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何收了那麼多義子?

寒袖 發佈 2022-09-28T23:15:12.846254+00:00

在我國歷史上,義子也算是一個不容小覷的政治力量。這些義子有的是因為客觀原因,有的是由於主觀原因,總之最後都成為了義子中的一員,也為朱元璋立下赫赫戰功,幫助他推動了大明帝國的建立。那麼,朱元璋為何收了那麼多義子?

古時候的權貴非常喜歡收養義子,尤其是在元末明初時最盛。在我國歷史上,義子也算是一個不容小覷的政治力量。

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一生中收下了二十多個義子。這些義子有的是因為客觀原因,有的是由於主觀原因,總之最後都成為了義子中的一員,也為朱元璋立下赫赫戰功,幫助他推動了大明帝國的建立。

那麼,朱元璋為何收了那麼多義子?

義子充當侍衛

其實,朱元璋的那些義子並不是一開始就有資格領兵打仗的,很多人都有親兵、侍衛的經歷。也就是說,每個義子都需要跟在朱元璋身邊充當親兵、侍衛,竭盡全力保護朱元璋的安危,等到朱元璋認為合適時,方可自己單獨領兵打仗。

比如說李文忠、沐英等人,全部都是從侍衛一步步爬上來的。即便是有些人已領兵打仗好幾年,只要朱元璋有需要,隨時可以將他們喊回去充當侍衛的角色。

比如說何文輝,他當時正在福建打仗,朱元璋卻要去攻打汴梁。再加上當時中原地區的環境並不是很和平,朱元璋想要增加勝利的希望,就將何文輝從福建召回,將他任命為指揮使。

廣收義子的原因

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為什麼朱元璋這麼喜歡收義子呢?這主要還是由於局勢導致的,最根本的原因肯定還是為了培養屬於自己的勢力,這樣才能更好地成就屬於自己的事業。

這也無可厚非,而且當時的動盪不安,導致很多百姓流離失所,同時也出現很多孤兒,朱元璋遇到合適的孤兒,就會將其收下做義子。

沐英和徐司馬原本就是戰爭遺孤,只不過他們的運氣比較好,遇到了準備大展宏圖的朱元璋。沐英是朱元璋收下的第一個義子,比李文忠都要早上兩年的時間,是當初朱元璋在濠州時收下的。

沐英遇到朱元璋時,只有八歲。沐英出生於貧困人家,從小就幫助家中做農活,父母由於戰事都去世了。朱元璋憐惜他父母雙亡,之後的生活不知道應該如何繼續,就將他帶到身邊養著,並且給他重新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周舍。

朱元璋跟皇后馬氏結婚許久,一直沒有孩子,所幸就將沐英寄養在皇后名下。皇后本人宅心仁厚,一直想要有一個孩子,無奈天公不作美。朱元璋將沐英交給她之後,她盡心盡力地照顧,生怕沐英會察覺到什麼不舒服。

在朱元璋和馬氏這裡,沐英體會到了許久未見的親情。這份深厚的感情,使得沐英願意付諸生命也要維持。

雖然後來馬皇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母子二人之間的感情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沐英對懿文太子非常照顧。馬皇后和懿文太子的去世,對沐英造成重大打擊,不久也病逝了。朱元璋念他一生征戰有功,將他追封為黔寧王。

除去孤兒之外,朱元璋的義子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他的侄子外甥等親屬,另一類就是為了御下而收養的部下後人。侄子外甥中,最為出名的還是朱文正和李文忠。

朱元璋當時沒有親生孩子,見到親人前來投靠,非常開心,跟馬氏商量之後,將這兩個孩子都收為義子,不偏不倚。

李文忠為此還更改了自己的姓氏,朱文正雖然並沒有得到義子的名號,但朱元璋對他的要求,就是按照義子進行要求的。

朱文正跟李文忠兩人的軍事才能都不錯,打贏了很多場戰爭。

朱文正的成名之作肯定還是要數洪都之戰,朱文正帶領著數千名戰士,與陳友諒的十萬大軍交戰。敵我力量如此懸殊,朱文正還是成功堅持了三個月之久,這絕對是非常了不起的經歷了,也足以見得朱文正此人智勇雙全。

