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一身《讀詩課》:學者的吟遊,審美的探索丨新批評

文學報 發佈 2022-09-27T15:28:24.340639+00:00

《讀詩課》對我來說是一本親切的書,因為它是根據程一身文學評論課的講課錄音整理出版的,而我曾有一學期參與過這樣的課堂。

批評

游唱詩人|羅爾純 畫

在《讀詩課》裡,程一身將詩人與學者的「雙重身份」合二為一,他既以詩人的感性與敏銳帶領我們賞讀經典,挖掘詩人的情感與思想,為我們打開詩歌審美的大門;又以學者特有的專業性與嚴謹態度,授以內行而獨到的詩歌解讀方法——細讀與結構分析。

文丨項玥

《讀詩課》對我來說是一本親切的書,因為它是根據程一身文學評論課的講課錄音整理出版的,而我曾有一學期參與過這樣的課堂。正如程一身在本書序言所說的,「『讀詩課』實質上是現實教育,也是情感教育,是美育人育,也是新詩教育。」

在讀詩課上,程一身將詩人與學者的「雙重身份」合二為一,他既以詩人的感性與敏銳帶領學生們賞讀經典,挖掘詩人的情感與思想,為我們打開詩歌審美的大門;又以學者特有的專業性與嚴謹態度,授以內行而獨到的詩歌解讀方法——細讀與結構分析。以結構分析為基本框架,再以細讀捕捉詩人在字裡行間閃現的隱秘火花,將二者作為「望遠鏡」與「顯微鏡」,讓我們得見詩歌語言的精微之美,把握了詩的鑑賞規律,在真正進入詩歌審美空間的同時,也領悟了通往此種妙境的道路。

在這樣一種創新型的啟迪教學中誕生的《讀詩課》,其突出特點是專業性與引導性的統一,文學性與邏輯學的結合,以及隨處可見的對文學語言的精彩分析,從而發掘詩歌精微之處深藏的審美與人文世界。在《讀詩課》中,讀者能夠跟隨程一身進入詩、探索詩、上升詩,最後收穫美。

程一身/著微言傳媒丨文津出版社

首先是專業性與引導性的統一。程一身本人便是詩人,也是學者,無論是詩學知識的儲備或是對詩歌潛意境的敏感度,都可以說是突出的。

所以在《讀詩課》中,幾乎每一首詩歌的分析都會穿插一定的相關背景分析,要「披文以入情」,同時也要「知人而論世」。如在分析蘇曼殊《過若松町有感示仲兄》時,程一身以敘述加分析的方式,講解了有關蘇曼殊的相關生平背景,其中不乏他對蘇曼殊的精到理解,他準確地抓住了蘇曼殊身上的最大特點——矛盾性,做僧人需要的「無情」與他原本的才情之間的矛盾,造成了蘇曼殊痛苦的根源,也成為這首詩背後更深層的人格心理背景,而且由此,程一身聯繫生活,由詩人上升到世人,認為人痛苦的本源就是根植於自身的「觀念」——「人活在世界上活的是一種觀念」,如此在對詩解讀的同時,上升至生活乃至人生意識的感悟,也是程一身作為個詩人在平日所積累的對於生活本質的思考成果,與具體詩作結合,便更顯專業性,也更發人深省。

同時,在對這一首詩的分析中,程一身也以學者的眼光,表達了自身對於時代更替後文化變遷的一種思考。

他認為不同文化的土壤也會培養不同水平和層次的文人,像蘇曼殊與魯迅這樣生活在新舊時代交替之間的文人,往往更能同時把握好傳統與現代兩種文化的紮實基礎,並能以出眾才情將二者相融,創造出後無來者的文學成果,這是今天的我們所不能及的。

專業性當然不只體現在程一身對於詩學知識的敘述與人文歷史方面的觀點表達,更在於解讀詩歌時對於細讀法和結構分析法——這兩種方法程一身在本書自序中就已經明確講到,其具體運用更是在本書每一首詩的解讀中都得到了精彩而完美的體現。

無論是在對李商隱《夜雨寄北》的分析中以人稱、抒情、時空等方面的結構分析加以對「雨」和「燭」等關鍵詞的深入探討,得出此詩獨一無二的迴環式時間模式和深刻的離別之苦;還是在對顧城的《門前》從人稱、敘事、抒情、藝術、時間和空間這六方面的結構出發,加以對「門前」、「站著」、「不說話」等言淺意深的關鍵詞的分析,條理清晰地拆分並深入解讀了顧城這一關於愛情的美好幻想以及詩意背後的苦澀悲痛,整本《讀詩課》都在不斷演繹著細讀法和結構分析法這兩種「方程式」結合後的實用度和效用性,在真實的詩歌分析場景中引導學生對理論的學習與化用。

