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兩千年前佛陀的教育思想居然這麼先進,如今仍受益無窮

覺悟號 發佈 2022-09-27T21:03:56.121458+00:00

兩千多年前,佛陀覺悟後,為令一切眾生脫離苦惱,於餘生四十五年間,足跡踏遍恆河兩岸,講經三百餘會。既建立了人人平等,法味同嘗,財味共享的僧團,又度化無數世俗弟子,從而開創了以教育為本的佛教。

兩千多年前,佛陀覺悟後,為令一切眾生脫離苦惱,於餘生四十五年間,足跡踏遍恆河兩岸,講經三百餘會。既建立了人人平等,法味同嘗,財味共享的僧團,又度化無數世俗弟子,從而開創了以教育為本的佛教。

佛陀的教育思想,非常的博大,所以探討佛陀的教育思想是件比較困難的事。這裡將佛陀的教育思想分為態度、方法、內容、目的四部分,今天為大家分享第一部分。






教育的功能與限度



佛陀在成等正覺,證得實相之後的第一句話是:「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切眾生本來都具有可成就佛道的佛性,而之所以不能覺悟,是因為執著於貪慾妄想等煩惱而不願捨棄。佛陀類似的言論還有:





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慾恚痴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


善男子,諸佛法爾。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但彼眾生煩惱覆故


此中所言「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與「如來之藏」實際也就是眾生之佛性。



佛陀認為既然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是因為煩惱障蔽而不能顯現。那麼拂去眾生心性上的塵垢,顯發眾生自性的光明;令一切眾生遠離污穢垢濁,令一切眾生皆得安祥自在。這就是佛陀的教育功能。


不過,雖然說一切眾生皆具佛性,也都有成佛的可能。但是由於環境及自身條件限制等原因,「佛是以人身而實現正覺解脫的聖者」,那麼,「究竟成佛,不是天神,也不在天上,惟有在人間」。天神尚且不能,其它道的眾生當然就更不容易了。故經云:




比丘當知:三十三天著於五欲,彼以人間為善趣,於如來法得出家為善利而得之達,所以然者,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



又:



世尊告曰:可用人間之食用飯如來,所以然者,我身生於人間,長於人間,於人間得佛。



所以說:「人是福田,能生一切諸善果故。……如是一切聖賢道果,皆依於人而能修證。」這就是說,學佛,成佛還是要在人間,以人身為主。那麼,佛所教化的主要對象也就是人了。







佛陀對教之態度




有教無類

佛陀教誡弟子,要具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就是說人不但要對跟自己有關的人慈受,而且還要對與我不相往的宇宙之間的一切眾生慈愛,把它們看作與自己休戚與共的一個整體。


這與儒家所主張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獨親其親,子其子」具有著同樣的性質。可謂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正是基於這一精神,生於貴族的佛卻主張「眾生平等」,反對特權和種姓制度。


根據佛教,種姓或膚色不能阻止一個人成為佛陀的信奉者,或出家成為由聖修者組成的高尚僧團中的一員。漁夫,拾荒者,妓女與武士和婆羅門一道,自由地被加入僧團,並給予相同的地位。


理髮匠優婆離先於其他僧人,被指定為持戒第一的大弟子;深受國王和貴族尊敬的阿羅漢輸泥陀,他原是一個膽小如鼠的拾荒者;富有哲學思想的莎提原是一個漁民的兒子;妓女阿帕般利加入僧團後,證得阿羅漢果;羅玖摩羅曾是一位女傭,當她要自殺時,佛陀渡化了她;普瑪也是一個女傭,佛陀沒有接受她主人給孤獨富翁的邀請,而優先前往她里渡過安居期;輸婆是一鐵匠的女兒;闍跋是一獵鹿者的女兒。這樣的事例在佛經中舉不勝舉。這充分顯示了佛教的大門向大家敞開著,沒有任何分別。


這就是佛陀的有教無類,這是真正的有教無類。所以經云:



舍一切善根一闡提,復以如來神力故,或時善根生。所以者何,謂如來不舍一切眾生故。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無想,若有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誨人不倦

《長阿含經》云:




師長應以五事敬事弟子。云何為五?一者順法調御,二者誨其未聞,三者隨其所問,令善解義,四者示其善友,五者盡以所知,誨受不吝。




佛陀就是以這種精神來給弟子們講法論教,對弟子進行諄諄教導的。


佛陀堅信一切眾生皆可以成佛,即使是性情鄙惡,邪見深重,剛強而難以調伏的眾生,也不能被拋卻捨棄;他教化眾生不知疲倦和勞苦,甚至不惜身體性命。比如《華嚴經》云:




不以眾生,其性弊惡,邪見嗔濁,難可調伏,便即捨棄……不以眾生數起過患,難可忍受而於彼所生疲厭心。




又云:




我應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恩報。眾生有惡,悉能容受,終不以此而舍誓願……普令眾生皆得安樂。




又云:




