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環球丨岸田內閣「大換血」,中日關係往何方?

新民晚報 發佈 2022-08-19T14:54:43.520573+00:00

8月10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改組內閣並調整了自民黨人事。其調整的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均出乎人們意料,在自民黨各派系博弈中謀取平衡的色彩也頗為明顯。

8月10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改組內閣並調整了自民黨人事。其調整的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均出乎人們意料,在自民黨各派系博弈中謀取平衡的色彩也頗為明顯。岸田對此有怎樣的考慮?日本的對華政策是否有望改變?


圖說: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GJ圖

1. 意圖延續既定政策

:岸田內閣及自民黨內此番人事調整有哪些特點?這反映了岸田怎樣的考慮與意圖?

:岸田文雄原本計劃在安倍亡故49天後的9月上旬改組內閣。有四大因素促使他改變初衷:其一是安倍遇刺帶出了「統一教會」與自民黨的諸多瓜葛,內閣中包括安倍胞弟、前防衛大臣岸信夫在內,多人接受過「統一教會」的政治捐款。日本放送協會8月8日的民調錶明,岸田內閣支持率一個月里驟降了13個百分點,跌至他上任後最低的46%。清理「統一教會」的「污染」已刻不容緩;其二是圍繞安倍國葬,日本輿情兩極分化,反對的比例超過了贊成者;其三是日本面臨第七波新冠疫情侵襲,日增感染者數最高達25萬人,亟需採取有力措施予以控制;其四是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訪台灣導致東亞地區安全形勢陡然緊張。在內外難題堆積如山的情況下,岸田內閣必須採取果斷措施挽救支持率。

8月10日,岸田宣布了改組後的新閣僚和自民黨領導層的名單。內閣原班底的19人中,僅外務大臣林芳正、財務大臣鈴木俊一、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等5人留任;替換上來的閣僚中防衛大臣濱田靖一、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等5人是再次入閣;9人首次入閣,接近閣僚數的一半。自民黨領導層中,副總裁麻生太郎、幹事長茂木敏充留任,政調會長和總務會長則分別換上萩生田光一、遠藤利明。

這一波人事調整有如下特點:首先,儘量撇清新內閣與「統一教會」的關聯。岸田讓自己的心腹、內閣官房副長官木原誠一負責把關,甚至動用內閣情報調查室的力量,對所有閣僚以及自民黨各派系推薦的「入閣預備隊」就是否與「統一教會」有瓜葛進行審查。結果,包括岸信夫在內的7名原閣僚未通過「體檢」而被更迭,留任和再任、新任的閣僚據稱都與「統一教會」沒有絲毫關係。日媒調侃地將岸田這一屆內閣命名為「優等生內閣」。

第二、以「團結」「共克時艱」為名重構派系平衡。改組後的閣僚名單中,安倍派與麻生派各有4人,茂木派與岸田派各有3人,二階派2人,無派系2人,公明黨1人。非主流系的谷垣俱樂部和森山派雖無緣閣僚,但分別拿到自民黨選舉對策委員長和總務會長的位置。岸田讓河野太郎擔任負責數位化的特命擔當大臣,更有籠絡前首相菅義偉的考慮。從這個意義上說,新內閣堪稱「舉黨一致內閣」。

第三、實行「大換血」的同時維持政策的延續性。岸田在日本政壇素有「謹慎居士」之稱,去年眾議院選舉後改組內閣時只換了外務大臣。內閣此番雖更替了七成多,但官房長官、外務大臣和財務大臣都留任,防衛大臣和厚生勞動大臣均屬「回爐」。在自民黨內,副總裁麻生太郎和幹事長茂木敏充也予留任。岸田炫耀地說這一屆內閣是「政策斷行(堅決執行政策之意)內閣」。

2. 最為關注防衛課題

:日本各界如何看待岸田此番內閣「大換血」?岸田能否就此在施政中放開手腳,讓其招牌政策「新資本主義」收到預期的效果?

:在日本,改組內閣歷來是提振支持率、擺脫政治困境的不二法寶。《日本經濟新聞》的調查表明,2002年後歷次內閣改組後,內閣支持率平均可上揚5個百分點。然而,這一屢試不爽的手段這次卻似乎不靈了。

岸田此番「大換血」後,《讀賣新聞》的調查表明,內閣支持率反而比改組前下降了6個百分點。《日本經濟新聞》的調查則顯示,對這次人事調整予以肯定的受訪者僅有30%,遠不及反對的44%。受訪者普遍認為,岸田並沒有兌現有關與「統一教會」進行徹底切割的許諾。據《朝日新聞》的調查,新內閣19名閣僚中與「統一教會」有曖昧關係的有7人,54名副大臣、政務官中與「統一教會」有勾聯的更達23人之多。

