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業起兵勤王,武則天看到檄文後嘆息道:宰相之過,安失此人?

歷史人物故事會 發佈 2022-09-20T23:27:04.218705+00:00

李治死後,武則天基本掌握了軍政大權,隨著權力的增長,其野心也逐漸膨脹起來——她要一步步從幕後走到台前,坐上那張曾經只能仰望的龍椅,親自發號施令。

李治死後,武則天基本掌握了軍政大權,隨著權力的增長,其野心也逐漸膨脹起來——她要一步步從幕後走到台前,坐上那張曾經只能仰望的龍椅,親自發號施令。

公元684年,武則天正式臨朝稱制。

不到半年,四方爭獻祥瑞,武則天藉機大赦天下,宣布改洛陽為神都,洛陽宮為太初宮,另外還將旗幟顏色、官署名稱一一改易。

更重要的是,她將自己的七輩祖宗都追封為王,並建立七廟。

按照《禮記》說的天子七廟,這明顯是要改朝換代的節奏。

對此,一度助武則天奪權的裴炎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以呂后為例,告誡武氏不要重蹈覆轍。

武則天只是冷笑一聲,繼續建廟。

為了延續李唐,裴炎謀划過發動兵變,逼武則天還政天子,結果因為意外功虧一簣。

就在他懊悔之際,揚州傳來消息:李敬業造反了。

造反的這位李敬業是李績(即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長孫,李績死後他繼承了英國公的爵位,因為得罪武則天,被貶為柳州司馬。途經揚州時,他遇到了一批因為相同原因被貶的官員,其中還包括了駱賓王。

駱賓王文采出眾,由於看不慣武則天執政,時常上書諷刺,所以從長安主簿被貶授臨海丞。

這群人湊在一塊,便紛紛抱怨武則天的狼子野心,然後一致決定造反——不對,是做一番勤王大業。

沒過多久,他們聯絡到了裴炎的外甥,時任監察御史的薛仲璋。薛仲璋在得到武則天巡視揚州的任命後,便星夜兼程南下,剛到揚州就聽從李敬業等人的建議,以謀反的罪名拿下了揚州長史陳敬之。

接著,李敬業又謊稱嶺南馮氏造反,他奉命討平叛亂。有了朝廷監察御史薛仲璋的支持,當地官員信以為真,紛紛打開府庫,任其招兵買馬。

古代作戰講究師出有名,為此駱賓王揮筆而就了一篇《討武曌檄》。

這篇《討武曌檄》寫得慷慨激昂,又歷數武氏罪狀(罪狀肯定不盡然是事實),最後疾呼道:「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念完駱賓王的檄文,愛才的武則天扼腕嘆息道:「宰相之過,安失此人。

