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也有大熊貓,為什麼名氣遠遠不如四川?

日日悅讀 發佈 2022-09-27T14:18:34.883957+00:00

就像《功夫熊貓》中,阿寶的一句台詞:You gotta let go that stuff from the past, cause it doesn't matter. The only thing it matters is what you choose to be now.

世人皆知四川是大熊貓的故鄉,殊不知秦嶺山里也有,並且腦袋更圓,更可愛。

可連不少陝西人,都不知道自己家鄉有大熊貓。

這是為什麼呢?

1

四川畢竟是最早發現大熊貓的地方,占了先機。當大熊貓在世界走紅後,很多人都想得到它,這裡又成了探險家們的樂園。

別看熊貓長得胖,運動能力可是很強。有時遇到豺狼攻擊,它會故意來到開闊處,往地上一躺,等到敵人近前,突然一把揪住,按在背下磨蹭,幾下就送了豺狼的命。

曾經也是一代戰獸,後來靠賣萌為生。

除了有經驗的當地獵人,一般人很難捕捉到。1913年,一個叫威爾斯的探險家公然發出一項挑戰:誰能成為第一個獵殺大熊貓的白人?

十年過去,也沒人挑戰成功,這讓大熊貓的吸引力與日俱增。

那個年代,西方的博物館業開始盛行,大家都在比拼誰的展品厲害。最初是追逐恐龍的骸骨,之後就是大熊貓。

1929年,一對美國兄弟拿著博物館贊助的經費來到四川,獵殺到了一隻大熊貓。他們不是別人,正是即將上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的兒子。花花公子,就喜歡玩點刺激的。

從那之後,西方掀起了獵殺大熊貓的高潮。短短五年,有20多隻熊貓標本,進了博物館。

1935年,紅軍長征經過四川時,就有不少洋人在這裡狩獵大熊貓。擦肩而過之際,誰也想不到自己將來的命運如何。

當獵殺大熊貓成了平常事後,挑戰再次升級:外國人開始追求把活的大熊貓運回去。

1936年,女探險家露絲,在四川的森林裡發現了一處大熊貓的家,裡面有一隻熊貓幼崽,媽媽出外尋找食物了。她趁機把人家孩子給抱走了。

過海關時遇到麻煩。外國輪船聽說她給這隻小動物投保了一萬美元的死亡險,拒絕搭載。但這沒有難倒露絲,她給一位當時的民國官員送了點錢,拿到了出口許可,上面寫著:狗一隻,20美元。

這是第一隻活著到達外國的大熊貓。在動物園展出當天,遊客人數超過5萬。一個周的收入,就抵平了動物園的所有支出。兩年後,這隻熊貓死於肺炎。

1949年,新政府下令禁止外國人插手中國熊貓事情,遊走在四川的西方獵手,才隨之散去。

但是,那些優秀的科學家們,也無緣接觸到研究對象。中國的大熊貓到底有多少,除了四川,其餘地方有沒有?都是未知的答案。

變化發生在1957年冬。一天,陝西秦嶺岳垻鄉的上空掠過一架飛機,並且扔下了什麼東西。村民以為是來了特務,便報告給上級。鄉長楊篤芳不敢怠慢,帶著一群民兵,進山搜索。

在一片竹林邊,他們看到一個活物,頭戴白草帽,身穿白馬褂,一副洋人打扮。他們向對方喊話,「站住」「舉起起來」,都沒見回應,便認定是特務,開了槍。

活物應聲倒下,近前一看,原來不是人,是個黑白色相間的動物,便稱其為「花熊」。山區閉塞,他們並不知道這就是全世界聞名的大熊貓。

那時也沒有動物保護意識,一隊人就把熊貓給剝了,燒火燉肉。但有股爛竹子味兒,非常難吃。

飯後,大家圍著篝火聊天,楊鄉長忽然感到有水淋到自己臉上,抬頭一看,樹上有一隻熊,正朝他撒尿呢。他拿起槍,一扣扳機,又打死了一隻。

特務是沒找到,楊鄉長收穫了熊貓皮,回家鋪在床上當褥子。

第二年,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的老師鄭光美帶著學生,來秦嶺考察,搜集當地的動物皮毛標本。楊鄉長便把熊貓皮貢獻出來,鄭老師一看,渾身直哆嗦,說,這可是國寶呀。

也是這一年,大躍進運動展開,大片森林遭到砍伐,用作燃料煉鋼鐵。大熊貓的棲息地被破壞,不得不退居深山老林中,難覓蹤跡。

1964年,鄭光美在《動物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介紹秦嶺生活著大熊貓。但不久「文革」開始,沒人在乎這件事。

