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想到最潤的秋天,就藏在這幾味中藥里

廣州中醫藥大學三附院 發佈 2022-09-27T14:32:35.826182+00:00

在這個季節里,人體的津液易傷,可出現一系列機體乾燥的症狀,如口乾舌燥、鼻腔有乾燥感、嘴唇乾裂出血、乾咳、咽喉干痛等,這就是中醫常說的秋燥。

春涼,夏火,暑濕,秋燥,冬寒。

潤燥成為了大家近日的養生要點。

入秋要潤燥,這是為什麼呢,據我院脾胃病科主治中醫師孫德宣介紹,入秋以後,雨水減少,氣候乾燥。在這個季節里,人體的津液易傷,可出現一系列機體乾燥的症狀,如口乾舌燥、鼻腔有乾燥感、嘴唇乾裂出血、乾咳、咽喉干痛等,這就是中醫常說的秋燥。據《素問·至真要大論》記載,「燥者潤之。」在中醫學上,潤燥用滋潤藥以治療燥證,而秋燥症患者採用食療有良好效果。

由此,我院脾胃病科專家為大家推薦10味中藥及食療方,助大家過一個滋潤舒爽的秋季,一個秋季都美麗動人!

百合

百合,首載於《神農本草經》,中醫認為百合味甘,性寒,歸心、肺經。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可用於陰虛燥咳、勞嗽咳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的治療。

推薦食療方:百合粥

做法:取30克新鮮百合剝皮、去須、切碎,與洗淨的50克糯米,同入砂鍋,加適量水,煮至米爛湯稠,加入適量冰糖,趁溫熱服用。

功效:養心潤肺,美容養顏,可改善精神恍惚和心神不安。

杏仁

杏仁,首載於《神農本草經》,中醫認為杏仁苦,微溫。歸肺、大腸經。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用於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腸燥便秘。

推薦食療方:杏仁蓮子瘦肉湯

做法:取豬肉500克、杏仁10克、蓮子50克、百合30克、棗干20克、鹽4克。將杏仁、蓮子、百合、紅棗、豬肉洗淨,瘦肉切塊;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三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養心潤肺,美容養顏,可改善精神恍惚和心神不安。

注意事項:風寒咳嗽或是因為風寒導致大便稀薄的朋友不宜服用。

羅漢果

羅漢果,首載於《嶺南採藥錄》,中醫認為羅漢果,味甘,性寒。歸肺、大腸經,用於清熱潤肺,利咽開音,滑腸通便。

推薦食療方:羅漢果菊花茶

做法:取1個羅漢果的果仁,菊花30g,枸杞子若干。先將羅漢果洗淨敲破,掰成小塊放入鍋中,加水煮沸後轉小火煮約40分鐘。之後將煮好的羅漢果水與菊花、枸杞一同沖泡成茶飲即可。

功效:改善肺燥咳嗽痰多、咽干口燥的症狀,清肝明目、清熱去火,可改善初秋常見的咳嗽、便秘、口乾舌燥等身體不適。

注意事項:注意脾胃虛寒者不能服用。

胖大海

胖大海,首載於《本草綱目拾遺》,中醫認為胖大海味甘,性寒。歸肺、大腸經。有清熱潤肺,利咽開音,潤腸通便的功效。胖大海常用於肺熱聲啞,乾咳無痰,咽喉干痛,熱結便閉,頭痛目赤的治療。

推薦食療方:胖大海枇杷茶

做法:取10克胖大海和6克枇杷葉,將胖大海洗淨,放入碗或者杯里,沖入沸水,沸水沖服,代茶飲用。

功效:可治喉嚨痛、聲音沙啞和乾咳無痰的症狀。

注意事項:由於胖大海性寒,注意脾胃虛寒泄瀉者可不能喝,也不宜長時間飲用。

陳皮

陳皮,首載於《神農本草經》,中醫認為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用於脘腹脹滿、咳嗽痰多的治療。

推薦食療方:陳皮瘦肉粥

做法:取陳皮6克、瘦肉50克和大米100克,先將陳皮和大米煮熟。再加入切片的瘦肉再煮熟,最後加點食鹽調味。

功效:健脾行氣。

注意事項:注意陰虛燥咳、濕熱內盛的朋友不適合服用陳皮。

蜂蜜

蜂蜜,首載於《神農本草經》,中醫認為蜂蜜味甘,性平,歸肺、脾、大腸經。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之效,外用可生肌斂瘡。多用於脘腹虛痛、肺燥乾咳、腸燥便秘;外治瘡瘍不斂,水火燙傷。

推薦食療方:蜂蜜決明茶

做法:取10-30克生決明子,搗碎,加入200-300毫升的水,煎煮5分鐘,加入適量蜂蜜,攪勻後當茶飲用。

功效:潤燥清熱,清肝明目,久服美顏。

注意事項:痰濕內蘊、中滿痞脹及大便不實者禁服。

黑芝麻

黑芝麻,首載於《神農本草經》,中醫認為黑芝麻味甘,性平,歸肝、腎、大腸經。有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的功效。用於治療精血虧虛,頭暈眼花,耳鳴耳聾,鬚髮早白,病後脫髮,腸燥便秘。

推薦食療方:黑芝麻粥

做法:準備15克淮山藥,120克黑芝麻,6克粳米,200克鮮牛奶,120克冰糖,6克玫瑰糖,將粳米淘淨,水泡約1小時撈出瀝乾,文火炒香;山藥洗淨,切成小顆粒;黑芝麻洗淨瀝乾,炒香。三物同入盆中加入牛奶、清水調勻,磨細,濾去細茸,取漿液待用。另取鍋加入清水、冰糖,燒沸溶化用紗布濾淨糖汁放入鍋內再次燒沸後,將粳米、山藥、芝麻漿慢慢倒入鍋內,不斷攪動加玫瑰糖成糊狀,熟後起鍋。

