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敢」向我國大量出口紅富士蘋果的國家,為什麼會是南非?

果樹圈子 發佈 2022-09-07T07:38:53.018979+00:00

我國是蘋果生產大國,年產蘋果3000-4000萬噸,而這個產量中的大多數蘋果又都是紅富士蘋果。我國生產的紅富士蘋果無論是從產量上、還是從商品化上、還是從品質上,都可以用「登峰造極」四個字來形容。

我國是蘋果生產大國,年產蘋果3000-4000萬噸,而這個產量中的大多數蘋果又都是紅富士蘋果。

我國生產的紅富士蘋果無論是從產量上、還是從商品化上、還是從品質上,都可以用「登峰造極」四個字來形容。像煙臺、洛川等知名蘋果產區種植的紅富士蘋果更是名滿天下。

一般國家向我國出口蘋果是這樣的

雖然我國的蘋果產量巨大,但我國還是從外國進口了不少蘋果,主要來自紐西蘭、南非、美國、智利等5-7個國家。

其中,來自紐西蘭的進口蘋果數量是排在第一位的。

不過,紐西蘭、美國、智利等國家出口我國的主打蘋果品種都不是紅富士蘋果,大多數都是一些「標新立異」的蘋果品種,比如紐西蘭的愛妃蘋果、火箭果、紅玫瑰蘋果、爵士蘋果等。這些品種在我國種植數量都相對較少。

以前有人問:「為什麼從外國進口的蘋果都是亂七八糟的蘋果品種呢?為什麼外國不往我國出口一些紅富士蘋果呢?難道外國人不種紅富士蘋果嗎?」

答案很簡單。

外國當然也種紅富士蘋果,但要是把紅富士蘋果拉到我國來賣,這豈不就是「于謙的父親王老爺子從河南平頂山拉一車煤去山西大同賣」的翻版?圖個啥呢?

在我國,紅富士蘋果已經是一個非常商品化、非常大眾化的水果了。

沒有外國紅富士蘋果的情況下,國內的紅富士蘋果市場都已經白熱化了,外國再來我國賣紅富士蘋果,那不是非要在關公門前耍大刀嗎?

所以,一般是沒有國家向我國大量出口紅富士蘋果的。

但誰也沒有料到這次來了一個「不一般」的國家。

這個國家就是南非。

第一個敢向我國大量出口紅富士蘋果的國家

南非,全名「南非共和國」,它位於非洲大陸的最南端,是一個南半球國家。2015年,南非蘋果獲准出口我國。

南非蘋果在我國叫「南非小冰糖心蘋果」,又叫「牛頓蘋果」。

但「南非小冰糖心蘋果」和「南非牛頓蘋果」都不是南非蘋果的品種名字。

這只是國內水果商給它起得2個商品名,實際上南非出口到我國的蘋果品種主要就是紅富士蘋果,另外還有極為少量的全紅嘎啦蘋果。

2015年,南非向我國出口的紅富士蘋果大約也才100多噸,數量較少,但這已經是這麼多年來第一個這麼「海量」向我國出口紅富士蘋果的國家了。而到了2021年,南非向我國出口的紅富士蘋果已經突破1.2萬噸了。

單單看這個量,你可能覺得相對我國蘋果的總產量來說,這不能算「大量」。

但你要知道,我國進口蘋果一年的進口量一共才5-7萬噸。

其中從紐西蘭進口的最多(大約占比58%),南非則排在第二(大約占比19%),美國排在第三(11%),剩下的那一丁點進口量來自其它國家和地區,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了。

短短6年的時間,南非憑藉著向我國大量出口紅富士蘋果,居然成為了我國蘋果的第二大進口國。而且,南非紅富士蘋果出口我國的數量還在翻倍增長,市場上的南非紅富士蘋果也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大力追捧。

更離譜的是,南非紅富士蘋果的價格要比國產紅富士蘋果大約高了1倍,在不少零售端,都是按個賣的,換算成斤的話,也得16-20元/斤。

這不得不讓人驚詫萬分,同時也讓不少果農納悶:我國紅富士蘋果產量都那麼大了,還有好多人都在說紅富士蘋果已經快不行了,南非紅富士為什麼還能在我國越賣越多呢?而且價格還賣那麼昂貴?它憑什麼呢?」

南非憑什麼?

敢向我國水果市場上出口紅富士蘋果,南非紅富士蘋果的底氣何在?

南非紅富士蘋果個頭大嗎?不但不大,而且非常小。

顏值高嗎?不但不高,反而要比同價位的國產紅富士蘋果難看許多。

如果按照我國蘋果收購商的分級標準來給南非紅富士蘋果分個級,出口我國的南非紅富士蘋果在我國收購商眼裡最多就是個不入流的「三級小果」,收購價格一般超不過2元/斤。

就是這麼一個級別的紅富士蘋果,賣得居然比精品紅富士蘋果價格都要高那麼多,它憑什麼?憑什麼?憑什麼?

