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城之戰:中國戰爭史上的奇蹟

御風而行之鯤 發佈 2022-09-27T14:47:03.027654+00:00

釣魚城之戰,發生在公元1259年,大蒙古國和南宋之間的戰爭。蒙古號稱幾十萬人馬,圍攻南宋四川地區的潼川府路合州釣魚城,卻始終無法攻克,戰亂中連蒙古大汗蒙哥也陣亡在城下。直到南宋滅亡,元朝建立。

釣魚城之戰,發生在公元1259年,大蒙古國和南宋之間的戰爭。蒙古號稱幾十萬人馬,圍攻南宋四川地區的潼川府路合州釣魚城,卻始終無法攻克,戰亂中連蒙古大汗蒙哥也陣亡在城下。直到南宋滅亡,元朝建立。王堅見大勢已去,忽必烈又答應絕不傷害城中百姓,守將王堅這才棄城投降,時間為公元1279年。守將王堅守城達20年,棄城後,沒有一個人乞求憐憫,守城的32名將軍全部拔劍自刎,可謂忠烈千秋。

南宋寶拓五年(1257年)秋,雄心勃勃的蒙古第四任大汗蒙哥,急於想建立超過父祖的功業,實現四海一統的夢想,不顧諸王大臣們的諫阻,決心對南宋發起全面進攻。他計劃兵分三路,西路主力攻四川,南北兩路分取潭州(今湖南長沙)、鄂州(今湖北武昌舊城)。企圖先占四川,再取荊湖,三路大軍會師後,順江東下,奪取臨安。

經過準備,蒙哥於寶佑六年(1258年)七月,親率西路主力四萬人,號稱十萬,分道沿嘉陵江、渠江、碚江南下,於年底進抵合州(今重慶合川),把攻擊矛頭直指南宋的四川軍政大本營——重慶。這時,四川數十座山城,或降或陷,或圍或困,能夠擔負起屏障重慶、支撐四川戰局重任的,只有重慶北面七十公里的合州州治釣魚城(今重慶合川東)了。

釣魚城位於嘉陵江、渠江、碚江交匯之沖,下可控扼三江展開的扇形地區,背依山脈,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擔負釣魚城防禦任務的守將王堅發動軍民修固城牆,開池鑿井,並在釣魚山的南、北兩面各築了一道」一字城」,延伸至江邊,以攔截來敵於城牆和江流之外;與此同時,王堅率領城中軍民,春季出屯耕耘,秋季收糧運薪,收穫儲備了大量糧草物資。經過努力,釣魚城城堅、糧豐、水足,布置得當,具備了長期堅守、獨立作戰的良好條件。

開慶元年(1259年)正月,蒙哥汗派大臣晉國寶(南宋降官)前去勸降守將王堅。晉國寶勸降未成,反而被押赴閱武場處決了。晉國寶被殺事件大大激怒了蒙哥,他首先作了切斷釣魚城與外界的聯繫,堵絕荊蜀通道的部署。一方面,他派軍攻打渠州禮義山城(今四川渠縣東北)、巴州平梁山城(今四川巴中西),以切斷釣魚城與渠江流域諸城的聯繫,陷釣魚城於孤懸之中。另一方面,蒙哥又命令一部兵力向重慶下游江面進攻,在浩州的涸市(今重慶滸陵西)造浮梁,以阻長江下游宋軍增援,造成「蜀道梗絕」的態勢。

二月七日,蒙哥督師釣魚城下,指揮蒙古軍從東面向東新門與護國門之間的一字城發起了猛烈攻擊。城上的宋軍早有準備,箭矢、石塊雨點般傾瀉下來,蒙古軍屢次發起衝鋒,都未能奏效,傷亡者極多,蒙哥只得下令停止進攻。九日,蒙古軍轉攻鎮西門,再次受挫。兩戰的失利,使蒙哥意識到,釣魚城是塊難啃的骨頭,一味靠單向強攻、死打硬拼很難成功。

於是,蒙哥開始考慮變換戰術,採取圍困策略。命令部隊原地休整,一連一個月沒有發動攻勢。一個月後,蒙哥推想城內糧草不足,是重新發動攻擊的時候了,就選拔勇敢的士卒組成敢死隊,再次攻城。蒙哥吸取了前兩次失利的教訓,決定採取「環攻」戰術,同時從東、北、西三面向釣魚城發動強攻。蒙哥命令各路人馬在陣前架起石炮,以配合攻城。在飛石的掩護下,敢死隊隊員們肩扛雲梯,手執刀盾,喊殺著向城下衝去。許多人在衝鋒途中就被城上射來的箭矢、飛石擊中倒下,也有不少人被射程不夠的己方石炮所誤傷。不多時,釣魚城下的江岸上已遍布蒙古兵的屍體。

但蒙古軍的攻勢並未因此而有所減弱。他們踩著同伴的屍體,繼續奮勇前沖。一頓飯工夫,已有成群的蒙古兵冒死衝到城牆下,用盾牌護住身體,開始向城牆上架設雲梯。當蒙古兵不顧一切地把雲梯支好後,卻發現了一件悲慘的事情。原來釣魚城依山而建,城邑高厚,雲梯搭上去,距城頭還差一大截子,蒙古兵登時傻了眼,泄了氣。城上宋軍用鉤槍鉤翻雲梯,又不斷發射利箭、擂石,對城下蒙古兵予以痛擊。幾個時辰過後,城牆下已是屍積如山,血流成河。三路蒙古軍又以慘敗而告結束。

