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東南亞「內卷」丨記者手記

南方週末 發佈 2022-09-24T23:30:42.113286+00:00

相關報導詳見:《邵陽學院引進23名菲律賓博士:「背水一戰」的申碩之路》《去東南亞讀博的高校教師:最末位的選項,「不得不」的選擇》進馬來西亞的大學讀博,和國內多數高校比較起來的確相對容易。不過,要想畢業其實並不容易,不少人因為英語交流的障礙以及發表論文的壓力而中途退學。

相關報導詳見:《邵陽學院引進23名菲律賓博士:「背水一戰」的申碩之路》《去東南亞讀博的高校教師:最末位的選項,「不得不」的選擇》

進馬來西亞的大學讀博,和國內多數高校比較起來的確相對容易。不過,要想畢業其實並不容易,不少人因為英語交流的障礙以及發表論文的壓力而中途退學。 (視覺中國/圖)

東南亞博士在2022年受到關注,是因為一樁社會新聞:湖南邵陽學院先是讓23名學校教師去菲律賓讀博,等他們畢業後,再以每人八十多萬元的費用引進。

這種做法或許是學校無奈的下下策。學校要申請碩士點、博士點,對博士學歷教師比例有硬性要求,而對邵陽學院這類地理位置不占優勢、知名度也不高的學校來說,要對外招到博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操作關於邵陽學院事件的報導時,採訪是以解釋學校為什麼會這麼做展開的。坦白說,當時我對這一群體有些偏見,覺得他們通常不願為讀博付出太多努力,求速成,念一兩年就能「混」出學歷。

而當我將關於邵陽學院的報導轉發到朋友圈,一位朋友的留言給了我不同的視角。

他有位親戚在白俄羅斯讀研究生,之後又在菲律賓念博士。在他看來,有質量的博士對時間、金錢以及天資、耐心的要求都很高,對天資平平的N線地區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能在家門口的二本拿個教職其實就滿足了。高校追求博士學位,為了拿到教職,他們不得不另闢蹊徑。

於是,我們決定將這個題繼續做下去,關注那些正在東南亞讀博的具體的人,了解他們為什麼會作出這樣的選擇,畢業後有什麼打算,真實的讀博生活又是什麼樣的。

實習生謝婧和楊蕊菡採訪了數位高校教師,獲得的信息不斷打破著我的刻板認知。比如,他們就讀的高校,並非是不入流的——大多都能進入QS世界大學排行榜前500。

一位採訪對象覺得,東南亞博士這個詞本身就帶有偏見——以地理位置含糊地概括當地所有學校極其不科學。正如國內有三本院校和「雙一流」高校一樣,難道我們會把在國內的博士生統稱為中國博士來評判?

客觀來說,從入學難度上看,進馬來西亞的大學讀博,和國內多數高校比較起來的確相對容易。不過,要想畢業其實並不容易,不少人因為英語交流的障礙以及發表論文的壓力而中途退學。

就像採訪中一位留學中介對他們的描述,這些老師大多是學校里的「普通人」,學術能力不足以進入一流高校任職,但也不願躺平,還想往前沖一衝,升到副教授,或者跳槽去個比眼下更好些的學校。

去東南亞讀博,的確是一批學術資歷平平的高校教師,在能力範圍內能作出的最好的選擇。

讀博,是為了在學術上有什麼追求嗎?

我們接觸的採訪對象,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一致的:要是高校在招聘教師時對學歷沒那麼高的要求,那會有多少人願意去讀博?

在這些高校教師身上,我們看見了在「越來越卷」的環境下,普遍存在的焦慮和危機感。一位採訪對象覺得,自己好像怎麼都踩不準時間點:本科畢業時,普通高校招聘教師的學歷門檻很多還是碩士,而等到她碩士畢業,門檻卻基本提高到了博士。

在這種學歷焦慮下,即便她找到了一份在西北地區的教職,她最終還是拒絕了offer,決定先把學歷「念到頭」。這樣,在學歷競爭的賽道上,她就能抵達終點,可以安心挑戰下一關了。

她對讀博狀態的描述也很有意思,她把這當成是在上班,等她畢業,進高校可以走人才引進,還有安家費,讀博一樣也是在賺錢。

去東南亞讀博,是他們在「內卷」路上另闢蹊徑的卷法。

人類學家項飆曾在一次採訪中對當代內卷有十分形象的描述,他將這形容為一個「陀螺式的死循環」,我們不斷抽打自己,讓自己空轉。而這背後的成因,是高度一體化的競爭,價值評價體系的高度單一、競爭方式的高度單一、獎懲方式的高度單一。

為了達成職業追求,讀博似乎成了這些高校教師「不得不」的選擇。在龐大系統的壓力下,普通人真的只能通過五花八門的「卷」才能獲得更好的生活嗎?

一位關注學術勞動力市場研究的學者告訴我,目前在國內高校招聘市場,博士生要想獲得一份滿意的教職,已經越來越困難。高校招聘兩極分化十分嚴重:排名靠前、地理位置不錯的高校招聘時往往有非常激烈的競爭,而那些處於偏僻地區的二三本乃至大專院校招聘時,報名者寥寥無幾。

這位學者預測,隨著博士數量上升,博士生應聘難、高校招人難,這兩個看似矛盾的現象還會同時存在。

南方周末記者 韓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