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舞蹈紋彩陶盆(上)

青海日報 發佈 2022-08-19T14:51:10.915156+00:00

文物名稱:舞蹈紋彩陶盆(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文化類型: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出土地點: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上孫家寨史前墓地基本信息:高14.1厘米,口徑29厘米,底徑10厘米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上孫家寨出土的這隻舞蹈紋彩陶盆為泥質紅陶,大口,口沿微斂,小平底。

文物名稱:舞蹈紋彩陶盆(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文化類型: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

出土地點: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上孫家寨史前墓地

基本信息:高14.1厘米,口徑29厘米,底徑10厘米

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上孫家寨出土的這隻舞蹈紋彩陶盆為泥質紅陶,大口,口沿微斂,小平底。施黑彩,口沿及外壁繪有簡單的線條紋。口沿彩繪分三組,都以圓點勾葉紋為中心,各組紋飾之間填以斜平行線紋。在內壁繪有四道平行帶紋,中間是主題紋飾——舞蹈紋。舞者形象以單色平塗手法繪成,造型簡練明快。舞者五人一組,共三組,每組之間以內向弧線紋和柳葉寬帶紋相隔。舞者手挽著手,面部方向和臂部擺向一致,每個人頭的一側均有一斜道,似為髮辮,雙腿之間也有一反向斜道,舞者踏著整齊劃一的舞步,舉手投足間透出男性威猛陽剛之霸氣。三組舞人繞盆一周形成圓圈,腳下的平行弦紋,像是蕩漾的水波,小小陶盆宛如平靜的池塘。歡樂的人群簇擁在池邊載歌載舞,情緒歡快熱烈。

史前人類以連臂踏歌的形式來表達他們原始宗教的神靈意識,是祈求人丁興旺和穀物豐收的禮儀舞蹈。《毛詩序》中說:「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段話形象地道出了史前先民最初歌舞之由來。舞蹈紋最早出現在公元前9000年左右的地中海東岸巴勒斯坦黎凡特地區,這一時期多為刻在石板或石盆上的雕刻。到了公元前3300年左右,中國西北地區出現了以人物舞蹈為主題的多人舞蹈紋圖案,它們被繪製在彩陶盆上,目前共計發現了5件,分別是日本收藏1件、甘肅會寧頭寨鄉牛門洞村出土1件、甘肅武威磨嘴子遺址出土1件、青海大通上孫家寨墓地M348出土1件、青海同德宗日墓地M157出土1件。這五件舞蹈紋盆均產生於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期,這一時期是馬家窯文化迅速擴展的時期,許多原來從事狩獵經濟的人開始走向了農業化的道路,主要食物來源從獵取動物轉變為種植粟和黍等穀物,從而極大地節約了社會勞動,降低了生活成本。從此人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完善社會組織和豐富精神生活。彩陶的繁榮與農業化帶來的生產力的解放有著密切的關係,舞蹈紋盆的出現是人類由於經濟條件的改善進而促使精神生活走向繁榮的體現。

這種連臂舞又叫列隊舞、環形舞或圓圈舞,就世界範圍而言,手挽手人群形象乃是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彩陶和岩畫藝術中的一個常見主題。舞蹈紋彩陶盆的彩繪技法和總體構圖,充分顯示了遠古人類在實踐中所積累的藝術構思和表現手法,標誌著青海地區的原始彩陶藝術已經趨於成熟。

作者:李積英 稿件來源:青海日報 聲明:以上內容版權為《青海日報》所屬媒體平台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