「文革」期間,北大生物系一個叫張紀叔的人,下放到陝西動物研究所當研究員。1973年,他到秦嶺的佛坪地區考察時,又獲得了8張大熊貓皮,兩個頭骨。

事實再次確證,陝西也是大熊貓比較集中的地區。

這一次引起了政府的重視,1974年,陝西省組織了一支有475人參加的生物資源考察隊,對秦嶺的珍稀動物進行全面調查。據推算,此地的大熊貓數量大約有200多隻。

東西走向的秦嶺山脈,遮擋了北方的寒流,面前的漢江又提供了水汽,讓秦嶺南破成了熊貓的天然庇護所。比起四川的800多隻,數量雖不多,但是密度更大,平均10平方公里就有一隻。

再加上兩地是相隔離的,大熊貓屬於不同種群,長相也有區別。四川的熊貓頭比較長,像熊,陝西的熊貓頭圓,像貓,看起來也更漂亮,被稱為國寶中的「美人」。

四川熊貓最長是1.5米,陝西熊貓能達到1.7米。用佛坪作家白忠德老師的話說,「前者是嬌小的林黛玉,後者是富態的薛寶釵。」

2010年,美國記者亨利·尼克爾斯寫了一本書,講述一百多年來大熊貓與人類相遇的歷史。這本書的名字叫《來自中國的禮物》。

很多人忘記了,最初的大熊貓並不是禮物,而是獵物。

2

中國對於大熊貓的真正研究,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

1980年,中國邀請世界自然基金會一起合作,成立研究項目。這個基金會成立於1961年,logo就是一隻大熊貓,足見其喜愛程度。

但做起事來,就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了。

不久後的一件事,證明了當時國內動物保護觀念的落後。

1983年秋天,四川臥龍保護區,出現了一個怪異現象——竹子開花了。竹子一旦開花,幾個月內就會死亡,然後重新從根部生長。

這樣一來,大熊貓的食物就會減少。一夜之間,各大媒體的頭條都是關於「國寶」熊貓受難、急需救濟的新聞。

其實,開花的主要是箭竹,而其他的綠竹、拐棍竹等種類生長正常,完全能支撐熊貓的生存。但是比起科學和理性,具有情感煽動性的內容更容易傳播,很快全世界都知道了。

官方也特別敏感,撥了數百萬元款項來援救。每個有熊貓的縣都成立救援隊,由副縣長領導,進山搜索受災的熊貓,然後帶回來,由人工飼養。

一場轟轟烈烈的捐款活動也隨之展開。凡是用熊貓形象做商標的企業,都得捐錢,不然還怎麼做生意。很多小朋友,把自己的儲錢罐砸了,拿錢給大熊貓:「讓它們可以住在美麗的幼兒園裡」。

美國總統夫人南希·里根,也在美國的兒童間發起了一場「一分錢救熊貓」活動,最後籌得1.3萬美元,還親自飛到北京,捐給中國。

大熊貓曾經在中美交往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1972年2月,尼克森訪華,實現了兩國關係的破冰。在參觀北京動物園時,總統夫人看到大熊貓,激動得不行,讓記者不斷給她拍照。

離別前的晚宴上,每個人面前擺著一盒熊貓牌香菸。夫人拿著煙盒反覆看,嘴裡念叨著:「真是太精美了,我太喜歡大熊貓了。」

正在這時,旁邊的周總理說:「那我們送你一些吧。」

夫人問:「送我什麼?香菸嗎?」

周總理說:「不是,是大熊貓。」

一個美國記者聽到這句話,飯也不吃了,馬上往外跑,結果絆了一下,摔了一跤。還沒等服務員過來扶,他就自己爬起來,跑出去發新聞稿。

這件事讓很多不贊成尼克森訪華的美國人,態度得到了轉變:起碼是有好處的,帶回了大熊貓。

而多年後的這場捐款活動,讓中國人更加意識到大熊貓的珍貴。因為受災區主要在四川,也產生了只有四川才有熊貓的觀念,深入人心。

很多地方建立了大熊貓飼養場,大家覺得,把熊貓關在籠子裡,比在森林裡風吹雨打好多了。四面有牆、頭有屋頂,吃得飽,睡得香,生活多美好呀。

但外國專家認為,真正威脅大熊貓生存的,並不是竹子的死亡,而是環境破壞和偷獵行為。

那時,一張熊貓皮在國內的收購價是三千美元,賣到國外一萬美元以上。按當時中美匯率1:1.9來算,賣一張熊貓皮就成了萬元戶。這對剛開始賺錢的中國人來說,太有吸引力了。

