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不應該成為焦慮的受害者

有福氣又安康 發佈 2022-09-27T17:35:56.879991+00:00

如今卷到什麼程度,孩子的學習最是折磨大人的一種手段,但凡有點脾氣的父母,都會被折磨得不知所措,氣不打一處來。這就是關係的不對等,如果孩子能夠很好地完成作業,那還要老師,還要家長幹什麼,他自己就能好好長大了,就因為他屬於弱勢群體,需要照顧,需要被引導,才能做好題目和做好自己的事。

如今卷到什麼程度,孩子的學習最是折磨大人的一種手段,但凡有點脾氣的父母,都會被折磨得不知所措,氣不打一處來。這就是關係的不對等,如果孩子能夠很好地完成作業,那還要老師,還要家長幹什麼,他自己就能好好長大了,就因為他屬於弱勢群體,需要照顧,需要被引導,才能做好題目和做好自己的事。


英國的精神分析大師比昂講過一句話:關係的本質,是誰製造焦慮,誰容納和化解焦慮。但是在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中,很多焦慮都是父母製造出來,而轉移到孩子身上,而且還要孩子來化解這樣的焦慮,這怎麼可能做到。最終結果就不理想是肯定的。怎麼辦?這是很多孩子需要面對的,更是我們大人需要面對。出現問題,解決問題,我們才能成長,才會有所進步。

對於做什麼事情都充滿焦慮的父母,本事自己就有問題,如何來教育好孩子,先從自己入手,找到焦慮的根源,解決問題,只有快樂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快樂的孩子。這個道理相信很多人都懂。如果自己都不快樂,怎麼可能帶給他人快樂,怎麼可能教育好孩子,怎麼可能說出貼心的話,怎麼能影響周圍的人呢。因此,對於家長都特別焦慮的處理方式,就是從根源上著手,解決好自己的問題,再來教育孩子。


很多父母,會有意無意讓孩子去完成自己沒完成的重大願望。這就是有點牽強,自己都做好,憑什麼要孩子來完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樣的道理,我們從小聽到大,真正到自己身上的時候,怎麼就心慈手軟,對自己下不去手,對孩子就如此苛刻的要求,為什麼?還是不是孩子好欺負,家庭地位沒有的家長,更容易將壞情緒,傳遞給孩子,對孩子大發脾氣,而且毫無理由,就是想轉移自己的無能,讓孩子來承受自己的痛。這不是太扯了嗎?!

怎麼才能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父母深刻反省自己,好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個人的修養,不要對孩子太過嚴苛,想要對孩子嚴,先從自己開始。對自己足夠狠的人,一般就對孩子沒有那麼大的脾氣了,因為他會覺得,自己都這樣,還想孩子有多大能耐。這樣給孩子的空間就會足夠大。反而對孩子是一種解脫,他們自己的空間足夠大,更適宜他們都成長。

我們欲望著父母的欲望,我們以為這是自己的欲望。其實父母先接納自己的平庸,才能更好地對待孩子的很多學習困惑。誰不是從一字不識到能夠看懂這世界上的很多事。因此,不要求什麼公平,就好好認識自己的缺陷,更好地培養孩子的長處,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努力營造好的學習,玩耍的環境。不要讓孩子生活在恐懼與害怕中,在家不能正常地放鬆。如果一家裡都沒有輕鬆愉快的環境,怎麼可能有歡聲笑語,孩子不是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還有玩耍,發呆,自由控制的時間段。


做父母更多是容納孩子的不成熟與貪玩,他們愛玩就是天性,能夠躺著,絕不坐著,能夠坐著,絕不站著,能夠站著,絕對不會跑著。讓孩子能夠形成他們自己的內心自己的驅動力,這樣,家長省心,孩子自由安排自己的事,多麼和諧,哪有那麼多的不如意,哪來吵架的心思。放開孩子,孩子的空間得到了巨大拓展,簡直就是可以在天空中翱翔了。

總之當父母的,儘量做到少給孩子製造焦慮,或者有焦慮,但是儘快疏導,讓孩子有做自己的內在空間。這時候,大人便能真正像個大人,孩子也能安心做回孩子本來的自己。互不打擾,各自成長,多好,多和諧,多愜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