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旺生:中國梯田聞見錄

中國學派 發佈 2022-09-27T13:39:45.683997+00:00

著有《農業文化遺產與三農》《中國養豬史》《中國農業發展簡史》等,參與農業農村部重大課題《中國農業通史》編寫,發表論文多篇:《「二十四節氣」在中國產生的原因及現實意義》;

內容提要:梯田是世界上許多地區都存在的一種土地利用形式。它被視為最令人驚嘆的人類改造地表形態的方式之一。今天,世界上的梯田都面臨著如何維繫的難題,特別是在傳統的農業國度。福兮?禍兮?難以遽然下結論。在此前的工作中,我曾考察過國內為數不少的梯田。在此,我試圖將考察梯田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呈現給大家,希望能為判斷梯田這種獨特耕作類型的未來走向提供一個視角。

作者:徐旺生,中國農業博物館研究員,《古今農業》執行副主編,農業農村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原始農業及歷史上的三農問題,近年更多關注農業文化遺產系統方面的研究工作。著有《農業文化遺產與三農》《中國養豬史》《中國農業發展簡史》等,參與農業農村部重大課題《中國農業通史》(原始社會卷及近代卷)編寫,發表論文多篇:《「二十四節氣」在中國產生的原因及現實意義》(The Origi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in China);《水稻在傳統生態農業中的角色》;《農業文化遺產有非同尋常的意義》;《中華和諧農耕基因的起源、特徵及其表徵演進》;《二十四節氣的知識寶庫》;等等。Email: 1137869885@qq.com

來源:《國際社會科學雜誌》(中文版)2022年第2期P47—P54

責任編輯:舒建軍 馬毓鴻‍

梯田是世界上許多地區都存在的一種土地利用形式,其特點是沿著陡峭的山坡層層分布,如同為巨人登天而建造的台階。梯田的出現,是為了種植莊稼而切入山坡建築而成的一種平地,被視為最令人驚嘆的人類改造地表形態的方式之一。目前,世界上有三大梯田最為人們所熟知,分別是位於中國雲南哀牢山的紅河哈尼梯田、菲律賓的巴納韋梯田和瑞士的拉沃梯田。前兩處梯田種植的是東亞最普遍的作物——水稻,後一處種植的是葡萄。2010年,首屆世界梯田景觀大會(First World Conference on Terraced Landscapes)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舉行,來自亞洲、美洲和歐洲16個國家的40 多位專家學者和國際機構代表就梯田的保護與發展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探討。顯然,梯田是一種世界性的土地利用形式。今天,世界上的梯田面臨著如何維繫的難題,特別是在傳統的農業國度。福兮?禍兮?難以遽然下結論。在此前的工作中,本人曾考察過國內為數不少的梯田。在此,筆者試圖將考察梯田過程中的所見所聞呈現給大家,希望能為判斷梯田這種獨特耕作類型的未來走向提供一個視角。

梯田產生的原因

由於梯田易於耕作,在山地坡地開墾完畢以後,必須找到新的獨特土地利用形式作為人類生存空間,所以中國梯田在南北各地都有分布。不同的是,從種植作物的角度看,梯田有著南北兩種分類,即北方旱作梯田與南方稻作梯田。論今必須溯古,觀其源才能探其流。所以,有必要簡略敘述一下梯田的形成。