我個人認為,問題主要出在對紅富士蘋果好壞的判斷標準上。

國內對紅富士蘋果好壞的判斷標準主要掌握在收購商手裡,什麼是好富士蘋果呢?個頭要大,顏色要靚,這是好富士蘋果的第一標準。

收購的時候就是按這個標準來給價格的,果農自然要追求這2個標準了,逐漸形成了「個頭大,顏色靚」的紅富士蘋果才是好蘋果的共識。

但「外來的和尚唱歪經」,咱們國內蘋果圈子裡形成的這個共識,人家「外來的和尚」並不認同,甚至從來就沒有這樣想過。

第一,「外來的和尚」就認為個頭中等偏小的蘋果更加適合食用,更加適合市場,個頭中等偏小的蘋果才是高檔貨,然後就大張旗鼓地賣了起來。

按目前的市場來看,至少已經證明了人家這個思路不是錯的。

不少年輕消費者是愛追捧這類中等個頭的紅富士蘋果的。

第二,在行業共識標準的限制下,我國紅富士蘋果過分關注「顏值」,過分在乎產量,大多數紅富士蘋果都是套袋的,這樣種出來的紅富士蘋果顏值高,好賣錢。

可是,這也恰恰給南非紅富士蘋果鑽了一個空子,南非紅富士蘋果在我國的一大主打賣點就是「不套袋」。

不套袋長得肯定不好看,但人家無所謂。

南非紅富士蘋果又不經過國內蘋果收購商收購,它們直接跟零售端對接在超市裡賣,到時候只要消費者認同就行。

南非紅富士蘋果就是打破了我們對於紅富士蘋果判斷標準的共識,把「大而美」變成了「小而丑」,在最大限度上不讓「外觀干預風味」,從而保證了蘋果絕佳的自然風味。

這可能是它能在我國市場越賣越多的一個關鍵因素。

憑什麼是南非?

可能有人會問了,我國目前也有不套袋、個頭小的紅富士蘋果啊,為什麼沒能賣到這個價格?憑什麼就南非蘋果取得了成功呢?

第一,「進口蘋果」品牌的加持。消費者容易把水果按原產地進行歸類,而進口蘋果相對於國產蘋果更容易形成一個品牌,不少消費者都有一個「外來和尚會念經」的大眾心理。

這是很現實,也很難改變的一點。

第二,我個人拙見,一部分國產不套袋紅富士蘋果的基本思路是錯的。有的地方種不套袋紅富士蘋果,袋是沒有套,但是判斷紅富士蘋果的標準還是按套袋紅富士蘋果的標準來判斷的,一樣要求「個頭要大,果面要光滑,要好看」。

這種不套袋紅富士蘋果實際上就是一種「形式主義」,僅僅摘掉了蘋果上的袋,卻沒有摘掉「心裡的袋」。

不套袋的蘋果再去追求蘋果的外表,那必然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很大可能還要用更多的農藥,這樣種出來的「不套袋」蘋果已經失去了不套袋的意義了,它必然沒有什麼自然風味。如果沒了主打得「自然風味」這一個特點,不套袋蘋果跟如今的紅富士次品果也沒有多大的區別了。

不套袋不僅僅是摘了蘋果上的袋那麼簡單,應該是一個生產和銷售成一體的體系。

消費者的意識要改,收購商的標準得變,種植者才能去執行,少了一個環節,國內推行不套袋蘋果最後都很大可能會「雞飛蛋打」。

第三,南非的氣候條件。除了南非蘋果外,我國也有不套袋的蘋果賣得比較好的。比如四川鹽源和雲南昭通的丑蘋果(野蘋果)很多就不套袋,零售價格賣得也不低,消費者也很追捧。

但把這2個產區的氣候來看一下,可以發現它們都是「天高雲淡,日光充足」的蘋果產區。這樣的產區有足夠的陽光照射,陽光在蘋果表面照射更加充足,不套袋種出來的蘋果特點更鮮明,風味會更濃郁,很容易在市場上形成差異化。

南非的蘋果產區氣候條件也是這樣的,日光非常充足,在蘋果不套袋的情況下,頂上的蘋果基本能曬出「黑紫色」的灼斑,非常有辨識度。

這是南非蘋果在氣候條件上的一大優勢。

南非紅富士蘋果讓國產紅富士「頭疼」嗎?

我國從紐西蘭進口的蘋果雖然比較多,但對於進口的紐西蘭蘋果實際上國產紅富士是不太在意的。

畢竟紐西蘭進口蘋果都是一些小眾品種。

南非紅富士蘋果則不同。它是我國的主流栽培品種。

而且因為不套袋、個頭小,南非紅富士蘋果的生產成本要比我們套袋的大個頭紅富士蘋果低太多。

成本比咱們低,價格賣得還比咱高,品種還都是一個,這個競爭力就太過於強大了。

如果它銷量不好還行,如今銷量一直在瘋狂的增長。

這就是值得我們好好考慮一下這個問題了。

不過國內紅富士蘋果種植戶也不用太過焦慮,畢竟目前的南非紅富士蘋果更像是一條進入我國蘋果市場上的「鲶魚」,讓它來攪合一下這一灘平靜的湖水,改變一些紅富士蘋果的收購標準,可能更有利於未來國產紅富士蘋果的發展。

有壓力才有大的改變,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