但這並不代表這是一本如同數學例題解析模板一般的詩歌解析範本,而是兼顧了引導性與教育性,在平淡口語中解構詩歌審美空間與人文歷史空間的文學評論入門佳作,體現了程一身的詩歌素養和敏感度,更展現了其教師身份帶來的「善誘」和「善啟」能力。

讀程一身的詩集《有限事物的無限吸引》後也曾感到,在創作一些貼近生活真實經歷的詩歌時,其語言通常是散文化而偏於平淡自然,但遣詞的平常並不代表語句的平庸,以平白語言組合而成的,往往是精銳而充滿韻味的語句,這一語言特點在《讀詩課》中也有明顯體現。

程一身/著

上海三聯書店

由於《讀詩課》本身誕生於課堂,而程一身在集結成書時並沒有刻意將課堂上的講解語言修飾為更文藝的書面語,而是保留了授課時的語言特色——平淡、直白而自然,甚至也保留了部分與學生們的互動語言。這就使《讀詩課》成為了一本「書面課堂」,其中,程一身以其特有的,平淡卻精到的語言,一針見血地指出詩歌最為精微之處,又用講授語言一步步引導、一步步展開,以問促思,又以獨到分析解疑,開拓出精妙絕倫而又深刻嚴謹的邏輯空間和美學空間。

除此之外,此書也展現了程一身在文學內部對於語言學知識的妙用,和文學與邏輯學的巧妙結合。詩歌是情感蒸騰過後留下的結晶,但從本質而言,更是文字與文字的排列組合,詩人的情感在語句組合之間隱隱流動,抓住了文字本身,便也成功拋下了在詩意中「游離之船」的「錨」,找到進入詩歌藝術空間的洞口。

程一身以其特有的銳利與敏感,在幾乎每一首詩歌的分析中都準確地抓住了關鍵詞,並以此為基點,開展有理有據的想像和分析。最具有創新意義和啟發意義的一個例子,便是他在對張棗《鏡中》的解讀中,創造性地提出了「悔」與「梅」的關聯,二者因為音近,基於漢語自身的特質,於是便也隱約有了意義上的關聯,將一個抽象的、具有感情色彩的能指被附貼在一個具有實體形態的能指上,而那實體的所指梅花,便也成了「悔」這種情感的載體,抽象有了形象,情感愈發動人而沉重。這樣的詩作是驚人的佳品,這樣的解讀何嘗不是讓人醍醐灌頂的絕妙解讀?詩人對漢語的功能運用靈活,而程一身同樣以敏銳的眼光將對漢字的分析巧妙運用在了詩歌解讀之中。

這本書還有一個很大的亮點,便是兼顧文學性與邏輯性,將解詩的過程清晰化、結構化和條理化,化解了解讀詩歌時的無從下手和游離其外等常見難題。

讀《讀詩課》最大的感受,便是文學未必就是僅憑感受或感情催生的產物,詩歌未必就是虛幻曖昧、模糊不清,玄之又玄的文字組合。詩歌由語言文字組成,無論是選用的文字本身,還是將這些文字組成語句的語法邏輯,都是一首詩的血肉成分,是一首詩成型的基準。每一首詩歌都是從詩人情感的土壤中萌發而生,又攀扶著理性的布局和結構蜿蜒向上生長,最後在枝頭開出藝術的花,大多數人只聞其香卻難摹其形,但總有人能順著枝葉脈絡摘得美的花、嘗得美的果。

《讀詩課》便是從詩歌的土壤——詩人和詩歌文字本身出發,順著整體的結構,客觀分析語言邏輯的同時,以代入詩人視角的感性深入體悟語言的重量與詩意的流動。

正如程一身在《讀詩課》中時常提及的一句——「我們要找到依據去分析」,詩歌並不是完全任性而動的文字組合,而是根植於詩人自身、漢語文化乃至整個中華文化的文學形式,程一身沒有直接點明這一點,卻將這一觀念體現在《讀詩課》中對每一首詩歌的解讀之中,以廣博的文化儲備,進入詩歌幽微之境,從那裡榨取精華。程一身在《讀詩課》中將詩歌看作一塊多面晶體,不斷變換角度,從不同方位進行映照和審視,折射出不同的靈感之光,這何嘗不是一種二次打磨。

詩歌的空間本是抽象的,程一身卻能用精到敏銳的語言,巧妙地將詩人的匠心和隱意勾勒成型,這是長時間研究詩、解讀詩、創作詩的經驗,再加以生活的積累,所打磨而成的「透視鏡」,而在本書中,程一身便將這個「透視鏡」的使用方法與使用過程,完美地展現了出來。雖然讀者的文化程度以及對詩歌了解的程度各異,但只要抱著理解和自己相似靈魂的初心細緻閱讀此書,再加以個人思考,我相信絕不會入寶山而空回。

稿件編輯:傅小平 ;新媒體編輯:袁歡

配圖:攝圖網

每天準時與我們遇見的小提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