梯田歷史悠久,像當地人創造的農業歷史文化一樣,是中國農耕文明的產物。儘管存在的歷史非常悠久,但文獻敘述的出現則要遲很多。中國農耕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其中,黃河流域率先形成了發達的農業區域,其地形屬於黃土高原地帶,以黃土為特色。相對於長江流域沖積平原地區,黃土高原地區因為堆積的黃土易於人們使用早期簡陋工具進行耕作,所以率先形成比其他地區更發達的文明。高原地區平地不多,當安土重遷的古人把易於耕作的平地耕作完畢後,便開始向坡地進發,於是出現了早期的梯田。梁家勉指出,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小雅《正月》篇,就有「瞻彼阪田,有菀其特」的詩句。「阪」字有「傾斜」的意思,「阪田」指山坡上的田。文獻正式記載的梯田,見於唐代樊綽所撰《雲南志·雲南管內物產》(趙呂甫校釋本)記:「蠻治山田,殊為精好」;「從曲靖州以南,滇池以西,土俗惟業水田」。這些史料可能是關於西南地區山地稻作梯田的最早描述。南宋范成大的《驂鸞錄》云:「嶺阪上皆禾田,層層而上至頂,名梯田」。該書是目前大多數人公認的「梯田」一詞最先出現的古籍,推算記載這段話的時間是公元1172年,地點是江西袁州。南宋詩人樓鑰有詩云:「百級山田帶雨耕,驅牛扶耒半空行。不如身倚市門者,飽食豐衣過一生。」此詩前兩句論述梯田的形式,其中傳達了詩人的感慨,頗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意味,道出了農民生活之不易。實際上,這首詩的最大意義,是指出梯田的存在,表明人們不得不在高山上種地。究其原因,應該是當時人口與土地的關係出現了矛盾,即人多地少。中國農耕文化的最大特色,是能夠在自我犧牲的背景下,實現精耕細作,而不是圈地並排他。相對來說,遊牧民族如果生存空間受到威脅,則往往會向農耕社會發動戰爭。這種情況源於背後的文化現象。讓我們先看看地球上兩種截然不同的動物生活方式。一是肉食動物老虎,它們在自然界是一種「滿天星」式的分布,「先占一山,不容二主」,在可能的範圍內單獨居住。老虎的數量如果過多,不會出現大家彼此縮小勢力範圍的現象,而是某一地區的老虎通過戰爭確定誰是此地的唯一主人。二是草食動物,草食動物的生存方式與肉食動物完全不同。其代表性的動物有非洲大草原上的角馬和羚羊,它們首先是以群居的方式生活,一般情況下不是獨居。草食動物沒有領地概念,一般逐水草而尋找食物。在種群數量增加的情況下,以整個群體的生活質量下降為前提,即如果數量過剩,它們的每一個個體依然生活在原有的空間中,不會有某個個體被趕出其群體。農耕文化往往傾向於草食動物的生存方式,而遊牧文明則傾向於肉食動物的生存方式。這種方式的選擇,體現出中國古代的不同文化類型。中國古代農耕區域居民主要選擇草食動物的生存方式,「食盡一山則移一山」。瑤族的生產方式可以視為這種生存方式的案例,不過這種說法卻也道出與遊牧民族不同的漢族農耕的諸多特徵,只不過瑤族的生產方式是刀耕火種,而中原漢族則是精耕細作而已,直到沒有新的土地可以移居。所以,當人口與土地的關係出現矛盾,他們不會選擇遊牧式擴張,而是要麼在原有的土地上精耕細作,要麼向不太容易開墾的土地上想辦法。歷史上,中原地區農耕民族對土地占有的欲望遠遠低於遊牧民族。與遊牧民族相處時,農耕民族一直處於守勢,而非攻勢。當平地人滿為患後,便向山地開發。當中原的農耕文明在東南沿海無地可墾時,向東南亞的移民並沒有像歐洲的殖民者那樣將當地人驅逐,而是與移民地和諧共生。歐洲人在人口規模較小的時代即開始向外尋找生存空間,並在後來大量向新大陸移民,「先占一山且不容二主」。殖民美洲與澳大利亞的歐洲人的文化類型如同肉食動物,或者說具有遊牧民族的特點。這也是為何我們看到儘管梯田存在於世界各地,但數量和面積在中國特別多的原因。

