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 楊利偉告訴你,航天員是怎樣「煉」成的

中國科普網 發佈 2022-09-23T11:54:00.119206+00:00

「飛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近日,在「同上一堂科學課」航天主題科學課上,航天英雄、中國首飛航天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為廣大青少年解密「飛天的奇幻旅程」以及「航天員是怎樣煉成的」。

「飛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近日,在「同上一堂科學課」航天主題科學課上,航天英雄、中國首飛航天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為廣大青少年解密「飛天的奇幻旅程」以及「航天員是怎樣煉成的」。

「從仰望星空到登陸星球,過去的一個多世紀,我們見證了人類的航空航天技術迅猛發展,也讓數千年的飛天神話成為現實。」他激勵聽課的青少年也加入到逐夢九天的隊伍中來。

中國的「飛天之路」

在「雙進」服務「雙減」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同上一堂科學課」航天科學課上,楊利偉從航天的歷史講起。「為了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這是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那一刻,在工作日誌背面寫的一句話。自此以後,中華民族邁著雄健的腳步,開始在浩瀚的太空中昂首闊步,邁出一條條令人刮目相看的「飛天之路」。

2003年10月15日18時40分,中國培養的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從太空向世界各國人民問好,並在艙內並列展示了五星紅旗和聯合國旗。圖源:新華社

「早在1992年,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就被確定下來。目前我國已經開展了三批航天員的選拔,其中前兩批航天員主要來自空軍飛行員隊伍,第三批航天員的來自空軍、大學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楊利偉對在場學生說,相信不久的未來,你們中間也一定會有人是其中的一員。

「相當於再念一個本科」

楊利偉的鼓勵和期盼讓線上線下的青少年心潮澎湃,但作為一個特殊職業,航天員選拔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經過大量的訓練才能執行任務。

楊利偉說,航天員的選拔周期很長,當年第一批航天員的選拔歷時兩年,中間有檔案選拔、臨床體檢、特殊因素檢查等過程。「儘管有各種生命保障系統,但是太空是一個高真空高輻射高溫差的環境,航天員需要做很多訓練才能適應,同時還要學習大量的太空知識,十三個門類50多門課幾乎相當於又念了一個本科。」

在分享航天員訓練日常之時,楊利偉則以「艱辛」二字來總結。「我們現在看到,航天員在天上可以自如地行動,背後其實經過了大量的訓練。」楊利偉從自己的經歷說起,超重耐力適應性訓練要求過載要達到8個G,「8個G是什麼意思,就相當於8個自己壓在身上。」楊利偉打了個比方,「訓練的時候,臉都是會變形的,眼淚也會不由自主往下流。」中性浮力水槽訓練後,很多航天員吃飯時都拿不起筷子。「雖然航天員是一份高風險的職業,但是我很榮幸自己的夢想能與祖國的需要相重疊,這對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太空食譜一周不重樣

半個小時的精彩課程內容,楊利偉以趣味的講授方式,吸引著學生們時而屏息傾聽,時而開懷大笑,孩子們眼睛裡都綻放出好奇的光芒。

在課後的問答環節,針對學生提問的航天員的太空食品好不好吃、航天員在飲食上有沒有什麼忌口等問題,楊利偉介紹,如今航天食品已經非常豐富,航天員的太空食譜可以做到一周不重樣。「正常情況下,大部分食品航天員都能食用,有些特殊的工作場景則需要注意飲食,比如出艙活動前航天員不能吃豆子等容易產氣的食品。」

針對現場關於載人航天工程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哪些影響的提問,楊利偉舉例說,現在嬰幼兒使用的尿不濕,最初其實就是給航天員研製的,因為當初航天員穿著航天服去衛生間不方便。「目前,很多技術也源自航天科技發展,未來空間站將開展大量實驗,其成果轉化成民用技術時,將給百姓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陳杰

圖源:中國科技館

編輯:吳瓊

審核:王飛

終審:陳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