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人雷擊身亡:遇上強對流天氣,該怎麼躲?

中國科學報 發佈 2022-09-27T11:48:24.437170+00:00

9月20日,印度東北部比哈爾邦有21人遭雷擊身亡,死者多為在田裡幹活的農民。每年6月至9月是印度季風雨季,雷電天氣頻發,雷擊造成傷亡時有發生。

文 | 蔣如斌(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9月20日,印度東北部比哈爾邦有21人遭雷擊身亡,死者多為在田裡幹活的農民。


每年6月至9月是印度季風雨季,雷電天氣頻發,雷擊造成傷亡時有發生。今年6月和7月,比哈爾邦已有數十人因雷擊死亡。


8月底,我國雲南麗江新郎拍攝婚紗照、安徽蕪湖市民跳廣場舞時,皆遭遇雷擊遇難,引起了社會公眾對雷電的關注和討論。


實際上,正確認識雷電的形成、發生原理,提高防範意識非常必要。


雷電是什麼?雷擊如何發生?



雷電也稱閃電,是發生在強對流天氣過程中的劇烈大氣放電現象,通常可分為地閃和雲閃。


顧名思義,地閃是擊中地面的閃電,而雲閃則是只在雲內外發展未擊中地面的閃電。


地閃過程中,雲層和大地之間劇烈放電,電流最強可達幾萬安培,通道溫度高達上萬攝氏度,是致人死亡,引發森林火災、油庫爆炸、建築物損毀、電力和通信中斷、信息系統癱瘓等一系列事故的罪魁禍首。


雷電的發生依賴於強對流天氣系統,因此多出現於對流活動頻發的汛期,在我國南方,主要是5月到9月,在我國北方,主要是6月到8月。


通常而言,降水充沛地區的雷電活動要多於降水稀缺地區,我國的雷電活動大體呈現東南沿海多、西北內陸少的分布特徵。


氣象上,將一天之內發生了雷電、可聽到雷聲計為一個雷暴日,我國廣東、海南等地,年雷暴日數可達60天到80天,我國北方如華北平原,年雷暴日數在30天左右。統計表明,海口、廣州、拉薩年雷暴日數最多。


前面提到,雷電依賴於成雲致雨的強對流天氣過程,深厚的強對流雲團攜帶著大量的電荷,雷電正是來源於此。


絕大多數雷電,從開始到結束,持續時間不足1秒鐘,而它的速度為104~108米/秒。


有研究表明,地閃中,當向下發展的放電通道開始形成,它往往能在0.1秒甚至更短時間內就擊中地面,這對於人類而言僅僅是一瞬間。


在這短暫的過程中,雷電通道呈現樹枝狀的形態,蜿蜒分叉地向下發展,但基於人類目前的認知水平,還沒有能力準確預知雷電通道蜿蜒分叉發展的路徑。


當向下發展的雷電通道足夠靠近地面時,例如,與地面高聳物體或者金屬尖端的距離只有幾十米時,就會在這些物體的頂端激發向上的放電通道。


此時距離雷擊的發生就只剩不足萬分之一秒了:雷電向下的放電通道,與地面物體頂端向上的放電通道相互吸引、快速靠近,最終發生連接。


在這一瞬間,雷電完成了與地面物體的親密接觸,其巨大的破壞力也正是在這一瞬間釋放。


如何開展雷電研究?



雷電還存在很多未知,那麼,科學家是如何開展雷電研究的呢?


雷電伴隨聲、光、電、磁等物理現象,可通過探測這些現象來了解雷電。


雷電放電產生的電磁場覆蓋很寬的頻段,從無線電射頻到微波、可見光,再到X射線、γ射線等。


因此,可以布置不同頻段的電磁天線來接收雷電信號,這些雷電信號既可用於分析雷電放電機理,又可通過多個測站組網對雷電進行定位,反演確定雷電事件的發生時間、位置等信息。


雷電定位系統是獲得雷電活動資料的重要基礎,也是進行雷電監測預警的重要手段。


同時,人們可以利用高速攝像機等設備,每秒鐘拍攝幾萬甚至幾十萬幀圖像,來獲得雷電通道快速發展傳輸的宏、微觀特徵。


此外,人工引雷也是研究雷電的重要途徑:通過向起電的雷雨雲發射拖帶金屬導線的專用小火箭,上升至200~400米高度時,就能成功引發雷電。基於此,可以提前布置一系列設備對其進行探測和記錄。


雷電的物理過程和雷擊傷害防禦



直率地說,根據雷擊發生的物理過程,避雷針應該稱為「引雷針」更加合適。它實際上是通過比周圍物體更早地形成向上的放電通道——率先與雷電向下的放電通道發生連接,而將雷電「引」到自己身上,從而保護周圍一定範圍內的物體免遭雷擊。


當然,並不是把雷「引」過來就大功告成了,避雷針通過與大地良好連接,最終將雷電的能量向大地泄放。


如果避雷針接地不良,雷電被「引」過來後無法順利泄放,雷電能量反而會導致不同程度的雷電災害。


由於雷擊電流巨大,所以我們必須避免接觸避雷針及其接地引下線,否則將有觸電危險。


同樣道理,在一定範圍內,高聳的大樹、鐵塔、路燈或廣告牌等在雷雨天氣時遭受雷擊的概率是比較高的,在這些物體或設施下避雨、停留,顯然是比較危險的。


前面提到,研究已經明確了雷電發生在強對流天氣中,儘管我們還無法準確預知每次雷電的通道究竟如何形成與發展,但是,根據強對流天氣預報,我們是可以對雷電災害進行預警的。此時,應做好提前規劃,取消雷雨時的戶外活動。


如果確實在戶外突然遭遇了雷雨天氣,該如何保護自己免遭雷擊傷害呢?


在筆者看來,最優的選擇是「躲避」。應馬上停止戶外活動,儘快進入防雷接地良好的鋼筋混凝土樓房內,或者就近進入汽車內。


在避免靠近高聳物體的前提下,盡一切可能縮短自己在雷雨雲下暴露、停留的時間,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遭受雷擊的概率。


特別注意,一些沒有接地引下設施的孤立房屋,雖然可以躲雨,但對於雷電而言並沒有防護能力,雷雨天氣時不要在其中停留。


萬一遇到周圍一定範圍內無處可躲的情況,又該怎麼辦?筆者認為,方案仍然是儘快找地方「躲」,即便遠,跑到安全地帶也比停留在雷雨地無助等待好。


這種情況可能出現於諸如徒步於廣袤的草原、在不通車的森林或山區進行科考等。


為了避免遇險,這些活動進行之前或過程中,應及時掌握天氣動態,無論以何種渠道收到強對流天氣預報,都應立即做出計劃和行程調整,確保安全。


近年來,蟲草資源的開發利用逐漸升溫,由於蟲草一般是在夏季由人工採挖,採挖人員時常遭遇雷雨,而山上荒野恰恰缺乏防雷躲避場所,蟲草採挖過程中的雷擊事故偶有發生,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對此,不但要加強蟲草採挖人員的防雷安全意識教育,而且要加強山區強對流天氣預報和雷電災害預警能力建設,建立專門的預警預報系統並及時將信息定向傳達給蟲草採挖人員。在蟲草採挖山區的空曠區域,也應有針對性地搭建可以防禦雷擊的建築物,以供緊急避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