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廣場70周年,聽陳鋼、潘寅林、孫徐春講過去的故事

澎湃新聞 發佈 2022-09-26T21:55:48.693258+00:00

作曲家陳鋼至今還記得,1972年,小提琴家潘寅林站在文化廣場首演《金色的爐台》的情景,「金色灑滿了廣場,也灑滿了中國。」

「文化廣場是上海一個重要的文化地標,也是我的『紅色小提琴』誕生的地方。」作曲家陳鋼至今還記得,1972年,小提琴家潘寅林站在文化廣場首演《金色的爐台》的情景,「金色灑滿了廣場,也灑滿了中國。」

9月23日,上海文化廣場舉辦70周年特別活動,87歲的陳鋼拄著拐杖上台,回憶起了他和文化廣場的不解之緣,一段動情的敘述讓在場很多人動容。

70年來,文化廣場的定位幾經變換,然而始終與上海發展的脈搏同頻共振。70載的文化樂土,11歲的青蔥劇院,走過半個多世紀風雨,此刻的文化廣場仍是正出發的少年。

作曲家陳鋼、上海文化廣場總經理張潔等共同澆灌了象徵著美好祝願的「藝術之樹」,期望這塊七十年的文化樂土能讓更多藝術的種子在此生長發芽。

走過70年,它是很多上海藝術家的動人回憶

文化廣場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28年建成的逸園。上海解放後,新生的人民政府需要一個大會場,團結群眾,凝聚人心。1952年,經陳毅市長批准,逸園被改建、擴建,文化廣場橫空出世。

當時的文化廣場能容納15000人,舞台面積1224平方米,是上海最大的舞台。各種報告會、大型集會、國內外藝術交流演出,都在這裡舉行。

早在1967年,潘寅林就和上海交響樂團在文化廣場演出了,「那時候的文化廣場非常大,但條件很簡陋,夏天炎熱時只能用冰塊降溫,冬天寒冷時只能用棉被掛著,擋住兩側漏空的地方,儘管如此,我們團的演出一直一票難求。」

年僅22歲,潘寅林就被上海交響樂團晉升為首席,是中國最早的古典明星。那時的潘寅林常為單調的演出曲目犯愁,於是找到陳鋼,鼓勵他創作一些新的小提琴曲目。這份邀約點燃了陳鋼的創作熱情。他一口氣寫了七八首小提琴作品,這些充滿激情的小提琴作品後來被稱為「紅色小提琴」系列。

「他就像一頭小老虎,拉的第一個作品就是《金色的爐台》。」陳鋼至今還記得,1972年,潘寅林站在文化廣場首演《金色的爐台》的情景,「金色灑滿了廣場,也灑滿了中國。」

很多年後,二人攜手到四川巡演,有位觀眾開了幾小時車來聽音樂會,手裡還捏著一張票根,請潘寅林簽名。這張票根正是來自幾十年前的文化廣場。

鏡頭的那一段,遠在的雪梨的潘寅林再次奏響《金色的爐台》,為文化廣場慶生。75歲的潘寅林已是滿頭白髮,而在陳鋼眼裡,他還是當年的那個小潘,「雖然頭髮白了,但音樂不會白。他的聲音還是那麼爽朗,他的琴聲還是那麼優雅。」

現年62歲的滬劇表演藝術家孫徐春,和文化廣場結緣時才19歲。

1979年,孫徐春剛從上海滬劇院的學館畢業,同年,著名滬劇表演藝術家丁是娥在闊別舞台10年後,首次重返文化廣場的舞台,演出了膾炙人口的《雞毛飛上天》,震驚四座。

「文化廣場太大了,我們坐在四五十排,看不到臉,只能聽到聲音,真好聽啊!」孫徐春和同學一行五十人回到宿舍後,徹夜難眠,「丁老師的聲音一直在耳畔迴響,從此我開始對滬劇痴迷。」

2015年,已經在演出經紀領域奮鬥多年的孫徐春,將多媒體3D舞台劇《盜墓筆記3雲頂天宮》的首演帶到了文化廣場,連演22場。2021年,孫徐春又帶著滬劇《陳毅在上海》再一次站到了文化廣場,這也是他闊別滬劇舞台10年後的重新回歸,「在陳毅市長親自提字的劇場裡,重塑上海這座英雄之城的紅色傳奇,讓我萬分激動。」

從觀眾到演員再到出品人,孫徐春的身份不斷發生變化,但與文化廣場的連接始終不斷,「藝術的生命力在於歷久彌新的感動,劇場的意義在於跨越時代的耕耘,而來來往往的人們是讓這座場域永葆魅力的血肉。」孫徐春希望,他的新作品未來還能在這個年逾古稀、又向新而生的廣場上演。

《從心出發——文化廣場音樂劇金曲集萃》串聯起包括《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伊莉莎白》《搖滾莫扎特》在內的14首音樂劇金曲。

過去11年,它已經成為音樂劇的一個代名詞

2005年10月,文化廣場的老舊建築在爆破聲中被夷為平地。以音樂劇運營為中心——這片歷經風雲變幻的舊址,被描繪上了新的藍圖。經過五年奮戰,一座宛若鳳凰展翅的白色建築升騰而起。

2011年9月23日,開幕大戲《極致百老匯》登上嶄新舞台,開啟了上海文化廣場作為音樂劇產業標杆劇場的新起點。11年來,上海文化廣場已然成為音樂劇的一個代名詞,天南海北的觀眾拖著行李箱來看戲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巴黎聖母院》《劇院魅影》《伊莉莎白》《搖滾莫扎特》……11年來,來自11個國家的881場演出,吸引了超過110萬人次觀演。無數海外經典原版大戲,為國內觀眾打開了一扇窗。

11年來,文化廣場也在堅持培育原創華語音樂劇的市場土壤,累計為47台原創華語音樂劇的124場演出提供場租減免與宣傳營銷支持,小心翼翼呵護中國音樂劇之花生根發芽。

2017年,文化廣場首次購買成熟作品版權,完成中文版《我的遺願清單》製作。經過5年不間斷的探索與實踐,文化廣場已製作出品包括《羅密歐與朱麗葉》《粉絲來信》《星際信使》在內的8部中文版音樂劇,成為本土音樂劇創製的生生力量。

2019年,文化廣場又發起了「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積極扶持和培養原創的新生力量。4年來,孵化計劃共收到342部作品投稿,463名創作者參與。《生死簽》《南唐後主》《對不起,我忘了》陸續破殼,完成對外商演。

從海外引進到自主製作、再到孵化原創,11年來,文化廣場正在一步步踐行從「選好戲」到「做好戲」、從「看音樂劇,到文化廣場」到「做音樂劇,到文化廣場」的華麗變身。

近年來,文化廣場還在積極探索轉型機制,借舞台之力,開發演藝新空間新創意及新型輕質項目。

9月23日,沉浸式遊戲劇場《舊物盒》揭開面紗,首次和觀眾見面。這是文化廣場首次以劇院主體身份出發,依託真實歷史打造的輕質文化體驗活動產品。通過層層遞進的遊戲任務與劇情互動,參與者能看到文化廣場的發展歷程,無論生於哪一個時代,都能從《舊物盒》中收穫屬於自己的共鳴。

此外,煥然一新的8號門·票亭讓常來購票的觀眾得到滿意的購物體驗;今年新開放的C3空間,也將多業態的生機帶進了劇院;開設在C3空間外的全新沉浸式聲音劇場《聲探世界》,將藝術實驗性探索與浸入式戲劇感官體驗相結合;即將面向業內業外受眾的B2音樂劇文化研究中心,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建設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