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數學家陳景潤,47歲娶29歲女軍醫,唯一的兒子現在成就如何?

芝芝之文藝 發佈 2022-09-27T05:32:56.207403+00:00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是在我國流傳頗為廣泛的一句民間諺語,用以形容血親關係之間的血脈相承。簡簡單單的十餘字,卻是涵蓋了生物、民生兩大範疇,在生物學上,這句諺語可以用來解釋基因遺傳等問題。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是在我國流傳頗為廣泛的一句民間諺語,用以形容血親關係之間的血脈相承。

簡簡單單的十餘字,卻是涵蓋了生物、民生兩大範疇,在生物學上,這句諺語可以用來解釋基因遺傳等問題。

但實際上,普羅大眾還是更常將這句俗語用在更接地氣的地方,就比方說是家族祖輩事業的傳承問題,祖輩務農那麼後代子孫便接過鋤頭,祖輩經商那麼後代則拿起算盤秤桿。

而這種似乎具有一定道理但又不完全科學的判斷方式也一直沿用至今,特別是在當今富過三代,窮則一生的經濟大環境裡,「子承父業」的模式也廣泛應用於諸多高收入家庭中。

但所謂「事在人為又人事難料」,云云人海中難免出現幾個超脫在常規主流意志之外的案例,而今天,我們便就要為大家介紹一位未承父業,但也同樣活的精彩的特例。

創業家·陳由偉

今天文章的主人公,名叫陳由偉,現在是一家醫療器械公司的老闆,他自加拿大的一所大學,以數學碩士的高學歷畢業。

但是在歸國還鄉之後,陳由偉並沒有選擇走上數學專業的科研道路,而是轉身投入創業事業,開辦了一家醫療公司。

將陳由偉放在同齡人中,毫無疑問,陳由偉定然是出類拔萃,也完全是家長們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碩士的高學歷,創業老闆CEO,光著兩個標籤就已經能甩出同齡人很遠的距離。

但是真正了解陳由偉的朋友卻是完全不會這樣認為,雖然比下有餘,但是若將陳由偉的成績與其父輩的成就相比,即便不是雲泥之別,那起碼也是相差甚遠之。

陳由偉的父親,其實是我國傑出數學家,榮獲我國科學院院士頭銜的陳景潤,陳景潤在國家乃至國際環境中,都是備受認可的數學家,他在解析數論方面有著極為出彩的成就。

陳景潤悉心研究數學方法,以自創出的著名「陳氏定理」使得中國在解析數論的研究事業中始終保持在世界頂尖水平,同時陳景潤的數學理論也在世界數學界受到高度的認可。

陳景潤的成就與感情經歷

18世紀40年代初期,數學家哥德巴赫提出一種理論猜想,他根據數學現象總結出,比數字2大的任意偶數都能算成2個質數的和。

但是哥德巴赫卻難以根據結論反推驗證猜想的正確性,而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了世界數學界幾百年的時間。

直到1966年,時隔哥德巴赫提出猜想後的第224年,陳景瑞以"1+2」的解法,成功且合理地解釋了「哥德巴赫」的猜想,並且還將其進行了補充和完善

「任意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二個素數的和,或是一個素數和一個半素數的和"。這便是李景潤潛心鑽研出的驚世結論,也是「陳氏定理」理論的一大主體。

想要證明關於數字的規律和猜想,這需要將極大體量的海量數字進行列舉和計算,而即便有專業性能加持的計算機的輔助,也需要計算者有著十分清晰的數學邏輯和頭腦。

雖然看似安陳景榮只是攻克了一個小的猜想,但是這一動作的作用之大卻是能乘以千萬倍不止的。

一個被證實的猜想,代表著猜想將變成實用的理論,並且可以被應用進真實的計算和研究中,就像是在一座高山中開鑿出了一條隧道,能為研究節省出大量的資源和時間成本。

而一條冗長隧道的施工難度自然也是難以估量,但就是如此艱難的事業,陳景潤僅靠自己一個人便完全鑿通攻克,更可見其能力的強悍。

而在合理驗證了猜想後的第十四年,常年醉心於科研探索的陳景潤,也終於在他47歲那年解決了自己的人生大事。

因為痴心研究,陳景潤經常因勞疾去到醫院檢查,而這一來二去,陳景潤便與常年照料自己的女護工產生了感情。

女護工名叫由昆,時年27歲,而陳景潤想要追求由昆,但是又不得方法,最終竟是鬼使神差地說了句「我會追求你,如果你拒絕我,那我也不能強求,但我會一輩子不再婚娶」

在那個真摯誠懇的年代,這樣的一句真情告白也深深打動了由昆的心,於是二人便喜結連理,成為了一家人。

陳由偉的巨大包袱

所以相比起父輩的偉大成就,陳由偉的事業上的成功便顯得不值一提了,一個作用於國家,乃至能有助全人類進步的科研領域。

一個是處於國內市場,同經濟生意打交道的自創民企,這前後兩者所處在的高度也完全是難以進行對比的。

但是就實際而論,陳由偉的人生高度已經能超越大部分普通人家了,所以與其說陳由偉的成績不及父輩,倒不如說是陳景潤的成就太過高築。

真實情況也是同樣,陳由偉從小或被迫地生活在父親高大的背影中,當人們知道陳由偉是數學家陳景潤的獨生子後,都會向陳由偉問上一句「你的數學成績一定很出色吧?!」

在父親的指導下,陳由偉在數學道路上的成績自然是十分不錯,並且有父親撰寫的《數論》寶典從旁輔助,陳由偉在數學方面更是如虎添翼。

但是不同於旁人,陳由偉是與父親接觸最為密切,也最了解父親的人,而也只有他才明白,自己與父親的差距有多大。

在自己能夠接受的範圍中,陳由偉可以與父親達到同樣的水平,但是在父親的數學世界裡,自己便如同深坐井底,難窺天日。

所以陳由偉在明了這一點關鍵之後,便自主放棄了在數學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的想法,與其在一條霧靄茫茫的道路上當半吊子,倒不如找一處能讓自己竭盡全力,盡情綻放的新天地。

所以在自加拿大畢業之後,陳由偉果斷的選擇繼續進修商務專業和文科專業,並且在學成之後走上了自主創業的經商之路。

對陳景潤對於兒子的想法也早就心知肚明,而且陳景潤也並沒有讓兒子走數學科研道路的執念,反而還十分樂意看到兒子能找到有一條自主選擇出的人生道路。

結語

有一位優秀且成功的父親,這固然是好事一樁,在父親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後代人總能明確地確定下未來人生的方向,大大縮短邁入社會時的迷茫期。

但是像陳由偉這般,有一個太過於傑出的父輩,則也需要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

能否在父親的道路上超過父親,又能否另闢蹊徑,並最終在另外的一方天地綻放出與父輩同樣璀璨的光輝,這些問題的重量也都是不甚輕鬆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