開闢梯田,只是中原農耕文明向前不斷發展的措施之一。其他的方法,比如向南方低濕地帶圍田,主要出現在江南與江漢平原地區,並促成了宋代「蘇湖熟,天下足」和明代「湖廣熟,天下足」等諺語的形成。如果說「中國古代文明是為數不多沒有中斷的文明」的判斷成立,那麼可以說稻作是其中的關鍵因素。首先,水稻農業率先使巴蜀地區變成天府之國。天府之國的形成,僅提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不完整的。其次,稻作使得至少在唐代,文明中心由北方移至南方,因為稻作區域逐漸成為經濟中心。最後,明清時期,美洲作物傳入中國,在北方替代了小米與小麥,但沒有能夠替代水稻。這些都與水稻的獨特性有關。具體而言,一是水稻的產量優勢,它的產量比小米與小麥要高一倍。二是水稻的地理優勢,上山入水無所不能,而且不會出現水土流失,在這方面小米或小麥無法與其相提並論。水土流失是促成經濟中心從北方向南方轉移的關鍵原因。黃河在漢代以前單名「河」,或稱「河水」,後來由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才加上「黃」字。三是水稻的生態優勢,它與魚、蝦、蟹、鴨可以構成生態種養系統,與小麥構成水旱輪作系統,與牛、豬等構成獨特的循環利用農牧結合系統。水稻良好的生態功能,使得南方生態系統遠比北方旱作農業更富有彈性,社會體系更加和諧。而梯田與水稻的結合,把上述許多優勢發揚光大,並將擴大耕地面積與生態耕作高度融合。

梯田在中國的分布範圍

梯田在今天的中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目前較為出名的是人們有時提到的「十大梯田」:雲南元陽哈尼梯田、廣西龍脊梯田、福建尤溪梯田、貴州黔東南加榜梯田、湖南紫鵲界梯田、江西江嶺梯田、江西上堡梯田、貴州丹寨高要梯田、四川宜賓筠連縣鎮舟鎮高坎梯田、浙江雲和梯田。當然,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梯田分布地點在雲南為數最多。除元陽哈尼梯田外,還有玉溪市元江梯田、普洱市墨江縣梯田和鎮沅縣梯田、麗江市玉龍縣寶山石頭城梯田。廣西則號稱也有自己的「十大梯田」。同樣,四川也有以甘洛縣、米易縣梯田為代表的眾多梯田。湖北的梯田也不少,如蘄春霧雲山梯田、羅田潘家灣梯田、恩施大峽谷梯田、宣恩鐵廠坡村梯田、利川長坪梯田、咸豐二台坪梯田,等等。

如前所述,從古到今,梯田的形成取決於人地關係。當人口眾多、耕地不足時,人們只能繼續向山地要耕地,更多的山地便被開墾。這種開墾晚近直至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仍在進行。「農業學大寨」運動中的劈山造田是這一行為的延續。山西大寨梯田、甘肅莊浪梯田於是出現在我們面前。上述這些梯田多數是高山梯田,而丘陵地區則分布著另一種形式的梯田。如鄂東地區的「沖田」,數量更多。湖北紅安縣與麻城交界地區有「十里雙沖」,即兩個綿延十里長的沖田,只是這種梯級形式沒有高山梯田壯觀。但是,它們數量更多,是人們對丘陵地區土地開發利用的結果。

梯田保存的現狀

2015—2017年間,由於承擔了農業農村部鄉鎮企業局課題——「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扶持政策研究」,我得以有機會考察一些主要梯田。作為中國農業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13—2021年認定的118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梯田類遺產有8處。我們的課題組於2015—2016年對其中6處進行了調研,感受到梯田已經成為當地從事農業旅遊和休閒農業的好去處,同時也見證了梯田之美。但是,我們同時發現,作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主要推動類型,此類遺產的存續面臨眾多問題和難處。梯田類型遺產地的保護存在如下問題:梯田管理成本高,對人、財、物等的投入需求大;梯田地區普遍存在公共基礎設施薄弱、梯田維護成本高等問題;梯田農業生產類型單一,以種植為主;現代化的機械化生產難以進入,需要投入的勞動力數量較大,生產成本高;梯田所在地的農產品產量低,農業收入少,即使進行品牌開發,仍面臨成本高的問題;青壯年外流嚴重,農業生產技藝無人傳承。原因主要出在梯田的主人對以往的生活方式已經不滿意,他們期待跳出山區,走向城市。

像世界上大多數梯田一樣,中國南北各地的梯田在今天所面臨的困境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我們嘗試就中國梯田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作一解釋。

自然因素造成梯田毀損

梯田的存在受自然因素的影響非常大,由此可能造成毀損。自然因素有兩個方面,包括水災與旱災。

多雨造成梯田決埂

雲南元陽縣梯田地處哀牢山南段,梯田景觀核心區為山高谷深的深切割中山地貌區。由於山高坡陡,加之降雨比較豐沛,易引起水土流失、滑坡、梯田垮塌等事件,對梯田景觀構成直接威脅。以元陽縣全福莊小流域為例,調查發現區內共發生過滑坡 9 處,均為小型滑坡,滑坡最大寬度 50米,長度 20米,厚度 3—5米,造成梯田毀損,需要及時修復。

