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指的是哪些機構,怎麼發展起來的,各有什麼職能

翰林冷知識 發佈 2022-08-21T10:16:38.196069+00:00

隋文帝在中央設立了三師、三公和五省。三師三公只是榮譽稱號,一般安排給要退的老同志,給面子,但沒實權。

大多數學者認為,三省六部主要成型於隋文帝時期。但與後來大家熟知的三省六部略有區別。

一、三省的那些事兒

隋文帝在中央設立了三師、三公和五省(註:並不是三省)。三師三公只是榮譽稱號,一般安排給要退的老同志,給面子,但沒實權。

真正的權力集中於五省,五省指的是尚書省、門下省、內史省、秘書省和內侍省。

其中秘書省類似於今天的圖書管理機構,主掌圖書典籍,權力一般;內侍省主要是管宮廷里的宦官,權責有限。

所以真正有實權的是尚書省、門下省和內史省,後內史省改名為中書省,即形成了大家比較熟悉的尚書、門下、中書三省。

三省的職權不同,其中中書省是發布政令,門下省是審查詔令,尚書省是執行政令。尚書省下設六部。

聽起來職責好像差不多,當時之所以分成三個機構,主要還是為了分弱相權,避免相權挑戰皇權。

但也有一個大問題,三省很多工作是重疊的,造成資源浪費,效率低下。所以,等到北宋反變法派執政時期,改為三省共同議事。

後來中書省、門下省逐步被裁撤,職能被併入到中書省,及中書省下設的六部之中。

等到明朝朱元璋時期,老朱對權力極為渴望,不願意丞相一職分權,就借著幹掉胡惟庸的機會,徹底廢除了傳承上千年的丞相制度,其中一個重要的動作就是廢除了中書省。

中書省下面的六部直歸皇帝,這回就沒人分權了。當然也造成了皇帝越來越累,原來聽幾個丞相匯報工作就夠了,現在六部九卿好幾十人都向皇帝匯報工作。

二、六部那些事兒

在隋文帝之前,漢成帝設置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客曹共四曹,這裡的曹指的是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

等到漢光武帝劉秀的時候,就在尚書台下設了三公曹、吏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共六曹。

等到隋文帝的時候,認為叫六曹不好聽,有陰曹地府的既視感,就改成了吏部、禮部、兵部、度支、都官及工部。

李世民時,特別喜歡「部」這個字,就將度支改成了「戶部」(之前叫民部,為了避李世民的諱),都官改成了「刑部」,於是形成了我們熟知的吏戶禮兵刑工。

吏戶禮兵刑工也是按照地位高低排的。

一般吏部的地位最高,畢竟是管理全國大小官員的部門,主掌官吏的檔案、任免、考察等,哪個官員不得給點面子;

其次是戶部,類似於今天的財政部、民政部、稅務總局加國土資源部,掌管土地、戶籍、財稅等,這是妥妥的肥差,和珅就幹過這個崗位,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禮部權責則要少得多,掌管典章法度、科舉教育、外事等;

兵部主管武將,掌其兵籍、選用、軍械、軍令等;

刑部,掌管法律、刑獄;

工部,掌管全國各項工程,在六部中相對地位較低。

以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