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留給紅富士蘋果的時間不多了?

果樹圈子 發佈 2022-09-18T03:06:52.918908+00:00

紅富士蘋果是一個對世界蘋果發展有深遠影響的蘋果品種。1939-1941年,日本用美國選育出的「國光蘋果和元帥蘋果」為親本進行雜交,選育出了富士蘋果。後來,日本又從富士蘋果的芽變品種中選育出了易於著色的富士品種,即為如今的紅富士蘋果。

紅富士蘋果是一個對世界蘋果發展有深遠影響的蘋果品種。

1939-1941年,日本用美國選育出的「國光蘋果和元帥蘋果」為親本進行雜交,選育出了富士蘋果。

後來,日本又從富士蘋果的芽變品種中選育出了易於著色的富士品種,即為如今的紅富士蘋果。

1966年,我國開始少量引入富士蘋果;1980年引入了紅富士蘋果。

至今,富士蘋果已經有80多歲的高齡;紅富士蘋果引入我國種植也已經有40年的時間了。

紅富士蘋果剛剛引入我國後,就以「味甜爽口」、「個頭大」、「外觀美」、「高端大氣」、「產量高」、「品質穩定」、「晚熟」、「耐貯藏」等特點力壓群雄,迅速在我國推廣開來,成為了我國栽培面積最廣、總產量最高的主流蘋果品種。

同時也淘汰了國光蘋果、元帥蘋果等眾多的蘋果品種。

沒有人敢質疑紅富士蘋果的優良特性。

以前的紅富士蘋果是水果中的「霸主」,也是煙臺、洛川等蘋果主產區的搖錢樹,但如今紅富士蘋果這個「霸主」面臨的危機越來越大了,幾乎已是「四面楚歌」,不少人直呼「留給紅富士蘋果的時間」不多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紅富士蘋果的第一大危機

以前種植紅富士蘋果主要是在煙臺、威海、洛川等幾個紅富士優生產區,當時的紅富士蘋果還沒有在全國「泛濫」,產量相對較少,所以價格也比較不錯,果農的收入有保障。

但如今,紅富士蘋果的栽培區域已經擴大至全國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到處都有大量的紅富士蘋果被種植。

紅富士蘋果的產量也已經突破了近3000多萬噸。僅僅是每年進入冷庫貯藏的紅富士蘋果都已經有了1200多萬噸。

大量的紅富士蘋果湧入市場,導致了紅富士蘋果面臨產量過剩的危機。

2020年/2021產季,冷庫紅富士蘋果經歷了一段「賣不動貨」的尷尬局面,大量的紅富士蘋果囤在冷庫中,最後只能低價清庫存,囤果商賠了一個底朝天。

「產量接近過剩」已經成為了紅富士蘋果的第一大危機。

紅富士蘋果的第二大危機

以前的紅富士蘋果的收購價格相對其它水果來說是比較高的。

但目前,紅富士蘋果的收購價格不高了,可它的零售價格反而相對其它水果來說比較高了。

產地收購價格2-3元/斤的優生產區的紅富士蘋果,在零售端通常要賣8-10元/斤。要知道豬肉的價格也就20-25元/斤,一斤蘋果都趕上半斤豬肉了。這在很多老一輩人看來,是不可想像的。

原來紅富士蘋果僅僅是一個大眾水果,如今賣這麼高的價格,消費者怎麼可能像以前那樣大量的消費蘋果呢?

很多做紅富士蘋果生意的人還天天在宣傳「一天一個蘋果,醫生遠離我」。以目前零售端的蘋果價格,能捨得「一天吃一個蘋果」的消費者又有多少呢?

當然,如果僅僅是零售端紅富士蘋果價格高,也不能說是紅富士蘋果的危機。紅富士蘋果的第二大危機是「零售端蘋果價格越來越高,產地蘋果收購價格反而逐漸不景氣」。

也就是說,零售端賣出了較高的價格,但這個較高的利潤都沒有真正轉移到生產者身上,中間環節都給吃掉了。

這樣長久下去,自然會導致消費者吃蘋果的數量越來越少,大量的蘋果難以賣出去,只能有少量的優質蘋果才能走向消費市場。賣這類優質的蘋果能讓零售商獲取較高額的利潤回報,但對於果農來說,將有大量的中等檔次的紅富士蘋果產量被「淘汰」掉。