進入四月後,蒙哥又捲土重來,採用「夜襲"的戰法,乘著夜色曾一度攻入外城。王堅開城出擊,經過奮戰,把蒙古軍趕出了外城。此後,風雲驟變,連續下了二十天的大雷雨,惡劣的氣候條件使得蒙古軍攻勢頓減。釣魚城中的宋軍則在王堅的指揮下,夜晚不斷出城"盺營",襲擾敵人,使得蒙古軍士氣大為低落。

蒙軍圍攻城已有五個月,仍不能攻下,而巴蜀炎熱的夏天已經來臨。這一年的夏天奇熱無比,又逢天旱,田裡的禾苗全都枯死了。蒙古軍長期征戰,加上水土不服,疫病開始在軍中蔓延,病死了不少人,其部隊的戰鬥力大為減弱。

蒙哥又派前鋒大將汪德臣去城下對王堅進行招降。汪德臣多次前往,均被王堅嚴詞拒絕,不由得惱羞成怒,發誓說:「我大軍旌旗所向,無不披靡,獨此旅拒。捐軀圖報,正其時也。」於是他挑選銳卒乘夜進攻外城。王堅率兵反擊,兩軍一直相持到天亮。第二天,汪德臣又來陣前勸降,城上忽然飛來一塊巨石,不偏不倚,正中汪德臣。汪德臣受重傷被抬下,不久便一命嗚呼了。

蒙哥無力強攻取勝,又不甘心棄城撤軍,只好加強對釣魚城的封鎖和監視,以待有利時機。為了觀察釣魚城內的情況,蒙哥命人在西門外建瞭望台,並親自到城下督視。當蒙古兵爬上台向城內窺探時,城上宋軍瞅準時機,發射飛石,把探望的蒙古兵打下來摔死。蒙古軍在此期間,傷亡甚眾。蒙哥也不幸在一次督戰中被飛石打中,身負重傷,蒙古軍被迫從釣魚城下撤退。不久,蒙哥在撤退到金劍山溫塘峽(今重慶北溫泉)時因傷勢過重而死去(關於蒙哥的死因有多種說法,一說因病,一說中箭,還有的說中飛石受傷而死;死的地點也有所不同,一說在釣魚城下,一說在壁山西溫泉,也有說在北磅北溫泉)。隨即進攻四川的蒙軍被迫撤軍,護送蒙哥的靈柩奉喪撤退。至此,釣魚城之戰宣告結束。

釣魚城之戰在中國戰爭史上,創造了以山城設防擊敗蒙古軍鐵騎的奇蹟。蒙哥汗在釣魚城下的敗亡,其影響是十分巨大的。使蒙古軍會師鄂州、順江東下滅亡南宋的戰略計劃徹底宣告破產,從而使南宋王朝暫時免遭滅國之禍,又延續了二十年。

其次,它使蒙軍的第三次西征行動停滯下來,緩解了蒙古勢力對歐、亞、非等國的威脅。1252年,蒙哥汗遣其弟旭烈兀發動了第三次西征,先後攻占今伊朗、伊拉克及敘利亞等阿拉伯半島大片土地。正當旭烈兀準備向埃及進軍時,獲悉蒙哥死訊,旭烈兀遂留下少量軍隊繼續征戰,而自率大軍東還。結果蒙軍因寡不敵眾而被埃及軍隊打敗,蒙軍始終未能打進非洲。蒙古的大規模擴張行動從此走向低潮。因此,釣魚城之戰的影響已遠遠超越了中國範圍,它在世界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頁。

其三,它為忽必烈執掌蒙古政權提供了契機,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蒙哥汗是一位保守主義者,他所施行的仍然是傳統的政策。這種帶有濃厚的蒙古部族和西域色彩的政策,已極不適應統治廣大中原的需要。而忽必烈則是蒙古統治集團中少有的傾慕漢文化之士。蒙哥即汗位後,忽必烈受任掌理漠南漢地,他大力延攬漢族儒士,極力推行漢化政策,取得很大成效。但卻引起蒙哥汗及其保守臣僚的疑忌,忽必烈因而被罷了官,其推行的漢化政策也被迫取消。忽必烈登上大汗寶座後,繼續推行其漢化政策,逐步改變蒙軍濫殺的政策,使中國南部的經濟和文化免遭更大的破壞。

蒙哥汗曾留下遺言,日後攻下釣魚城,當盡屠城中之民。1279年守將王立開城降元,以不可殺城中一人的條件,自願放下武器,終止抵抗,釣魚城才落入蒙軍之手。釣魚城作為山城防禦體系的典型代表,在冷兵器時代,充分顯示了其防禦作用,它成為蒙古軍隊難以攻克的堡壘。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古代戰爭館特意製作了釣魚城古戰場的沙盤模型,以展示其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重要地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