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透明琺瑯工藝的失傳讓人惋惜

新快報 發佈 2022-09-27T19:08:14.780894+00:00

清代,廣東工匠是中國最早接觸和掌握西方畫琺瑯工藝的人群。時至今日,畫琺瑯依然是廣東琺瑯製作中最主要的工藝。

■清代 銅胎鎏金透明琺瑯人物轉花座鐘。

■丁蕾(廣東省博物館副研究館員)

清代,廣東工匠是中國最早接觸和掌握西方畫琺瑯工藝的人群。時至今日,畫琺瑯依然是廣東琺瑯製作中最主要的工藝。

畫琺瑯,又稱「琺瑯畫」,它以琺瑯料繪於器物表面,具有油畫般的光亮色澤和立體效果。畫琺瑯製品除瓶、盒、盤、碗、燈具等器物之外,還多見於家具、鐘錶、化妝盒上的嵌片。廣東省博物館藏畫琺瑯的圖案多為肖像、人物故事、山水風景等,繁複圖案中密布舒捲自如的蔓草番花,線條較為精細;紋飾色彩鮮艷明亮,光澤耀目;工匠模仿能力非常強,或仿製前代琺瑯器物之紋飾,或效仿其他材質的肌理。粵海關承辦的畫琺瑯具有施湖水藍色內釉、顏色對比強烈以及繪西洋遠景人物等顯著特徵。

廣東工匠尤擅長製造透明琺瑯。透明琺瑯的釉料比其他琺瑯透明性更強,可分為硬透明琺瑯和軟透明琺瑯。硬透明琺瑯熔點較高,透明度極好,色彩如寶石般晶瑩,常能透出淺刻於胎底上的圖案紋飾,達到若隱若現的效果。該種琺瑯製作難度較大,國內僅廣州能燒造,製作工藝今已失傳。

20世紀60年代,故宮博物院調撥廣東省博物館的「銅胎鎏金透明琺瑯花籃座鐘」「銅胎鎏金透明琺瑯人物轉花座鐘」分別屬於兩種典型的硬透明琺瑯,前者僅施以亮麗的藍色透明琺瑯釉料,後者則藍色透明琺瑯釉料上以紅、綠、黃三色的裝飾物點綴其間。至於軟透明琺瑯則較為常見,它熔點較低,呈半透明狀,主要用於銀、銅首飾等製品上點綴裝飾,亦稱「銀燒藍」「燒藍」。廣東工匠喜將此工藝運用到銀累絲底胎上,如銀累絲燒藍扇骨、銀累絲燒藍花籃等皆以小面積琺瑯釉料點綴,產生熠熠生輝的效果。

作為廣東省會的廣州城,不僅是清宮琺瑯製作人員、原料、技術和成品的輸送地,更是打造無數琺瑯精品的生產基地。廣州城內的琺瑯製作工坊和銷售店鋪結合,呈前店後坊形式,主要坐落於商業貿易最繁華的南端和西邊。史料中涉及地方製造琺瑯情況的信息甚少,根據國內外博物館和圖書館所藏文獻、實物收集到的琺瑯商鋪有「義和祥」「許燕記」「盛和」「泰盛洋瓷店」「時興號」等。商人會通過鋪面展演製作過程吸引顧客,店名中「洋瓷」的稱呼突顯出琺瑯生產技術的中西結合。供民間生產和使用的琺瑯器皿紋飾往往會追隨宮廷風格,同時又使用廣東地區原本就掌握的西洋繪畫技法,由此「不經意」地推動了藝術形式多元交匯、迅速發展。

清中期以來,經市場經濟推動,琺瑯生產不再拘泥於精工細作。廣東省博物館所藏的不少畫琺瑯器物的器形、圖像紋飾和款識幾乎一樣,胎體則越發輕薄,俱為批量化生產的結果。值得一提的是,原來習自國外工藝的琺瑯經過廣東工匠的重新創造後,銷往歐洲時被外國人視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商品。但是作為外銷品,琺瑯確實不如瓷器大宗,造型上亦會模仿瓷器,色彩大多以白為底。廣東省博物館所藏外銷琺瑯多屬實用器物,與其他外銷品的紋飾和器形非常接近;另有不少是建築或裝飾構件,配於各種物件之上。

20世紀初,廣州大新路一帶聚集不少民間琺瑯作坊。抗日戰爭爆發後,匠人們紛紛返鄉避難。直至20世紀50年代,政府重新組織設立琺瑯廠。如今,琺瑯製作工藝入選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更多的重視和保護。

(據《廣東省博物館藏品大系雜項卷1銅胎琺瑯器與外銷銀器》概述部分,內容有刪減,題目為編輯後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