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引流加價銷售 醫美消費套路深

光明網 發佈 2022-09-27T13:10:20.710365+00:00

國慶假期臨近,醫療美容機構又將迎來消費黃金周,不少機構早在9月就已開啟各種促銷活動;而就在9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醫療美容領域不公平格式條款點評」,其中提到醫美領域存在的五條常見霸王條款:超有效期餘額概不退還;單方約定醫美手術費、醫療費等一律不退;設置嚴苛附加條件推卸責任

國慶假期臨近,醫療美容機構又將迎來消費黃金周,不少機構早在9月就已開啟各種促銷活動;而就在9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醫療美容領域不公平格式條款點評」,其中提到醫美領域存在的五條常見霸王條款:超有效期餘額概不退還;單方約定醫美手術費、醫療費等一律不退;設置嚴苛附加條件推卸責任;退款時一律按商品和服務的原價抵扣費用;美容院有唯一解釋權。

日前,記者走訪天河區多家醫美機構、美容院發現,「輕醫美」項目是當前商家的主推產品,而市面上依然存在網絡低價引流、線下超範圍經營的部分行業亂象。行業觀察人士提醒:消費者最好多做功課、理性消費、防止過度美容。

現象

到店加價、超範圍經營現象依然存在

在醫美行業,因安全性高、恢復周期短、見效快等優勢,以注射填充為代表的非手術類「輕醫美」市場頗受歡迎,近年來增速較快。

記者獲悉,按照相關監管規定,凡從事注射類醫療美容項目的美容機構,要具備《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等證件「持證上崗」。但是,記者走訪發現,一些小區內的生活美容院在未取得相關證件的情況下,依然在違規開展水光注射類項目。

此外,記者還發現,當前的醫美市場還存在網報價格低、到店價格高的亂象。記者通過某電商平台搜索「水光補水」這一關鍵詞時發現,相關醫美項目價格參差不齊,且差價非常巨大——上至千元、下至幾十元的項目均有得選。記者在線上預約了一款價格為81.3元的水光護理項目,而當記者到達線下店鋪時,諮詢師進行一番皮膚狀況評測後表示,由於記者皮膚為「敏感肌」,所以不太適宜使用該廉價項目,其推薦了另一款單次1480元的水光護理項目給記者。

「沒有人的皮膚是完美的,但凡做檢測完之後,總可以做一些『輕醫美』項目,具體內容就看個人需求了,這也算是『豐儉由人』。」一位從業者告訴記者。

輕醫美

「輕醫美」包括水光補水、光子嫩膚、「小氣泡」等項目。所謂「輕醫美」,是指介於手術整形以及傳統美容之間,通過無創或者微創醫學療法,改善皮膚狀態的美容方式,包括雷射治療、化學剝脫、注射填充、生物技術、射頻治療等。

提示

年輕消費者 應防過度美容

哪些美容項目比較熱門又容易一不小心「掉坑」?對此,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由於水光補水項目為有針和無針兩種方式,一些沒有醫療資質的美容院會更傾向於向消費者推薦無針水光或塗抹式水光。「但是與注射類水光針相比,無針水光的效果並沒有廣告說得這麼好。」上述業內人士坦言,無針水光只是通過高壓的方式將有效成分注入基底層,效果僅僅只能維持兩周左右時間,而注射類水光針是將有效成分注入皮膚的淺層真皮層,效果能夠維持1~3個月。

有行業觀察人士提醒稱:對於年輕消費者而言,在選擇醫美時沒有必要過於使用諸如嘟嘟唇、拉皮、除皺之類的抗衰手段,防止過度美容。此外,消費者在選擇醫美時可以更多地考慮公立機構,儘量避免在美容院內接受醫美服務。在非正規機構進行醫美,不排除出現「美幾天」過後產生不良反應的情況,因此,年輕人在選擇產品時要提前做好功課,不要輕信效果誇張的宣傳圖片或用語。據中信證券去年出爐的研究報告調研測算,正規和非正規醫美市場的比例為1∶1~1∶1.2。

行業

醫美板塊股價近期遇挫

近年來,醫療美容行業發展迅猛,今年初發布的《更美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2021年國內醫美市場規模約2274億元,預計2022年國內醫美市場規模將達2643億元。

市場盤子大了,行業監管卻在趨嚴,近期醫美板塊遭受重挫。此前有消息稱,有關部門將對醫美行業進行清查,9月19日,愛美客、華熙生物股價跌幅超過10%,昊海生科、華東醫藥、朗姿股份股價跌幅超過6%;9月26日,醫療美容板塊下跌1.52%,包括金達威、奧美醫療、昊海生科、哈三聯、迪安診斷等都出現了不同程度股價下挫。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常務理事田亞華表示,近期整頓醫美的政策核心思路依然是引導醫美行業健康發展,而非抑制消費者的醫美需求。加強對渠道醫美的監管,減少中介環節,讓利給消費者,整頓市場價格體系,有利於需求的增長,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對機構而言,有利於合法合規、依靠醫生口碑、產品服務等吸引客戶的機構市占率的提升。

在此之前,醫療美容行業龍頭股上半年經營情況如何?愛美客2022半年報顯示,其實現營業收入8.85億元,同比增長39.7%;歸母淨利潤5.91億元,同比增長38.9%;華熙生物2022半年報顯示,其實現營業收入29.35億元,同比增長51.58%;淨利潤4.73億元,同比增長31.25%。據悉,愛美客與華熙生物均為醫美產業鏈的上游供應商,涉及玻尿酸、肉毒素、膠原蛋白等醫美原料生產。愛美客由於其高達90%的毛利率被業界稱為「醫美茅」,而華熙生物則被稱為「玻尿酸第一股」。

值得注意的是,並稱三巨頭的昊海生科業績卻與上述兩家出現了分化,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68億元,同比增長13.69%;歸母淨利潤7103萬元,同比減少69.25%。(記者塗端玉 見習記者周蜜)

來源: 廣州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