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人老兩年坎,邁過得福壽」,是哪兩年?如何才能跨過

芝芝之文藝 發佈 2022-09-20T08:14:08.461891+00:00

歷史周期會告訴世人一個道理,那便是哪怕國家再昌盛,綜合國力也打敗過一眾強悍的國家,但是在時間面前不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必須經歷同樣的興與衰。

華夏文明已經存在了數千年之久曾經歷過無數次的磨難,正因為有了這些磨難才令華夏文明更加神秘與深沉。

歷史周期會告訴世人一個道理,那便是哪怕國家再昌盛,綜合國力也打敗過一眾強悍的國家,但是在時間面前不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必須經歷同樣的興與衰。

即便華夏民族擁有五千年的發展歷史,卻也仍舊逃不過被歷史險些湮沒的遭遇,一個民族若要持續地興旺下去必然要做到全面發展。

即要學習在失敗當中尋找經驗,繼而源源不斷地總結出能夠令失敗減少的方法,還要向其他國家或是民族學習新知識,多少次的殘酷現實都證明著一成不變終會被時代所拋棄。

不去改變就一定會被時代的浪潮湮沒,這是時代發展的意義所在,人類的進化史中也在印證著改變的重要性。

經過被列強侵略與欺辱的往事後,華夏民族逐漸找到了守舊與接受新事物之間的平衡感,面對從封建時代流傳下來的種種道理,現如今的華夏民族並不會帶著偏見去看待。

比如老一輩人都很喜歡的一句話人老兩年坎,邁過得福壽,這句話便是典型的俗語文化產物。

取其精華 去其糟粕

老人那般信任俗語背後所展現出的真理並非全然不可信,自從封建王朝徹底從時代長河中退場後,抵抗封建迷信思想的風氣開始越發濃郁。

當然了新時代的到來勢必代表著老舊事物被淘汰,迷信思想也的確不應該繼續留存在社會之中,但是不論是新思想還是過於老派的觀念。

其實都要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準則去評判,老祖宗們遺留下來的觀念並不是說一定不值得傳播。

要知道古時候的信息流通速度極為緩慢,根本沒有當今人們生活中的網絡這般飛速,古代百姓若要打聽些消息基本上要經傳幾個人才能達到目的。

不似現代人利用無所不能的網絡便可滿足一切求知慾,面對這種短時間內無法填補差距的困境,古人不甘示弱生活還要延續。

古人自然不可能捨得讓後代們再走他們的舊路,索性選擇了埋頭苦幹多經歷幾次失敗,定然就會明白導致失敗的關竅,而這些隱藏在失敗履歷中的關竅作用就等同於經驗。

有了經驗預防未來生活中的失敗會變得輕鬆許多,或許這才是俗語文化誕生與傳播千年的真正意義。

根據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先祖們便察覺到人到年老之際,不管身份地位如何只要年齡到了,總會面臨兩道令人心驚的坎。

第一個坎是人到七十三歲那年面對的所有苦難,第二個則是在人到八十四歲的時候,只是幾乎所有老人都明白他們在七十三歲與八十四歲那一年要更加慎重地生活。

但卻對這種觀念形成的原因可能一無所知,實際上所謂的兩道坎後面代表的為兩個偉人,一個為孔子一個則為孟子。

兩人都是封建時代下促進華夏文明提升深深度的代表名人,當儒家思想逐漸滲透進入百姓們的內心中之際,孔子的盛名便也隨之在百姓心底根深蒂固。

孔子在思想層面上的造詣世人皆有目睹,若無他對華夏文明做出的奠基,想必時至今日華夏文明恐怕會缺少無可替代的一部分。

借鑑意義 人格魅力

所以饒是當年的帝王對孔子也非常尊重,更別提那些文人詩客幾乎個個都將孔子視作偶像,只因為孔子確實有著令萬人心悅誠服的魅力。

本人的思想境界就是孔子讓世人對他那顆大腦臣服的根本原因,因此古人關於孔子的一生也很是看重,甚至連孔子的人生轉折點同樣會加以分析。

孔子的人生對萬眾世人而言雖說借鑑意義不算太大,可是孔子看待人生苦難的心態卻能挽救無數瀕臨崩潰的世人,這方面來講孔子存在的意義會再次升華。

而且依照古人的平均壽命孔子已然算是長壽之人了,孔子活了七十三年走過了幾十載讓孔子的人格魅力越來越大,至於孟子則活得時間要比孔子更長久。

孟子在思想研究領域的成就絲毫不遜色於孔子,這也使得孟子的美名也能被稱之為流芳百世,孔子與孟子分別活了七十三年與八十四年。

古代百姓為了向這兩位思想上的偉人看齊,也開始關注孔子與孟子去世的年紀,故而認為人這一生當中只要邁過了七十三歲與八十四歲這兩道坎後,今後便會擁有享不完的福氣。

當然了這種想法不過也只是百姓的期許罷了,若說真的會實現倒也並不見得,不過是對孔子與孟子二人成就的仰望而已,古人素來在乎萬事開頭希望凡事都有機會討個好兆頭。

壽命這個問題也需要嚴謹對待,按照古人的想法似乎安安穩穩地渡過了這兩道坎,後面遇到的困境再怎樣波折與困苦,都不會對性命產生不良影響。

這對於年過古稀的老者而言便是天賜的禮物,縱然這種觀點在現代人看來並不科學,但究其根本古人們是懷揣著期待的心情創造出這等觀念。

祝福的心態才是讓這句俗語傳到如今的決定性因素,熬過這兩道坎說明平安地渡過了兩個周期,後面自然而然也不會再遭受致命打擊。

千百年來人們始終堅守著這種理念生存,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逢九之說,九十歲一樣是道必須要過的坎。

自古以來尊老愛幼都是華夏民族的生存之道,之所以會選擇世世代代尊老,乃是在於華夏民族對於年齡的敬畏與重視。

生老病死 必須尊重

人這一生固有一死只看離開人世間的方式有何不同,更要看個人的選擇,所以每個人離開人世的時間以及方式都不同。

這裡面更加包含著對人生的態度,生老病死是人人都必須尊重的規律,生命是公平的時間更是。

唯有學會敬重生命與自然規律,才能夠再談與命運和諧生存,或許這句俗語表現上傳達的理念並不符合科學觀點,但是向著更深層次探尋後便會明白。

這僅僅是古人對生命的敬重,心懷著對命運與自然的崇敬,命運也必會回饋給人們更溫和幸福的結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