戰爭結束之後,朱元璋也按照功勞進行論功行賞。只不過朱文正對於賞賜不滿,甚至還想要反抗朱元璋,最後卻被朱元璋囚禁起來了,一輩子都沒有逃出來。對於他的後人,朱元璋並沒有多加為難,甚至還將他的兒子封為靖江王。

李文忠作為名正言順的義子,為此不惜更改自己的姓氏,為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戰功。並且他這個人性格非常沉穩,也因此得到了朱元璋的大力栽培。從十九歲領兵作戰開始,征戰一生,鮮少出現敗績。去世之後更是被追封為歧陽王,配享太廟。

至於那些為了御下而收的義子,大多是為了安撫屬下的心情,從而可以拉攏更多的人才。何文輝與平安就是出於此原因被收為義子的,在朱元璋這麼多義子中,何文輝絕對是一個難得的賢將。

除去沐英之外,就要數何文輝的功勞最大,他原本是何世隆的孫子,朱元璋將滁州攻打下來之後,徐世隆帶著自己的所有部下前來投降。

朱元璋第一次見到了何文輝,當時他只有十四歲,朱元璋說這個孩子是難得的習武奇才,自己非常喜歡,想要將他留在自己身邊。

朱元璋這麼做,就是想要在自己手中留下一個人質,畢竟這是他攻克下來的第一個據點,而且自己勢力還不是很足,存在很大的變故。

為了防止何世隆背叛自己,這是最好的辦法。如果何世隆一家沒有背叛自己,那麼他會將何文輝教成一個人才,一旦何世隆背叛了,這將會成為自己手中最大的武器。

何文輝早些年的經歷並沒有詳細的記載,但是他在靖難之役中的表現非常亮眼,整場戰爭中,憑藉一己之力,將北軍的攻勢給克制住。還斬殺了敵軍很多將領,使得敵軍的實力驟減,很快被打敗。

朱元璋認下這麼多的義子,跟他創業初期的處境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繫。

但不管他處於什麼原因收下了這些孩子,他都付出了自己的真心實意,也努力想要將他們教養成人,即便有些孩子犯錯了,他也努力想要將他們拉回正道。

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朱元璋的實力越來越大,他也不再需要收那麼多的義子了,而且孩子多了就不重要了,投放的感情也沒之前那麼多了,需要考慮的事情越多,收下義子的動機越不單純。

天下初定義子的結局

朱元璋手下的這些義子之間也存在等級區分,朱元璋最信任的還是李文忠跟沐英兩人,這兩人也非常值得信任。

其他義子雖然能力並不是很突出,但在戰爭中也有一定的貢獻,只不過在天下安定之後,朱元璋就開始想方設法剝奪他們手中的權利,畢竟朱元璋可是連自己的親兒子都不放心。

朱元璋為了防止出現義子謀殺自己親兒子的事情出現,明確規定所有的義子都沒有繼承皇位的權利。

甚至在天下太平之後,朱元璋還讓自己的親生兒子逐漸接手義子的職務,想要將這些為自己打下江山的義子從權利中心排擠出去,就連最受朱元璋信任的沐英也沒能避免。

當初沐英已經改姓朱,在這個時候也不得不改回自己原本的姓名。畢竟對於朱元璋來說,已經處於最高地位,所有人都需要仰視自己。

之前的那些義子,不管能力多麼出眾,現在都不能繼續幫助自己了,甚至還有可能會成為自己的負擔,讓世人認為自己是依靠這些人才有現在的地位。

亦或是這些義子功高蓋主,等到自己百年之後,想要篡位,威脅到好不容易攻打下來的江山社稷。

總而言之,朱元璋的一切做法都是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也表明朱元璋內心最真實的狀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