功效:可滋陰補腎,適用於肝腎陰虛,病後體弱,大便燥結,鬚髮早白等人群。

注意事項:該方中芝麻重用,但芝麻多油脂,易滑腸,脾弱便溏者當慎用。

白果

白果,首載於《日用本草》,中醫認為白果味甘、苦、澀、平,有毒。歸肺、腎經。白果有斂肺定喘,止帶縮尿的功效,可治療痰多喘咳,帶下白濁,遺尿尿頻等疾病。

推薦食療方:腐皮白果粥

做法:取10克白果、30克豆腐皮與50克粳米,調味品適量。將白果去殼、皮、心,洗淨;將豆腐皮洗淨切碎。將粳米洗淨,與白果、豆腐皮一起放入煲內,加水適量,文火煮成粥,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補腎益肺。適用於早泄、遺尿、小便頻數、白帶過多、肺虛咳喘等。

注意事項:生食白果有毒。故使用時要注意不宜過量,食前要煮熟去毒。外感咳嗽者不宜食用。

科室介紹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內四科(消化內科)由消化內科門診、住院部、消化內鏡中心三部分組成。

消化內鏡中心配備有多套富士和賓得高清胃腸鏡,設備先進,包括電子胃鏡、電子結腸鏡、染色內鏡(NBI/染色劑)、放大內鏡及C13、C14呼氣試驗檢測系統。目前可開展常規普通及無痛胃腸鏡檢查及治療、急診內鏡下止血和C13、C14呼氣檢測篩查幽門螺旋桿菌等。為了讓廣大群眾免去等候就醫之苦,能夠更快、更準確地完成胃腸鏡檢查及治療,消化內鏡中心周一至周五全天候開展胃腸鏡工作,脾胃病專科門診每周一、周三、周五、周日開展。住院部開設床位20張,配備了先進的心電監護、呼吸機、除顫器、微量泵、心電圖機等儀器設備。針對常見消化系統疾病如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急慢性胃腸炎、肝炎、胰腺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開展了極具中西醫特色的臨床診療實踐和研究。科室參與廣東省重大專項臨床研究1項,主持廣東省科技計劃1項、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2項,發表消化相關論文20餘篇,對消化類疾病的診斷、治療和護理更加專業化、規範化、精細化,將給患者提供更精準、更舒適、更優越的醫療服務。

專家介紹

陳冠林

主任醫師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黨委書記,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師承名老中醫周福生教授),國家自然基金委、廣東省自然基金委評審專家。留學澳大利亞Wollon .Uni 獲碩士學位,受聘廣東留學人員聯誼會廣東歐美同學會理事,任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理事,廣東省肝臟病學會中醫藥分會常委。

長期從事消化系統疾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萎縮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返流性食管炎、口腔潰瘍、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肝炎等)。

出診信息

總院: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二樓內科3診室


江家贊

副主任醫師

從事內科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20餘年,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熟練開展胃腸鏡檢查及治療。主持廣東省科技計劃、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各一項,參與各級課題多項;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

出診信息

總院: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內科門診3診室,周四中午(12:00至13:00)內科4診室總院地址:廣州市荔灣區龍溪大道261號芳村分院:周五下午 內科六診室芳村分院:廣州市荔灣區芳信路131號


張義榮

主治中醫師

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腫瘤方向,從事內科專業10餘年。

擅長

可熟練開展胃腸鏡檢查及治療。擅長中西醫結合診治各種臨床常見疾患,尤其是消化系統疾病如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胃腸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出血、肝炎等;中西醫結合治療胃癌、腸癌、肝癌等,致力於研究中醫藥改善腫瘤晚期患者生活質量。主持參與廳局級以上課題多項。學術論文多篇。

出診信息

總院:周五上午 二樓內科3診室


孫德宣

主治中醫師

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師承廣東省名中醫陳瑞芳教授,熱衷中醫藥事業。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脾胃肝膽整合康復學會委員,廣東省基層醫學會中醫脾胃消化病分會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道腫瘤分會委員。

擅長

中西醫結合診治各種臨床常見疾患,尤其是消化系統疾病如便秘、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急慢性胃腸炎、肝炎、胰腺炎等。可熟練開展胃鏡、腸鏡檢查及鏡下治療,在各級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出診信息

總院:周二下午、周六上午 內科門診3診室

總院地址:廣州市荔灣區龍溪大道261號


郭歆

住院醫師

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中西結合)本碩連讀專業,中醫內科方向,師從廣東省中醫院名中醫華榮主任。擅長中西醫結合診治臨床常見內科疾病,從調理脾胃論治內科疾病,尤其是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胃腸炎、消化道出血、頭痛、眩暈、失眠等。


晏顯妮

住院醫師

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師從國醫大師學術繼承人劉小斌教授、陳瑞芳教授,已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餘篇,主持廣東省中管局課題1項,參與編寫書籍2部。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便秘,慢性腹瀉,肝炎,肝硬化,潰瘍性結腸炎及亞健康疾病的膏方調理。熟練掌握內鏡下胃腸息肉切除術及內鏡治療。


張怡婧

住院醫師

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師從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陳延教授,已在各級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參與編寫消化科專著1部。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萎縮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便秘、肝炎、胰腺炎、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熟練開展胃腸鏡檢查及治療。


初審:江家贊、孫德宣

文字編輯、排版編輯:葉美琪

校對、視覺設計:李龍浩

審核:王劍 | 審定發布:范琳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