少雨形成乾旱

近年來,湖南紫鵲界梯田的極端乾旱天氣事件增加,造成梯田破壞現象。例如,2013年7月1日至8月15日,受強副熱帶高壓控制,新化縣持續晴熱高溫天氣,平均氣溫 31.6℃,為歷史最高,連續日最高氣溫≥35.0℃日數長達 36天,為歷史最多,其中8月10—13 日,日極端最高氣溫持續超過40℃,最高達40.8℃,創歷史新高。據調查,龍普村有一片3公頃的梯田因缺水已成為旱地,其他村因缺水變成旱地的梯田也零星存在。如果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加快保護,在全球氣候變化趨勢威脅下,紫鵲界梯田的系統功能將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

社會因素造成梯田維護艱難

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我們課題組所考察的8處梯田類遺產地均位於農業大縣,人均耕地面積嚴重不足。雲南紅河元陽縣攀枝花鄉人均梯田面積最多,為2畝,福建尤溪縣人均梯田面積最少,還不到半畝,8處梯田遺產地人均梯田面積不到1.2畝。在責任制下,維護的成本很高,僅僅靠梯田生活,收入遠遠不能滿足農戶生活需求。

生產、生活成本上漲

梯田區目前正面臨著農資漲價問題,生產性支出逐年增加。由於山區梯田面積普遍窄小,無法機械化耕種,基本上要靠人力。種糧成本高,種田的年收益非常低,不少地區勞動力外出打工2—3天就能抵種糧一年的收入。以河北涉縣為例,年均外出務工的收入大約是年均非農收入的5.6倍,是年均農業收入的29倍。年輕一代大多外出打工,適齡人員大量外流,留守遺產地的多是中老年人、婦女和兒童,土地撂荒現象增多。據江西崇義縣統計,撂荒最嚴重的是2013—2014年,撂荒面積高峰期達到現有土地面積的1/3。福建尤溪縣也很嚴重。令人擔心的是,撂荒的土地,往往不能馬上進行再耕種,需要3年以上才能恢復生產。

生態價值被低估,不能突顯獨特性

食物安全、生態功能和環境保護的價值被嚴重低估,由此現代農業的投入替代了傳統的有機投入,一些化學品替代了有機肥,使得傳統生產方式失傳。儘管有人認為這是一種與時俱進的趨勢,但與傳統梯田文化存在較大的出入。傳統品種在種植面積上處於劣勢,農戶紛紛選用現代品種。在江西崇義,雜交稻高產增收,日常管理相對簡單,因此,隨著農村勞動力流失,梯田經營者更多選擇種植雜交稻來替代傳統水稻。這就使得傳統水稻種植面積明顯減少,傳統稻穀品種流失嚴重,生物多樣性受到嚴峻挑戰。

現代文明對傳統文化觀念的削弱

在廣西龍脊梯田,與梯田景觀緊密聯繫的古聚落由於受到現代文明的衝擊和旅遊業的影響,許多遺產要素已經商業化,使得龍脊各族人民的傳統觀念遭到削弱,一些傳統的祭祀活動已不再舉行或很少舉行,如祭祀神山等。在梯田勞作和古聚落鄉村生活中形成的民間信仰、民俗風情等非具象的、意識形態方面的遺產,已經受到現代化的挑戰。

