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 人類首次!宇宙飛船→←小行星

中國科普網 發佈 2022-09-27T21:12:58.771565+00:00

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帶來的「核冬天」可能是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如果有一天,人類也面對著這樣的威脅,我們該如何逃過類似的命運?

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帶來的「核冬天」可能是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如果有一天,人類也面對著這樣的威脅,我們該如何逃過類似的命運?

在科幻電影《不要抬頭》中,美國總統決定用核武器摧毀小行星,而現實中的答案則是——今天早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宇宙飛船成功撞擊了一顆小行星。

DART飛行器撞擊小行星模擬圖

NASA的這項任務名為「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任務,重達600公斤的飛行器於去年11月24日發射,踏上「自殺式」的單程太空之旅。

被鎖定為目標的則是距離1100萬公里的小行星「迪莫弗斯」(Dimorphos),它重達500萬噸、直徑約163米,圍繞著另一顆體積較大的小行星「迪迪莫斯」(Didymos)以11小時55分鐘為周期進行公轉,二者組成了一個雙小行星系統。

「迪莫弗斯」與「迪戴莫斯」

科學家認為,如果太空飛行器能夠改變「迪莫弗斯」的軌道,說明當地球在未來受到近地小行星或彗星的威脅時,人類有能力通過撞擊使其發生偏轉,從而保護地球和人類的安全。

北京時間今天早上7點14分,在全球緊張目光的注視下,DART飛行器以2250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義無反顧地撞向了「迪莫弗斯」。

DART飛行器傳回的最後影像

NASA成員表示,撞擊可能會使兩顆小行星的距離拉近,並讓公轉周期縮短約10分鐘。不過,研究人員需要大約兩個月才能確定「迪莫弗斯」的運行軌道是否發生了變化。

NASA行星科學部門主任洛里·格雷茲說:「我們正在開啟人類的新時代。在這個時代,我們有可能有能力保護自己免受危險的小行星撞擊。」

當然,人類的存亡不能僅僅依靠一個太空飛行器的撞擊。NASA行星防禦官員林德利·詹森在採訪中稱,除了DART任務之外,NASA正在考慮更多偏轉或摧毀危險小行星的設想,包括使用離子束轟擊小行星、研製所謂的「引力牽引太空飛行器」來「拖拽」小行星等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也已經將為地球張開「保護傘」提上日程。今年4月,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在接受採訪時提到,我國將開始完善建立地基天基對小行星的監測預警系統,並著手組建近地小行星防禦系統。

「我們爭取在『十四五』末期或者2025年、2026年實施一次對某一顆有威脅的小行星(的軌道改變技術實驗)。」吳艷華透露。

來源:中國科普網 綜編自科技日報、央視新聞、中新網、上游新聞等

配圖來源:NASA

編輯:毛夢囡

審核:王飛

終審:陳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