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建築文化周開幕,院士專家探討建築創作的「文化性、地域性、時代性」

文匯網 發佈 2022-09-27T14:14:28.049395+00:00

「中國建築學會學術(上海)論壇暨上海國際建築文化周」昨天開幕,論壇以「文化自信,韌性保育,數字創新,低碳實踐」為主題,邀請數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勘察設計大師、全國各地的科研院所及建築高校的學術帶頭人等,在「城市更新」成為城市建設新階段的大背景下,就建築創作如何更

「中國建築學會學術(上海)論壇暨上海國際建築文化周」昨天開幕,論壇以「文化自信,韌性保育,數字創新,低碳實踐」為主題,邀請數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勘察設計大師、全國各地的科研院所及建築高校的學術帶頭人等,在「城市更新」成為城市建設新階段的大背景下,就建築創作如何更好地體現「文化性、地域性、時代性」,堅持文化自信,繁榮建築原創,加強城市的歷史文脈保護和功能置換的培育等展開討論,並探討在雙碳目標的願景下,如何做好城市精細化設計與建築品質的提升,如何在數位化的道路上融入人類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等話題。

中國建築學會原理事長宋春華做主旨報告

主旨報告環節,雲集大會重量級嘉賓。原建設部副部長、中國建築學會原理事長宋春華帶來《推進城市更新 增強城市韌性》的主旨報告。他指出,提高城市韌性是一個基於城市經濟、科技基礎漸進的歷史過程,韌性的發展也是不平衡的,韌性短板更多地存在於存量空間和老舊城區。他認為,只有通過推進城市更新才能造就城市韌性的高品質,並從堅穩性、彈性、冗餘性、智慧性、可持續性等五個性質展開論述。

程泰寧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泰寧在《文化自信引領建築創新》的報告上指出,目前我國建築設計領域文化至今仍打著西方烙印,缺少有力的理論體系作為支撐。他認為,文化自信必須建立在文化自覺的基礎上。對西方建築應作歷史的、全面的觀察,借鑑西方的建築必須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斷;脫離現代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特別是現代人的文化理想和審美取向,就難以解開「傳統與現代」的結,中國傳統建築作為一種文化形態,應作多層次的、由表及里的理解。他表示,中國建築發展的路向既不在西方,也不在後方,而是在前方,必須丟掉「模仿抄襲」「回歸傳統」的惰性思維,要以一種獨特的、同時也能為設計所理解、所共享的建築作品和話語體系與國際接軌。

常青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常青的主旨報告《城鄉演進中的歷史建成環境再生》,以「屈原博物館二期——楚辭文化交流中心」「黃山黟縣關麓書院」「海口騎樓外灘項目」三個案例思考傳統與與創造的關係,對歷史建成環境再生的發展走向,從「傳統」「遺產」「歷史」「再生」「拼貼」五個方面進行再認識。他認為,「傳統」的含義在不斷被演繹和創造,「歷史」是應比「傳統」更精確又比「遺產」更真實的概念,「更新」比「再生」更廣義,城鄉歷史建成環境的更新應作為再生來理解和踐行,「拼貼」就是整舊創新、兼收並蓄,以獲得空間和社會雙重意義上的共生。

會上,上海市建築學會發起《上海國際建築文化周倡議書》,呼籲建築師創作出更多符合「文化性、地域性、時代性」的建築精品,並號召建築愛好者一起為傳播優秀的建築文化而努力。

為提升上海國際建築的專業性和大眾性,由上海市科技協會指導、上海市建築學會主辦的「我愛上海,建築可閱讀」線上系列講座自今年5月18日以來已舉辦數十場,邀請了著名的建築大師、音樂家、建築媒體人等嘉賓共同講述建築背後的故事,吸引了眾多建築粉絲線上參與。「上海國際建築文化周舉辦的基礎是上海本土的海派文化與頻繁的國際交流帶來的文化交融與共鳴。我們希望,不僅有更多的優秀建築作品能為大眾所熟悉和喜愛,同時在建築創作方面,推動中外建築師更多的互動與交流,並加強行業協會之間的深度合作。」曹嘉明說。

與論壇同期舉行的「數字創新、低碳實踐」上海國際建築文化周博覽會,邀請了知名開發商、建築設計院、境外建築設計事務所、建材企業、科技公司展示優秀項目案例、最新產品及科技成果。本次大會同時舉行上海市優秀現當代建築(1949-2000年)第一批推薦名單、《建築實踐》年度優秀作品展、第二屆「Pro+Award普羅獎」獲獎作品展示,上海市建築學會第四屆科技進步獎頒獎典禮、並將舉辦第九屆建築創作獎頒獎典禮、第二屆「Pro+Award普羅獎」頒獎典禮暨第三屆啟動儀式。

今天,「韌性城市 更新保育」「數字創新 連結未來——建築數位化」「城鄉互動視角下大都市郊區的鄉建之路」「建築表皮精細化設計與實踐」四個主題論壇將同時舉行,將進一步深化大會主題。

本次中國建築學會(上海)論壇暨上海國際建築文化周活動由上海市建築學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主辦,並得到中國建築學會、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務協調中心等單位大力支持。

編輯:沈湫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