專家研究熊貓的一個做法是,給它們帶上無線電跟蹤頸圈,遠程觀察行為。有天,他們發現一個頸圈沒了動靜,找到後,發現旁邊是堆熊貓的內臟。

這事驚動了國務院,下令徹查,很快破了案,原來是被一個村民給獵殺了。他留下了皮,肉不好吃,餵豬了。因為這件事,他被判了兩年有期徒刑。

這樣的刑期沒太大震懾作用,直到1989年,《野生動物保護法》出台,獵殺或走私熊貓皮,會被判處10以上徒刑,嚴重的還可能判死刑。

與此同時,森林砍伐的問題也一直存在。就在秦嶺南破有一個長青林業局,成立的時間與這裡確認大熊貓的時間同步。最高峰時林業局擁有2000名工人,還有同等數量的農民僱工。

一邊是大家為找到新的熊貓激動而泣,一邊是伐木工人在渾汗如雨。

1987年,救援活動結束,被圈養的108頭熊貓中,死了33頭。剩下的,有35頭被送回到森林。還有40頭,被賣給了動物園。它們將縮在鐵籠的一角,在遊客的圍觀下度過一生。

3

當四川的大熊貓研究熱火朝天的時候,陝西人對大熊貓的認知還是一片空白。直到一位北大教授的到來。

他叫潘文石,幼年時受《魯賓遜漂流記》的影響,愛上了野外生活,大學時便報考了北大生物系,畢業後留校任教。1980年,四川大熊貓研究項目啟東時,他是成員之一。

他也不贊成飼養大熊貓,認為最好的保護辦法,就是讓他們能夠在更多的自然棲息地生存下去。

1984年秋天,當國內的救援運動甚囂塵上時,他離開四川,來到了當時還不被關注的陝西秦嶺,想獨自考察大熊貓的生存條件。

在海拔1800米的山上,他發現過去的一千多年裡,這裡曾經很繁榮。因為古代從長安到漢中,要翻越秦嶺,所以開拓了一條驛道,行人往來,經濟就活躍起來。

唐代以後,經濟中心東移,驛道逐漸荒廢,山上的居民就搬走了。環境得到恢復,大熊貓便又返回來。這個發現給了他一個希望:如果終止人類對自然的破壞,大熊貓的生存是能轉好的。

1985年,他帶著學生正式進山考察。從北京坐35個小時的火車到漢中,再坐8小時汽車去佛坪,然後等著搭乘進山運輸原木的汽車,到達野外工作站。

做研究,需要和當地的政府部門對接,最後,長青林業局接待了他,提供基本住宿,還派人幫助尋找熊貓。

大冬天的,秦嶺寒氣逼人,林業工人都下山了,他們為了觀察大熊貓的生活習性,還得繼續呆在山上。為了保住臉上的油脂,不能洗臉。因為有女生愛衛生,天天洗,結果長滿了凍瘡。

1985年,他們在山上救助了一頭與眾不同的熊貓,毛髮的顏色不是黑白的,而是棕色的。這讓秦嶺熊貓更是獨特於天下。這隻熊貓,後來被送往西安動物園,遊客稱其為「金髮女郎」。

秦嶺的大熊貓,和當地村民保持了良好的關係。有時候,熊貓會鑽進農民家的牛圈,把牛嚇得四散而逃,它待在裡面休息。即使離開後多天,牛還不敢進圈。

有的熊貓病了,也會跑到農民家裡。當地人都知道它們愛吃甜食,就煮一大鍋稀飯,放一袋白糖,給它補充體力,然後再去找保護站的工作人員來救助。

有一次,保護站的人在山上發現一隻熊貓走路一瘸一拐,好像受了傷。跟蹤上去悄悄用鋪蓋把頭一蒙,捉住,原來是腿上扎了根木刺。一開始熊貓還反抗,發現包紮後疼痛減輕,就乖了很多。

之後幾天,工作人員就在山上紮營,照顧熊貓,熬粥、蒸窩頭、採集竹葉。熊貓嘗到了甜頭,傷好了也不走。有次工作人員出去巡山,飯做得遲了,熊貓一生氣,把鍋碗瓢盆給打翻了。

這可養不起。好好做了頓大餐,趁著大熊貓吃飽後,呼呼睡著了,大家趕快收拾行李離開。

1989年,潘文石給一隻懷孕的雌性大熊貓「嬌嬌」帶上了跟蹤頸圈,觀察她如何生下幼崽,幼崽如何一步步長大。這一跟就是多年,到了1996年,嬌嬌已經生了4個孩子。

大熊貓屬於多夫多妻制,有很強的生育能力。在交配現場,幾隻雄性大熊貓,會為了爭一隻母熊貓大打出手,甚至負傷。而在動物園裡,熊貓對房事卻有些笨手笨腳。

只有在野外,才能施展真功夫。

這些研究說明,只要環境得當,熊貓完全有希望靠自己繁衍下去,不需要用人工繁殖來維持生存。而秦嶺大熊貓幼仔的出生率及存活率都比較高,種群有能力自我延續。

科學研究的意義,就是澄清很多自以為是的觀念。比如,熊貓媽媽外出覓食時,會好幾小時不回家。以前人們不了解,還以為小熊貓是被遺棄了,就抱回來飼養,等到媽媽回來,孩子沒了。