基礎設施不足

梯田地區基礎設施薄弱,抵抗災害的能力較弱,給農業生產造成不穩定性。

梯田存續所面臨的困境原因分析

了解歷史淵源,才能知道如今的梯田會走向何方。20世紀六七十年代,南方普遍存在生活所需薪炭缺乏,許多地方不得不上山砍柴,導致很多地區山上變得光禿禿。後來,隨著農民進城,農村也開始大量利用化石能源,現在南方幾乎所有地區的山嶺已經鬱鬱蔥蔥,到處茂林修竹,土地拋荒現象也比較普遍。因為農業的比較效益遠遠不如其他行業,農民外出打工已經成為首選。用經濟學解釋,也就是梯田農業的主人存在其他的選擇,或者出於比較效益的考慮作了其他選擇。研究三農問題的學者曾提出今天「中國龍」騰飛的實質在於中國「農民理性」的觀點,認為農民理性是源於在長期生產生活環境中形成的意識、態度和看法,它包括「勤勞」「勤儉」「算計」「互惠」「人情」「好學」「求穩」「忍耐」八個核心要素。正是農民理性的這些核心價值觀與工商業發展的各種特點相結合產生的「疊加優勢」,造就了「中國奇蹟」。回顧歷史,中國傳統文明所創造的文化光輝,基本上依賴於農民理性的鋪墊,中國農民的理性擴張成就了古代文明的發達。由此,梯田這種形式的耕作方式得以比較廣泛地存在,也成就了今天的中國經濟奇蹟。

但是,今天的梯田擁有者也會跟隨現代文明的步伐,重新審視其行為方式與生活態度。這是因為,農民理性是會耗盡的,我們無法讓他們與世隔絕。現代文明與城市相伴隨,鄉村只是少部分人的樂園,年輕人嚮往城市的生活,結果是今天很多地區鄉村常居人口多是老者和婦女。所以,不可避免的現象是:相對偏遠的梯田地區,青壯年離開也成為趨勢。這取決於其面對城市進入門檻的高低。偏遠地區的梯田所有者,會比交通發達的農村向城市遷徙慢一步或者數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資訊的發達,他們最終也會搭上城市化的末班車。在國外,如菲律賓,梯田區也存在難以為繼的問題,大批青壯年離開當地向城市遷移,梯田傳承難以為繼。在我國,浙江青田稻田養魚系統的青壯年也存在遠離其祖輩生產方式的現象,雲南元陽梯田系統也可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

梯田的未來走向

梯田農業面臨的困境,並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正如今天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是一種動態的遺產一樣,梯田也處於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當中。其未來的變化走向取決於今天我們如何面對其困境,並形成對策。

「危機」是一個曾經很明確的詞彙,但最近人們將其解讀為「危險中潛藏機會」,梯田的現狀暗合此意,即危中藏機。梯田的未來也可以說是危中藏機。針對梯田農業所具備的特色,各地不約而同開展梯田旅遊,並藉助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與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申報,使得梯田保護及傳承維護有了可靠的基礎。

藉助休閒農業,發揮梯田景觀的經濟價值

休閒農業是以農業生產、農村風貌、農家生活、鄉村文化為基礎,開發農業與農村的多種功能,提供休閒觀光、農事參與和農家體驗等服務的新型農業產業形態,可以深度開發農業資源潛力,調整農業結構,改善農業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當前,中國的休閒農業包括農家樂、休閒農園、休閒農莊和休閒鄉村四種基本形態。

休閒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旅遊。在這方面,一些梯田豐富的地區很早就開展這項工作,以擴展農業的多功能性,為具有景觀特色的地區創收。

在這些方面,廣西龍勝梯田與雲南紅河哈尼梯田最為突出。未發展旅遊以前,當地居民的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林業為輔,長期以來發展比較緩慢。1993年,龍勝各族自治縣以「旅遊扶貧」方式開發龍脊梯田,刺激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其中,平安寨於1995年進行旅遊開發,且發展較好,1997年脫貧。1999年,龍脊梯田景區成立並開始收取門票,當時開放的有金竹壯寨和平安寨,2000年到平安村旅遊的國內外旅遊者達27542人。從1999年算起,經過將近20年的旅遊開發,2015年龍勝縣以龍脊梯田景區為主的生態觀光游,接待遊客累計達709.4萬人,旅遊營業收入達 63.39億元,同比增長20.97%。2016年,前往龍脊梯田景區的遊客首次接近100萬人次。

