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億七千萬字,這本書有點厲害!

閱讀時代雜誌 發佈 2022-09-28T04:17:59.370772+00:00

近日,總台《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開播了,第二季第一期的「主角」可謂相當有「分量」,它就是中華民族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類書,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

近日,總台《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開播了,第二季第一期的「主角」可謂相當有「分量」,它就是中華民族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類書,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

關於《永樂大典》,許多人可能聽過,卻未必了解。今天《夜讀》整理了「關於《永樂大典》的12個知識點」,來看看這部三億七千萬字的曠世奇書是怎麼誕生的。

關於《永樂大典》的12個知識點

01

《永樂大典》小傳

《永樂大典》是中華民族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類書,編撰於明代永樂年間,這部曠世宏編「合古今而集大成」,保存了我國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種典籍資料達七八千種,所收錄內容包括文學、哲學、歷史、地理、宗教及各種技術等。

《永樂大典》全書共兩萬兩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並目錄六十卷,分裝成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全書約三億七千萬字。堪稱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被稱為「典籍淵藪」。

02

《永樂大典》的編排方式

一部體量如此巨大的書,怎麼編排是個大問題。《永樂大典》巧妙地採用了「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的編排方式,真正做到了「開卷而古今之事一覽可見」

舉個例子,這一頁的「一東」,指的是「東」韻,它用「東」韻來統「頌」字,然後解釋「頌」的讀音、意義。

接下來是「事目」,即我們所說的「詞條」。接著再引書,就是把出現這個事目的內容抄錄下來。

將當時所能找到的古今書籍七八千種,一字不改地放到各個事目下面,就編成了一部大書。

03

《永樂大典》的編修原則

《永樂大典》編撰之初,明成祖朱棣就定下規則:「毋厭浩繁。」一句話,不怕書多,只要有書都收進來。這才有了這部卷帙浩繁的曠世奇書。

04

《永樂大典》的書本裝幀

《永樂大典》皆用明黃色絲絹包面,開本闊大,極具皇家富貴氣象。紙張採用以桑樹皮和楮樹皮為主要原料的皮紙,「繭素燦如雪」,是書寫的極佳用紙。全書正文用明代官用楷書「台閣體」抄寫,書法秀麗工整,還配有大量插圖,形象逼真。

今天,如果你走進國家典籍博物館,會經過一扇「凌花雙龜背」紋樣的銅製大門,大門上的紋樣便出自《永樂大典》「真」字部「門」字冊。

05

《永樂大典》的修撰過程

《永樂大典》的修撰前後歷時五年,第一次修書時,朱棣讓解縉擔任監修,解縉用了一年多時間修成,朱棣看過之後不滿意,下令重修。重修的時候,他任命姚廣孝、劉季篪、解縉等人監修,整合了兩千餘人,可謂「天下文藝之英,濟濟乎咸集於京師」。全天下的英才都聚在一起幹這一件事,可見對這部書的重視。

06

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

說到《永樂大典》的修撰,有個人不得不提,就是陳濟。陳濟雖然只是一介布衣,但「讀書過目成誦」,被稱為「兩腳書櫥」。朱棣聽說了這麼個人才,就把他請進京師,「以布衣召為都總裁」,成為制定《永樂大典》凡例的重要人物之一。

根據歷史記載,在修撰過程中,「執筆者有所疑,輒就濟質問」,大家碰到什麼問題都問他,而陳濟也隨時隨地都能「應口辨析無滯」

07

《永樂大典》的「真愛粉」

雖然《永樂大典》為明成祖朱棣下令所修,但完成後一直深藏于禁中秘府,他自己也並未直接利用過此書,倒是嘉靖皇帝十分喜愛,將其作為自己的案頭之書,常備一二帙隨時翻閱。

08

《永樂大典》的重錄

明嘉靖三十六(1557)年,紫禁城大火,奉天門和三大殿被燒毀。當時《永樂大典》只有一套正本,因怕大火殃及大典,嘉靖皇帝曾一夜之間傳諭三四次下令搬遷。為防止不測,嘉靖於1562年下令開啟了這部曠世宏編的重錄工作。

自此,大典有了「永樂正本」和「嘉靖副本」之分,如今存世的均為「嘉靖副本」

09

被錦衣衛保護的「修書人」

由於重錄工作對書寫水平有較高要求,吏部和禮部為此特主持「糊名考試」,最終招收109位善書人負責抄寫謄錄。朝廷為這些人員提供了優厚的待遇,還由錦衣衛撥送巡禁,保障安全。將主要負責皇帝侍衛親軍和儀仗隊的錦衣衛調去保護《永樂大典》的重錄人員,由此可見朝廷對此項工作的重視。

10

《永樂大典》正本之謎

令人痛心的是,《永樂大典》副本錄畢之後,文獻中幾乎再難尋到有關大典正本的記述。經歷了五六百年的歲月風雨,正本至今下落不明,副本更是星散飄零,百存一二。截至2017年底,《永樂大典》副本僅發現有418冊,即便是這400餘冊,也散落在世界各地。

目前,中國國家圖書館是世界上《永樂大典》館藏最多的地方,現存224冊,堪稱「鎮館之寶」,隻字片紙都彌足珍貴。

11

世人對於正本下落的種種猜測

12

珠還合浦,歷劫重光

《永樂大典》歷經劫難、幾經散佚,又不斷回歸的故事,被稱為「珠還合浦,歷劫重光」。

乾隆五十九(1794)年,曾對大典所存冊數做過一次詳細統計,那個時候還剩九千多冊,丟失一千多冊;

光緒十八(1892)年,翰林院所藏大典冊數就只剩下了八百七十多冊,短短百年時間,《永樂大典》從九千多冊只剩下八百多冊;

清朝末年,中國積貧積弱,列強巧取豪奪,大典屢遭散佚。

到了1912年,在魯迅先生的努力下,第一批《永樂大典》64冊入藏京師圖書館(國家圖書館的前身)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高度重視《永樂大典》的回歸。一代代讀書人、藏書人、護書人繼續書寫著《永樂大典》珠還合浦,歷劫重光的故事:

1951年,在張元濟先生的倡議下,商務印書館將歷經了抗日戰爭烽火倖存下來的21冊《永樂大典》,捐獻給了國家。

鄭振鐸先生一貫重視《永樂大典》的收集,自從他擔任新中國第一任文物局局長以來,更是竭心盡力為國家徵集大典、保存大典。

1951年,周叔弢先生以個人名義,將珍藏已久的《永樂大典》捐獻了出來……

大典珠還合浦的故事,仍在繼續。我們也期待著更多《永樂大典》遺冊的面世。

一部《永樂大典》,讓我們看到了

六百年前修篆之人對於文化的堅守,

也讓我們領悟到,

後世無數護典人對於中華文脈的護佑。

而蘊藏著中國精神之源的典籍瑰寶,

又何止一部《永樂大典》呢?

「先賢以典籍為燈,照亮文化之路;

今人借典籍作舟,暢遊文明之河。」

何以中國?

面對這個問題,就讓我們

用冊冊典籍為「是以中國」作答!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鄧汝濛、倪傑(實習生)

【聲明: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帳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