的溪水從白色的岩石間流出。峪間飛瀑小潭,清雅飄逸。峪內林木茂盛,野果飄香。

紫閣峪的人文景觀也不少,比如,詩聖杜甫,其晚年著名的《秋興》八首中的「紫閣峰陰入渼陂」,靈感即源於此。

另傳,漢初,天下未定,劉邦感覺韓信、張良等將有功高蓋主之嫌,便與呂后計謀害死韓信。張良見劉邦不能容人,判斷自己有朝一日也會落得與韓信同樣的下場,於是偷偷辭官出走,被劉邦發覺,慌不擇路,逃到終南山,進紫閣峪,上到紫閣峰半山腰一山洞裡隱居下來。於是當地流傳:沿紫閣峪有張良走過的馬蹄印、飲馬池,紫閣峰半山腰峭壁上那個山洞叫張良洞,洞內有張良曾用過的石床、石凳和他與友人下棋的石桌和棋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