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也十分關注梯田旅遊給梯田人帶來的額外經濟收入。20 世紀 90 年代,由於基礎設施、旅遊設施的缺乏及宣傳推廣和重視程度的不足,旅遊業尚未發展。為保護哈尼農耕文化,2000 年12 月,元陽縣旅遊局正式成立,全面介入梯田旅遊活動管理,並提出把哈尼梯田旅遊業作為富民強縣的首要支柱產業來培植。其後,政府還舉辦了具有民族特色、參與性強的旅遊項目,豐富遊客的文化體驗,如哈尼族傳統的昂瑪突節、苦扎扎節、哈尼族「長街宴」等。為進一步提高哈尼梯田的知名度、美譽度,元陽縣分別於2005年、2007 年、2009 年、2011年舉辦了4 屆「中國·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旅遊節」。2007 年8月,紅河州哈尼梯田管理局正式成立,為哈尼梯田的開發與利用提供了組織保障。2008年,元陽縣政府引進雲南世博集團,成立雲南世博哈尼梯田旅遊開發公司。自此,「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景區經營與管理分開」的現代企業制度經營景區模式初步建立。哈尼梯田旅遊開始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據元陽縣旅遊部門統計,僅 2012 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全縣共接待國內外遊客 64719 人次,同比增長15.76%。旅遊綜合收入 3547萬餘元,同比增長30.29%。景區接待人數 34701人次,門票收入 66 萬元,同比增長 37.49%。

作為華東地區最大的梯田群,浙江雲和梯田是中國十大梯田之一,具有「千層梯田、千米落差、千年歷史」,擁有「萬里雲海、萬畝杜鵑、萬畝竹林」,被譽為「中國最美梯田」。雲和梯田擁有極具地方特色的畲族文化、農耕文化、女神文化等歷史文化遺存。雲海、山村、竹海、溪流、瀑布、霧凇等自然景觀,增添了雲和梯田的獨特魅力,吸引著國內外眾多攝影家前來取景拍攝。當地致力於梯田旅遊開發,目前共有農家樂民宿164家,床位2540張,餐位7200個,擁有「雲和雲居,六頭民宿」品牌,引進雲谷山房、在田間、牧雲居等一批高端特色民宿。民宿價格300—800元不等,人均消費500元。金宿、銀宿、星級經營戶等共培育20餘家,坑根、梅竹、下洋、梅源等村成為省級農家樂集聚村。在鎮區,形成棧雲商業街、梅源民宿一條街等特色街區。這些旅遊設計,形成了較好的社會吸引力,對梯田保護產生了積極影響。

打造農遺良品,提升梯田農產品的價值

2002年開始,聯合國糧農組織啟動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評選,中國率先響應,首批5項遺產中有1項入列,即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此後,從2013年開始,啟動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評選,目前已經有6批共138項入列,其中梯田類遺產分別是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貴州從江侗鄉稻魚鴨複合系統、福建尤溪聯合梯田、河北涉縣旱作梯田農業系統、廣西龍脊梯田農業系統、浙江雲和梯田農業系統、江西省崇義上堡客家梯田農業系統、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陝西漢陰鳳堰稻作梯田系統。其中,前兩項遺產沒有以梯田為名,但包含梯田元素。

在所有138項遺產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保護與傳承,其原因是梯田的延續需要勞動力,而今天的鄉村真正從事農業的年輕人不多。由於遺產申報並沒有得到政府直接的經費支持,所以遺產保護與傳承面臨較大壓力。在遺產地,當地政府一直鼓勵農民將與遺產相關的產品以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名義創造品牌,形成比一般農產品更高的溢價,特別是以有機農業為賣點,這樣能夠讓遺產地受益。之後,各地相繼形成了品牌,如紅河梯田「梯田紅米」「青田田魚乾」「敖漢小米」「迭部蕨麻豬肉」「涉縣連翹」「慶元香菇」等。不過,這些只是遺產地各自為政的結果,可能難以形成大氣候。

好消息是,自2019年以來,在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指導下,中國農村雜誌社在《農產品市場》雜誌上開設「農遺良品」專欄,目的是宣傳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價值和意義,用傳媒的力量帶火農業文化遺產地的農產品,提升農業文化遺產的價值,促進鄉村振興,帶動遺產地鄉村產業持續富民強村,傳承和保護好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從旅遊的角度來補貼梯田遺產地傳承所缺乏的經濟投入,從遺產地農產品品牌打造來提升農民傳承特色農耕文化的所得,應當說是市場經濟下偏遠的農業文化遺產地實現文化傳承的兩條可行之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