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名將廉頗,竟然與秦始皇同姓!趙王是真正的任人唯賢

看到真相 發佈 2022-09-28T06:23:24.829528+00:00

對於戰國時期的軍事強國——趙國,除了胡服騎射,最耳熟能詳的兩個典故就是「將相和」與「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巧合的是這兩個典故都與名將廉頗有關。將相和廉頗,戰國四大將之一,趙國名將。若要問廉頗的姓氏,大多數人會說,廉頗姓廉!

對於戰國時期的軍事強國——趙國,除了胡服騎射,最耳熟能詳的兩個典故就是「將相和」與「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巧合的是這兩個典故都與名將廉頗有關。

廉頗,戰國四大將之一,趙國名將。若要問廉頗的姓氏,大多數人會說,廉頗姓廉!

實際上,我們對廉頗有諸多誤解:

一、老將廉頗其實沒有那麼老,在「廉頗老矣」之事發生後廉頗還一度被楚國任命為大將;

二、長平大敗後廉頗沒走,憑藉殘兵敗將把趁火打劫的燕軍打得丟盔棄甲,達到人生巔峰、封將拜相;

三、廉頗不姓廉,他姓「嬴」,與秦始皇同姓。

因此,廉頗之所以能建功立業,趙王——趙惠文王的知人善任、任人唯賢才是關鍵。那麼,在得到趙惠文王重用後的廉頗,到底有多厲害——

五國伐齊,廉頗當先

戰國前期,齊國勢大,特別是齊湣王借著國力強盛,連續大敗楚、秦,再吞併宋國,自稱東帝,甚至欲西侵三晉,吞併周皇室,自稱天子。齊國霸行使諸國夜不能寐,終於使秦、魏、趙、韓、燕五國聯合起來,攻打齊國。

五國聯軍伐齊,廉頗就是趙國軍隊之首。在五國伐齊中,廉頗表現的異常英勇。《史記》記載,此戰"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廉頗大破齊軍,攻下了陽晉,趙惠文王賞賜軍功,封他為上卿。

此後,廉頗不斷帶領趙軍四方征戰,開疆拓土。公元前279年,廉頗再次率軍東進,直擊齊國,大破齊軍。三年後,又率軍攻入魏國幾邑(今河北大名),雖然遇到了魏國軍隊的強烈抵抗,但還是再次進攻,幾乎將幾邑盡數占領。僅僅一年後,廉頗便再次率軍進攻魏國,這次不僅攻下了(今河南安陽),還在此地"築城而還",極大地增強了趙國的名聲和士氣。

長平之戰,堅守拒秦

長平之戰不僅使趙國由盛而衰,也是廉頗人生的轉折

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逝世,孝成王繼位為國君。秦國進攻韓國上黨(今山西長治),上黨太守見孤立無援,於是將上黨獻給了趙國。由此,趙秦兩國圍繞上黨地區爆發了激烈的戰爭,趙孝成王命廉頗率軍於長平(今山西高平)以拒秦軍,面對強秦,廉頗審時度勢,選擇以逸待勞的防守打法,秦趙相持不下達三年之久。

這種打法雖然成功抵抗了秦軍進攻,但也招致了趙孝成王不滿,終於被「紙上談兵」的 趙括所代替,也最終導致了長平慘敗,趙軍被坑殺40萬。

邯鄲之戰,銅牆鐵壁

長平之戰後,秦國乘勝追擊,次年兵鋒直抵趙國首都邯鄲城下。

此時的趙國,已再次啟用廉頗,趙軍在他指揮下攻守有度,任憑秦國軍隊如何進攻都無法突破廉頗的防線,當然,廉頗也拿城外的秦軍沒辦法。

趙王無奈之下派遣使者請求魏國出兵援助,魏王深知若趙國敗亡,那魏國也必不保。於是派軍支援,在魏軍和廉頗的裡應外合下,終於擊退了秦軍,並且一舉收回了此前被秦國占領的土地。

就在廉頗得勝而歸之時,身處趙國腹地的燕國竟然落井下石,偷襲趙國。趙王大怒,命廉頗率領軍隊進攻燕國,把燕國狠狠地修理了一番。

邯鄲之戰後,廉頗再次受到朝中小人誹謗,終於被排擠失去軍權。廉頗憤而出走魏國,卻不被重用,再投奔楚國,最終未能再次展現名將之風。公元前243年,84歲的廉頗抱著滿腔對故土的思念,在楚國鬱鬱而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