在這樣的趨勢下,非優生產區的紅富士蘋果恐怕會遭遇一次價格危機。

紅富士蘋果的第三大危機

以前的紅富士蘋果是「搖錢樹」,如今的紅富士蘋果已經是「要錢樹」。

紅富士蘋果在種植過程中,為了追求完美的外形、較高的產量、較大的個頭,通常要用大量的農資,也需要進行套袋、摘袋、鋪反光膜等繁瑣勞動。

除了農資本身的成本外,幹這些活還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但是眼下,農資的價格正在逐漸走高,而勞動力成本走高的趨勢更是不可逆轉。

說白了,就是能幹農活的人難找了。

現在僅僅是給紅富士蘋果套袋,有些地方招工都已經開價到400-500元/天的工資了。僅僅是套袋、摘袋的成本就非常高。

紅富士蘋果的生產方式如果不進行變革的話,生產成本逐漸會越來越高,這個趨勢很難逆轉。

日漸高昂的紅富士蘋果生產成本已成為紅富士蘋果的第三大危機了。

紅富士蘋果的第四大危機

如果是在80年代、90年代,好蘋果指的就是「個頭大、顏值高、甜度高」的蘋果。眼下,大多數紅富士蘋果收購商也是按這個標準來收購的。

但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對於年輕消費者來說,「個頭大、顏值高、甜度高」的蘋果未必是他們眼中的好蘋果。

像紐西蘭蘋果在研究我國蘋果市場時認為,個頭中等偏小的蘋果更能受到年輕消費者的追捧。

而實際情況也是如此。

紐西蘭蘋果在我國已經成為了高價蘋果的代表,蘋果往往都是按個在賣,一個能賣10元多,他們推向市場的蘋果大多數都是個頭偏小的。紐西蘭蘋果的個頭普遍要比紅富士蘋果的二級果個頭還要小。

紅富士蘋果時至今日還是把「大個頭」的蘋果當成生產趨勢,費盡心思地去研究怎麼把蘋果的個頭變大,恨不得把蘋果變得跟小西瓜一樣大。

當然,在眾多收購商眼裡,大個頭的蘋果就是好。這已經形成了一個行業共識,很難改變。

但這個行業共識已經與部分年輕消費者對蘋果的認知脫節了。

「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你認為再好也沒用,一些年輕消費者已經開始對大個頭的蘋果「嗤之以鼻」了。

沒有跟消費趨勢與時俱進,是紅富士蘋果將要面臨的第四大危機。

紅富士蘋果的第五大危機

以前在北方,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到了冬天,紅富士蘋果是冬季少有的水果。

紅富士蘋果耐貯藏,而且晚熟,煙臺在10月中下旬以後才會採收,然後慢慢囤起來賣。到了春節的時候,一般能賣個好價錢。

因為以前在北方春節能吃到的水果是非常少的,紅富士蘋果是為數不多且高性價比的選擇。

但如今水果市場上的水果已經快要「不分時令」了。

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你想吃什麼水果,只要肯花錢,基本上都能買到。比如西瓜,如今在冬天也能吃上夏天的西瓜

春節前後,再也不是紅富士蘋果的天下了。

從大商超到小水果店,一到春節前後,滿眼都是大量的柑橘類水果、進口水果,價格甚至要比紅富士蘋果還要便宜。

在春節檔熱銷的水果中,紅富士蘋果顯然已經沒有什麼熱度了。車厘子、砂糖橘、蜜桔、榴槤等水果成為了如今水果超市中的明星水果。

水果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是紅富士蘋果的第五大危機。

如何面對這些危機呢?

在「四面楚歌」的情況下,紅富士蘋果要「開啟死亡倒計時」了麼?

的確,留給紅富士蘋果的時間不多了。

但這樣的危機恰恰也是一次紅富士蘋果涅槃重生的機遇。

如何應對這些危機呢?

主要是通過市場的調節,繼續改善優生產區的種植,減少非優生產區紅富士蘋果的產量。然後,改變紅富士蘋果的生產模式,比如逐漸轉換追求「大個頭、高顏值」蘋果的種植思路。推進免套袋、免鋪反光膜等新的栽培方式,以降低紅富士蘋果的生產成本。

其實這些東西很多人都在做,但僅僅是要求果農去做。

實際上,紅富士蘋果的危機是整個紅富士蘋果銷售鏈條的全面危機,種植紅富士蘋果的果農只不過是「春江水暖鴨先知」罷了,最先承受了損失。

但要改變,就必須整個紅富士蘋果生產銷售鏈條一塊改變。

一個是主動改變,另一個則是被動接受市場的調節。

紅富士蘋果的大變局估計不遠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