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這些祛濕方法請收好

健康之初 科普 發佈 2022-09-24T23:16:22.400716+00:00

「風、寒、暑、濕、燥、火」為中醫理論認知六種外感病邪,其中,濕邪致病最為纏綿難愈。正所謂「千寒易去、一濕難除,濕性黏濁、如油入面。」那麼我們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濕氣太重?如何正確有效的祛濕呢?

「風、寒、暑、濕、燥、火」為中醫理論認知六種外感病邪,其中,濕邪致病最為纏綿難愈。正所謂「千寒易去、一濕難除,濕性黏濁、如油入面。」那麼我們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濕氣太重?如何正確有效的祛濕呢?

自測體內濕氣

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髮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一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彈……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了。

如廁時看大便

清晨方便後,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衝不淨,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淨,也說明體內有濕了。

洗漱時看舌苔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乾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刷牙惡不噁心

有些人一刷牙就嘔吐、噁心,嗓子裡邊總是有絲絲拉拉的、不乾不淨的感覺,這只是體內有濕氣的表現。

小腿肚子發酸發沉

早晨起來感覺小腿肚子是不是發酸、發沉。當小腿肚子發酸發沉時,也是體內有濕氣的典型特徵。

怎麼祛濕呢?

「內服」祛濕

利用藥食祛濕是最常見的方法,

但有些人祛濕採用的食材

有時卻不對症,

效果也就不理想了哦。

健脾祛濕

此類食材和藥材有幫助脾胃運化水濕的功效,比較平和,適合人群廣,特別適合於脾虛體弱的人平時慢慢調養。如:茯苓、白朮、扁豆、芡實、蓮子(去心)、薏苡仁(炒後不會太涼)、山藥(宜用干品)、豆芽等。

清熱祛濕

此類食材和藥材相對偏涼,適合於口苦口臭、大便粘膩難解、尿黃濕熱較重者,脾虛體寒者不宜多吃,如冬瓜、茵陳、溪黃草、木棉花、雞蛋花、雞骨草、車前草、蒲公英、蛇舌草等。

芳香化濕

此類藥材有促進脾胃運化、醒脾開胃的作用,可以煲湯、做菜多用,也可以做成香囊佩戴。如選用砂仁、豆蔻、草果、藿香、佩蘭等。

「外用」祛濕

除了食療祛濕外,

中醫的一些傳統療法對祛濕

也是有一定的作用,

而且也比較適合日常使用,

值得一試哦。

穴位按摩、艾灸

按摩、拍打曲池、陰陵泉、委中、豐隆等穴位有祛濕的功效。艾灸對於寒濕較重的人更為適合。

拔罐、刮痧

拔罐、刮痧可以疏通體表經絡,激發臟腑氣血流通,促進濕氣排泄。

頭暈、頭重:可選額部、印堂、太陽穴、風池、頸部進行施術;

腰背酸困:可選取足太陽膀胱經進行施術;

腹脹、便溏:可選取曲池、尺澤、委中、脾俞、胃俞、中脘、天樞、足三里進行施術。



泡腳

春季濕氣加重,真菌繁殖,很多人的香港腳就又開始蠢蠢欲動了。泡腳不但可以促進濕氣的排出,對腳部真菌的繁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可常用苦參、白鮮皮、地膚子、花椒、黃柏等作為泡腳材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