真正的危險是森林被肆意砍伐。1989年後,長青林業局加大了採伐強度,大量僱傭外地民工,基本上把一座山嶺2600米以下的樹木全砍完了。

1993年,潘文石聯合28位科學家,給中央寫信,建議禁止熊貓棲息地的森林採伐。這封信得到了批示,要求立即停止林業局工作,安排職工轉產。

兩年後,國家又投資5500萬元,在原來林場的區域,成立了長青自然保護區。大熊貓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棲息地,有了生的希望。

1999年,當潘文石重返秦嶺時,發現以前運輸木頭的公路上已經草木叢生。而熊貓嬌嬌帶著她的孩子,就生活在那裡,已經有了孫子。

21世紀初,潘文石出版了團隊多年的研究成果《繼續生存的機會》,長達84.5萬字,詳細論述了熊貓這個種群的特點和習性。

這是潘教授對秦嶺大熊貓的重大貢獻,也是秦嶺大熊貓對整個大熊貓群體的貢獻。

4

2005年,秦嶺大熊貓作為具有明顯特徵的種群,被世界科學家確認,擁有了和四川大熊貓同等的地位。但是相比起四川,陝西大熊貓依然是寂寞的,知名度不高。

一個主要原因是,四川大熊貓的人工繁殖技術比較成熟,從20世紀80年代那場救援活動開始,就建立了飼養基地,已經成功繁殖了100多隻大熊貓。

大部分被外國動物園租借,或者是作為禮物送出去的大熊貓,都是來自四川臥龍保護區。

不過,在四川人工繁殖的熊貓中,也有陝西的力量。1995年,秦嶺一隻名叫「白雪」的母熊貓嫁到臥龍,在6年的時間生了5胎,被稱為「英雄母親」。

但是2001年時,「白雪」趁飼養員不注意,自己打開了門上的掛鎖,逃到了山里。費了很大勁,也沒有找到,四川只好賠給秦嶺一隻年齡相仿的母熊貓。

2015年,全國進行了第四次大熊貓普查,數據顯示有1864隻,其中四川1387隻、甘肅132隻,而陝西為345隻,相比20世紀80年代的109隻,增加了217%,為全國最高。

陝西大熊貓的特點就是野生,密度高,很容易看到。並且,還有金絲猴、羚牛等其他珍稀動物,生活一起。因此,科研人員或攝像師,都願意來秦嶺,要是去四川,只能看到圈養熊貓。

就連四川電視台,在拍攝紀錄片《熊貓·野性回歸》時,也沒有去就近的臥龍,而是來到了秦嶺。最後,這部片子還在國際紀錄片節上獲得了大獎。

所以,陝西大熊貓的知名度低,不是熊貓本身的問題,而是與整個省的發展、觀念和做法有關。陝西也是旅遊大省,有著豐富的資源,但始終未能發力,也不夠自信。

2017年,西成高鐵開通,有單位製作了一批紀念品,上面印著大雁塔、兵馬俑等陝西特色元素。當時的佛坪熊貓已經小有名氣,有人提議把熊貓也加上。

領導沒同意:咱們還給成都宣傳熊貓,這不是班門弄斧麼?

2018年,四川省的旅遊總收入突破了一萬億元大關,占全省GDP的比重24%,而陝西旅遊的總收入是5994億元,還有很大差距。

一副好牌,如果不會打,也會爛在手裡。

2008年,好萊塢拍攝了《功夫熊貓》,三部加起來,在全球狂攔票房53億美元。典型的中國元素,經過好萊塢的手調製出來,就是好看。

起關鍵作用的不是物,也不是錢,而是人的意識。

陝西這兩年也在改進,成立了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還舉行了以「大美秦嶺·熊貓陝西」為主題的文藝晚會。前幾年,研究中心的熊貓珠珠,生了一對龍鳳胎。

追趕,總比放棄好。就像《功夫熊貓》中,阿寶的一句台詞:

You gotta let go that stuff from the past, cause it doesn't matter. The only thing it matters is what you choose to be now.

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因為無關緊要了。最重要的是,現在你要選擇做什麼樣的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