儘管如此,岸田通過這次調整,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他與麻生太郎、茂木敏充領銜的自民黨第三和第二大派的所謂「AKM」聯盟(A、K、M分別是麻生、岸田和茂木姓氏的第一個字母)對政局運營的主控權。岸田將嘗試逐步走出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陰影,在保持政策延續性的同時更多地凸顯個人色彩。不過,種種跡象表明,現階段岸田施政的自由度還不大,尤其是作為他招牌政策的「新資本主義」很難取得預期的進展。

首先,在岸田新內閣政策優先度排序中「新資本主義」的排名並不靠前。8月10日,岸田在改組內閣後首次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強調,新內閣最重要的政策課題依次是:增強防衛能力;推進經濟安全保障;振興經濟;平抑疫情;推進少子化對策。據此,日媒普遍認為新內閣施政的重點是防衛而非民生。岸田在會上表示,由於俄烏衝突和美中兩國圍繞台灣問題的對立急劇升級,日本正面臨「幾十年一遇的難關」。日本年底將出台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等三項文件,將列入包括對敵「反擊能力」在內的所有可能選項,並大幅度提升防衛費占GDP的比例。

其次,岸田新內閣推行「新資本主義」缺乏從容的政策環境。眼下,日本迫在眉睫的挑戰是物價上漲和新冠疫情蔓延。受能源價格上漲、日元貶值等因素影響,日本物價平均上漲了7%到14%,且漲勢很可能持續至今年底。通貨膨脹對居民生活構成難以容忍的壓力。而新冠疫情蔓延速度也很快,一些地方的醫療體系已難以支撐。岸田醞釀設立「內閣感染症危機管理廳」統籌中央和地方的抗疫對策,旨在儘快恢復民眾抗疫信心。

再次,日本的政府債務已達1460萬億日元的創紀錄水平。岸田即使有意推行取代安倍經濟學的「新資本主義」也很難克服左支右絀的財政拮据難關。在這種情況下,岸田要推行「新資本主義」似乎很難凝聚各方支持。

3. 「親美疏華」恐難改變

:岸田此番人事調整後,在外交政策領域會有什麼改變?

:岸田就任首相後,基本上沿襲了安倍、菅義偉政權時期的外交路線,即在維持與強化日美同盟的同時,逐漸拉開與中國的距離。

其原因有三:首先,岸田擔任會長的「宏池會」在自民黨內僅排名第四,為坐穩總裁和首相的位置必須取悅最大派系安倍派,在處理涉華關係時示強示硬;其次,由於日本國內嫌華、厭華和恐華情緒持續上升。政治家越是敢於對中國說硬話狠話就越能眼球,集聚選票,而稍稍有些客觀務實的表態就會遭到打壓;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是,美國將中國視為唯一可能威脅自身霸權地位的國家,在國際上拉幫結夥,圍堵中國,一定程度上誘發了日本當權者乘機打壓中國的戰略盲動。

從這次內閣「大換血」來看,岸田顯然無意改變其上任以來的親美疏華的外交政策。雖然他頂住「鷹派」壓力,讓素來被認為是親華派政治家的林芳正留任外務大臣,但這只是預留了未來對涉華外交進行微調的空間而已。

應當看到,他任命前不久剛剛率團訪台的「鷹」派議員濱田靖一接任防衛大臣,讓卸任的岸信夫改任負責安保政策的首相助理,向外釋放了岸田不會背離安倍路線的強烈信號。

更不應忽視的是,岸田讓日本政壇人緣和口碑都很差的高市早苗擔任經濟安全保障大臣,還安排她在國會開會時坐在自己左側——這是內閣第二號人物才能享受的待遇。顯而易見,這是做給日本保守派選民和美國政要看的一種政治姿態。

岸田把明年5月在日本廣島舉辦的西方七國首腦峰會視為自己可以青史留名的高光時刻。在這之前,他為取悅美國,極有可能在疏遠中國、排斥中國上頻頻出招。8月13日至15日,高市早苗等3名閣僚先後參拜了供奉著東條英機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這是岸田上任以來內閣成員的首次參拜。岸田本人也向靖國神社供奉了香火錢。這是對人類良知和戰後國際秩序的挑戰,勢將導致中日關係的氛圍進一步惡化。

有評論家認為,岸田在涉華外交上存在著三個「失」,就是失信、失衡和失算。其所作所為與當年大平正芳創建「宏池會」時的宗旨大相逕庭。岸田在「親美疏華」的錯誤道路上還會走多遠,無疑令人憂心。

文 / 吳寄南(上海市日本學會名譽會長、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