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丈夫勝婦人:一代才女上官婉兒,為何會承受千年污名?

歷史人物故事會 發佈 2022-09-27T14:10:49.125613+00:00

2013年6月,陝西考古人員挖掘出一座大型唐代墓葬。在甬道內,他們發現了一方《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銘並序》,這其中的上官氏,便是唐朝的傳奇女性----上官婉兒。

2013年6月,陝西考古人員挖掘出一座大型唐代墓葬。在甬道內,他們發現了一方《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銘並序》,這其中的上官氏,便是唐朝的傳奇女性----上官婉兒。

要了解上官婉兒這個人,那就必須從其祖父上官儀說起。

公元664年,上官儀向李治建議廢黜武后,武則天當然不能容忍,於是構陷上官儀。不久,上官儀與其子上官庭芝被殺,家中女性也都被沒入掖庭為奴。

當時,還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兒對此一無所知,其母鄭氏是個要強的女人,在勞累一天後,仍然會擠出時間教女兒讀書習字。

上官婉兒畢竟有一個文採風流的祖父,有這樣出色的基因,所以剛接觸書本,便顯示出了其過人天賦。後來,鄭氏又聯絡到了上官儀的學生裴炎,有了此人的幫助,上官婉兒得以進入內廷藝文館讀書。

轉眼之間,上官婉兒便十四歲了,她也成長為宮裡有名的才女。

而下令處死祖父的武則天呢,也由皇后晉升為「天后」,而且她還想要更大的權力。

儘管羅致了一批寒門子弟作為「北門學士」,但身為女人的她,也迫切需要一個同為女人的智囊和私人秘書。

儀鳳二年(公元667年),武則天在殿上召見上官婉兒,當場出題。

上官婉兒不假思索,用其漂亮的書法寫下千言。

看罷上官婉兒寫的文章,武則天頓時便起了憐才惜才之心,不但免去了其奴婢身份,還讓她做了自己的貼身秘書(內舍人)。

提拔仇人的孫女做內舍人,確實體現了武則天的寬大心胸。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她就此完全信任上官婉兒。

有一次,上官婉兒忤逆了她的旨意,氣憤之下,武則天命人在上官婉兒的臉上刻了字。

為了遮掩,上官婉兒便在傷疤處畫了朵梅花,不料卻意外地引領了大唐的時尚潮流。

轉眼間三十多年過去了,上官婉兒從少女步入了中年,儘管武則天倚重她到了秉國衡政的地步,但聰明的上官婉兒清楚——武則天行將就木,自己勢單力薄,需要另攀高枝。

神龍元年(公元705),她與一批李唐舊臣合作,剷除張氏兄弟後,順勢逼迫女皇退位,天下重歸李唐。

作為功臣,上官婉兒晉升為「昭容」,位列二品。

唐中宗一朝,是上官婉兒最輝煌的時期,在這段時間裡,她「獨當書詔之任」, 草擬詔令,批覆奏摺,留下頗多政績。比如,她曾奏請將成丁年齡由20歲至60歲改為23歲至59歲,從而減輕了百姓的徭役負擔。

政事之外,上官婉兒還成為新一任修文館的館主,極力提倡詩風改革。修文館始建於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設置在門下省,其祖父上官儀曾在此工作。這裡主要負責教授學生,管理圖書,參議朝政,是一個冷衙門。

上官婉兒上任後,在館內增設大學士一職,由三品以上官員出任。在其餘的館內人員選聘方面,她並不看重身家背景,大膽起用一批如宋之問、沈佺期等品德有爭議的才子。

作為一名文藝女青年,上官婉兒本身是很有才情的,她的詩歌作品,繼承祖父之風而自成一體,一掃宮體詩的婉媚、陰柔,顯得雄麗闊大,初顯盛唐氣象。

比如這首《三冬》:

三冬季月景龍年,萬乘觀風出灞川。

遙看電躍龍為馬,回矚霜原玉作田。

該詩作於冬日陪同唐中宗巡遊途中,當時正有漫天飛雪,目力所及,儘是茫茫雪原,上官婉兒這首詩描繪的是皇家壯觀的儀仗隊伍。

全詩氣勢磅礴,如果不是提前告知,很難相信是出自女性詩人之手。

公元709年正月,君臣遊覽昆明池,按慣例眾人要賦詩唱和一番。

上官婉兒作為裁判,手持眾人詩稿,高立彩樓之上,只見她把一頁頁寫好詩文的紙隨手拋下彩樓,樓下的詩人表情各異,或嘆息,或驚呼,或仰頸而望。

最後,她的手中僅剩沈佺期和宋之問的詩作。經反覆吟誦,還是宋之問詩中的「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一句打動了她。於是,宋之問的作品被判定為第一。

但是,這樣詩文唱和的日子沒過上多久。

公元710年6月20日深夜,李隆基發動政變,除掉了弄權的韋後與安樂公主,將其父李旦推上皇帝寶座,史稱「唐隆政變」。

在這場變亂中,上官婉兒也不幸香消玉殞。

睿宗李旦為此十分哀痛,下令以禮安葬。

對於上官婉兒之死,《舊唐書》和《資治通鑑》都說她是韋皇后一黨,因而被殺,但其墓志銘中卻透露了不一樣的信息:

唐中宗上台後,放任韋皇后胡作非為。

上官婉兒曾多次勸諫中宗制止她們,但中宗沒有一次接受,於是她請求辭職,中宗堅決不許;她要求削髮為尼,中宗也奪刀不許;她飲下鴆酒,以死相要,中宗又請來良醫,救下了她的性命。她再三請求降為婕妤,中宗這才接受。

在史書中,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似乎沒有交集,但墓志銘中卻出現「太平公主哀傷,賻贈絹五百匹,遣使弔祭,詞旨綢繆」的字樣。

其實,這兩人年齡相仿,又長期處於權力中心,不但有過交往,而且往來還很密切,無論是從政治立場還是私人感情來說。在唐隆政變中,她們合謀「相王旦參謀政事」,共同為李旦的上位立下了功勳。

當然,兩人的合作也引發了李隆基的不安,因為他對女性干政十分反感,雖然姑姑太平公主曾與自己通力合作,但隨著共同的敵人煙消雲散,雙方的矛盾開始激化。

為了削弱太平公主的力量,李隆基殺掉了與太平公主同一陣營的上官婉兒。

太平公主痛惜上官婉兒之死,便命人收集其遺作,編纂了《上官昭容文集》二十卷。

另外,她還遊說哥哥李旦以昭容之禮為上官婉兒下葬——下葬的墓地特意選在太平公主的丈夫、女兒墓址附近。

景雲二年(公元711年),唐睿宗李旦命太子李隆基監國。

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禪位於李隆基。

同年7月,追諡上官婉兒為「惠文」。

次年,太平公主以謀逆罪被賜死。

同時,李隆基下令搗毀武攸暨和上官婉兒之墓,還給她打上了「淫亂後宮」的標籤,承受千年污名。

然而,上官婉兒畢竟是古代少有的集詩才、政才於一身的傳奇女性,唐代詩人呂溫在《上官昭容書樓歌》一詩中稱讚道:

漢家婕妤唐昭容,工詩能賦千載同。

自言才藝是天真,不服丈夫勝婦人。

歌闌舞罷閒無事,縱恣優遊弄文字。

玉樓寶架中天居,緘奇秘異萬卷餘。

……

其中一句「不服丈夫勝婦人」可以說是對上官婉兒一生最大的肯定。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不管是生前身後,我相信上官婉兒的故事還將繼續流傳下去:

瀟湘水斷,宛委山傾,珠沉圓折,玉碎連城。

甫瞻松檟,靜聽墳瑩,千年萬歲,椒花頌聲。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