教化眾生永不厭倦,隨其心之所樂而為現身說法。




《僧伽吒經》卷三亦云:




如來為諸眾生,令得安穩,不惜身命,拔諸系縛,令得解脫。




同樣的話語與描述經典之中還有很多,但這樣的事例更多。在《毗婆沙論》卷七十九之中就有這樣一則事例:


有四個國王來向佛陀請教佛法,佛先用摩竭陀的俗語為他們把四諦之理講了一遍,只有兩位國王領會;佛又用南印度之邊國的毗陀羅語來講了一遍,仍然有一位沒能領會;於是佛又用彌離車語講了一遍,他們這才全部明白。由此之一斑便可知佛陀教化之耐心與細心。


佛陀不但自己誨人不倦,就是弟子們,他也告訴他們不要吝惜知識道法,不管遇上什麼人請教都應該給予熱心解答。否則,還是一種違反戒律的行為呢!






佛陀對學之態度




博學精進

根據《大智度論》卷一及其它一些經典記載:佛陀在還沒有出家之前,就已經非常努力地廣泛地學習各種知識技藝。他很小之時就精通了四吠陀、五明及武術等,結果連教他的老師都自稱不如他了。


佛陀在出家求道之後,更是精進異常,先後跟多位老師參學。為了覺悟諸法的實相,在林中苦行,日食一麻一麥,並且一住就是六年,瘦得皮骨連立。正是由於這股勇猛精進的精神,佛陀最終才排除了各種艱難險阻而成就無上大道。佛以自身的行動告訴世人,世上沒有不經過努力就能得到的好處;佛以親身的實踐告訴我們,只要堅持不懈地追求,就終會有成功的時候。所以,經典之中有大量的有關佛陀告訴弟子們要努力上進,要珍惜身命光陰的言論。比如《長阿含經》卷十一《善生經》云:





晝則好睡眠,夜覺多悕望,獨昏無善友,不能修家務。朝夕不肯作,寒暑復懈惰,所為事不究,亦復毀成功。若不計寒暑,朝夕勤修務,至終無憂患。




《法句經》云:




若人雖然生長百歲,不如生長一日,堅毅勵行努力。若人雖然生長百歲,不見最高的真理,不如生長一日,得見最高的真理。




《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第三十三雲




求善知識,身心勿生疲倦;見善知識,勿憚勞苦;親善知識,勿退轉;供養善知識,勿有間斷。




《大集經》云:




若能精進,繫念不散,則休息煩惱,不久得成無上菩提。




《遺教經》云:



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若行者之心,數數懈怠,譬如鑽火,未熟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



因此,我們應當時常警醒,如《法句經•無常品》所言:



如河駛流,往而不返;生命如是,逝者不還。
是日已過,命亦遂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其實,佛陀勤學苦修的事跡不惟今世有,就是過往之世亦有許多。如《涅槃經》中講述有佛陀前世在雪山修行時,為了求得半句詩偈,而捨身得正法的事跡。《心地觀經》中有他和彌勒菩薩同在弗沙佛處學道,因為他比較用功,而得以比彌勒早成佛道的事跡。





近善知識

《法句經》云:



賢人、智者、博學者、忍辱者、持戒者、聖人,依附這樣的善慧者,如月順從星道。



《華嚴經》中佛云:



菩薩,近善知識,承事不倦,常樂聞法,心無厭足,隨聽隨得,如理思惟



這都是告訴我們,在修學的過程中,要向一切善知識 廣參博學,要認真聽聞思惟。


佛陀是非常注重善知識的親近與學習的。因為人的心性是無記的,如果經常接近的是惡法,那麼時久天長,人一定會有許多壞的染習。相反,如果接近的都是清淨良善之法,那麼人也就少去造作惡業了。比如《增-阿含經》云:



莫親惡知識,亦莫愚從事;當近善知識,人中最勝者。人本無有惡,習近惡知識,後必種惡報,永在暗中行。



又《佛本行集經》云:



猶如在於魚鋪上,以手執取一把茅,其人即同魚臭,親近惡知識亦如是。若人手執瀋水香,及以藿香麝香等,須臾執持香自染,親附善友亦復然。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能接近惡人。償若真的誰都不去接近惡人,那麼怎麼渡化他們呢?所以佛認為,那些定力深厚通達佛法妙旨的菩薩是可以接近惡人的。他們不但不會近墨而黑,反而會因此而增進道業,自利利他。如《優婆塞戒經》卷一云:



一切惡友,諸煩惱業,即是菩提道莊嚴伴。何以故?一切凡夫無有智慧正念之心,故以煩惱為怨敵;菩薩智慧正念具足,故以煩惱而為道伴,惡友及業亦復如是。



《維摩詰經•佛國品》云:



譬如不下巨誨,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來源 | 中國佛學院

作者 | 體恆

原標題 | 孔子與佛陀教育思想的比較
圖片來源 | 十願百科

攝影 | 妙傳、慧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