見眾宰相沉默不語,她言歸正傳,又詢問如何平亂。

這時,她的兩個侄子,武承嗣、武三思打破了沉默,提議先殺掉李淵的兩個兒子——韓王李元嘉和魯王李元謹,以絕後患。

裴炎當即予以怒斥,還說只要太后交出大權,讓皇帝親政,賊人不攻自破。

聽了這番話,武則天勃然大怒,喝令武士將裴炎拿下,再押入死牢。

入獄後,裴炎寧死不屈,名將程務挺為其求情,結果不但本人被殺,一家老少也淪為官奴。同年10月,裴炎也被處死。

言歸正傳,繼續說李敬業叛亂的事。為了名正言順,他們找到了一個貌似李賢(前太子)的人,對外宣稱太子其實沒有死,於是名義上奉他為主。

其實,李敬業並不想匡扶皇室,而是打算割據一方,過把皇帝癮,所以他拒絕往北攻打洛陽的主張,反而揮軍南下,打算奪取金陵。

李敬業此舉,也給了武則天調兵遣將的機會。

武則天僅用了七天時間,便調集了三十萬大軍,任命李孝逸為將,南下平叛。

李孝逸是李淵的堂侄,屬於遠支宗室,曾打過幾次小仗,並沒有非凡的軍事才能,之所以任命他完全出於政治上的需要。

為保證軍事上勝利,武則天又讓魏元忠充當監軍。

魏元忠是河南商丘人,在太學當學生期間,便醉心於軍事。

高宗朝時,唐軍兩次被吐蕃打敗,魏元忠藉機發表了一番看法。讀完他的意見,李治將其提拔到中書省,後來又讓升其為監察御史。

對於魏元忠這個人,武則天印象深刻。可能是發現他確實有軍事才能,也可能是瞧不起李敬業,反正她任命了這位從未上過戰場的魏元忠為監軍,實際指揮戰鬥。

還別說,魏元忠幹得也挺不錯。

起初,李敬業的軍隊一度控制了大運河,都梁山之戰,人數占據優勢的官軍被打得大敗,李孝逸一時間沒了信心,高掛免戰牌,當起了縮頭烏龜。

魏元忠力勸道:天下安危在此一舉,若大軍久留不進,太后大失所望,將軍你的罪過就大了!

李孝逸恍然大悟,當即按照魏元忠的謀劃,主動向叛軍進攻,果然大獲全勝。

取勝之後,大部分將領主張攻打高郵的李敬業,魏元忠又力排眾議,堅持進攻淮陰的李敬猷,理由是李敬猷不懂軍事,兵力又少,官軍掩殺過去,能輕而易舉拿下李敬猷。

李孝逸最終聽從了魏元忠的建議,先是拿下了淮陰,後又乘勝進攻高郵。

在阿溪岸邊,雙方打了一場遭遇戰,官軍沒討到便宜,於是改為偷襲,沒想到李敬業早有準備,官軍又是損兵折將。

就在李孝逸想要再次龜縮時,又是魏元忠提醒,河岸多蘆葦,而且是順風,不妨用火攻。

次日,李孝逸便按照魏元忠的部署,有意製造出跑路的假象。

李敬業見狀,激動地殺向對岸。

此時,官軍點燃了蘆葦,李敬業手下的士兵為躲避火勢,紛紛跳入冰冷的河水中。

眼見大勢已去,李敬業帶著少部分隨從先是去了揚州,然後又去潤州(今鎮江)帶走了一家老小。

原本他想從海路逃亡高句麗,結果剛走到泰州,部下就發生了譁變,腦袋被砍下來送到了洛陽。

李敬業之亂,前後僅兩個月,是一出徹頭徹尾的鬧劇。他空有野心,卻沒有與之相配的能力,最終身首異處,不但毀了自己的性命,也毀了其祖父李績的一世英名。

最後說一下駱賓王的下落吧,這位與王勃、楊炯、盧照鄰齊名大才子的最終歸宿,一直流傳著不同的說法:

據《舊唐書》記載,李敬業兵敗準備逃亡高句麗,駱賓王跟隨,中途被李的部將王那相所殺。《新唐書》中則沒有提到駱賓王被殺,只說其「亡命不知所之」。

唐人郗雲卿在《駱賓王文集序》中說,駱賓王確實是逃亡了。

明朝正德年間,有人聲稱在今天江蘇南通發現了駱賓王的墓。

清雍正年間,一個叫李于濤的人聲稱是李敬業後人,他們的家譜中記載了兵變失敗後,駱賓王與李敬業之子隱居在南通一帶。

當然,也有說駱賓王是投水而死的。唐人張鷙的《朝野僉篇》中,提到駱賓王兵敗逃跑時投水而死。

最傳奇的說法是他出家為僧了,《唐才子傳》中有這樣一則故事:話說青年宋之問曾遊覽杭州靈隱寺,見飛來峰高聳入雲,草木蔥蘢,佛堂寂寞寥落。

宋之問詩興大發,準備作詩一首,在想出「鷲嶺郁岧嶢,龍宮鎖寂寥」一句後,一時間想不出下句。

冥思苦想之際,一老僧朗聲而對: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宋之問茅塞頓開,回到禪房便提筆寫下《靈隱寺》全詩:

鷲嶺郁岧嶢,龍宮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橋。

後來,宋之問才知道,那位老僧就是大名鼎鼎的駱賓王。

只是當他再去尋找時,駱賓王已經飄然遠走,再也不見蹤跡。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