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第二大內陸國,蒙古明明沒有海,為啥會有海軍呢?

趣史微視頻 發佈 2022-09-29T00:01:03.072246+00:00

這個段子的笑點在於凡是懂地理的都知道,蒙古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內陸國家,也就是說它的四周都是陸地根本沒有海洋,那沒有海洋怎麼會有海軍呢?

「他的岳父是蒙古國的海軍司令」。

這裡的「他」正是相聲演員于謙,是郭德綱在相聲《東遊記》中對于謙的一段調侃,惹得台下觀眾哈哈大笑。

這個段子的笑點在於凡是懂地理的都知道,蒙古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內陸國家,也就是說它的四周都是陸地根本沒有海洋,那沒有海洋怎麼會有海軍呢?

所以「蒙古國海軍司令」成了光杆司令的一個梗。

不過笑歸笑,但真實情況是蒙古國還真的有一支海軍。

只是這支海軍有些與眾不同,全世界所有國家的海軍都是保家衛國的,而蒙古的海軍卻是唯一外包給了私人可以用來賺錢的。


那麼蒙古的海軍為什麼這麼特別?一個內陸國家為何要特意建一支海軍?這是不是多此一舉呢?

這裡面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事情且聽我們一一道來。

一、蒙古海軍的建立

蒙古是世界上僅次於哈薩克斯坦的第二大內陸國家,總面積為156.65萬平方公里。

它地處亞洲中部的蒙古高原,北部與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接壤,東面是我國的東北地區,西面是新疆,南面則是內蒙古,完全被中俄兩國所「包圍」。

經常有人開玩笑說蒙古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因為它夾在中俄兩大國之間,只要中俄安好,世界上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來入侵它。

這話其實也是實話,蒙古除了中俄之外離得最近的國家就是西面的哈薩克斯坦,相距38千米,可即便這38千米也是中國的領土。

如果有國家想要派軍隊攻打蒙古,就得先進入中俄兩國的領土,即使是遠程發射飛彈也會經過中俄的領空,這也是不被允許的。


而距離蒙古最近740公里的海也是我國的渤海。

現今,這世界還沒有一個國家敢明目張胆地入侵中俄兩國的領土,包括美國。

所以這樣的蒙古需要海軍嗎?

原本是真的不需要,蒙古獨立之後就一直在蘇聯的庇護之下。

雖然建立了屬於自己的軍隊但一直沒海軍,直到1930年才有了第一艘船,目的是為了幫蘇聯運輸石油。

在很多人印象中蒙古處於內陸地區應該是個荒涼、乾旱的地方,實際上蒙古光河流就有3800多條,連起來的總長度達到6.7萬公里。

湖泊也有3500多個,其中環境最為優美的當屬與俄羅斯貝加爾湖相鄰的庫蘇古爾湖,也是蒙古第二大水庫。

庫蘇古爾湖有2620平方公里,深度達到244米,是蒙古最適合訓練海軍行駛艦艇的地方。


蒙古境內的礦產資源非常的豐富,截止2012年的時候就已經發現和確定的礦產有80多種,其中銅、石油、鐵儲量達到數十億噸,煤礦更是有3000億噸。

蘇聯自然不會放過這塊「肥肉」,於是就送了一艘船要求蒙古在庫蘇古爾湖上利用色楞格河為水道,為他們運輸石油等資源。

由於當時蒙古國的北部邊境沒有修築公路,從崎嶇的土路上開車行進會很困難,運輸時間可能要被拉長到4天,這才選擇了水路運輸。

為了保衛石油的安全運輸,蒙古國這才正式成立了海軍。

蒙古政府還以獨立過程中最重要的人物達木丁·蘇赫巴托爾的名字給這艘唯一的船命名——「蘇赫巴托爾號」。

雖然說叫海軍對外聽起來有面子,但實際作用就是一個水上運輸隊。

蒙古海軍自成立以來就沒有參加過任何軍事行動,因為「蘇赫巴托爾號」並不是戰艦隻是一艘拖船,工作就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從湖北端到湖南端往返轉移石油。

「蘇赫巴托爾號」的往返一趟需要8個小時才能完成任務。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1991年蘇聯解體後,蒙古才停止了用油船運油的活動。

從上面的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蘇古爾湖的環境是非常的美麗,作為蒙古四大自然公園之一,當地政府也是不想再污染這裡的環境了。

現在沒有了這項任務,蒙古海軍的存在價值似乎徹底消失了。

蒙古開始為這支可有可無的海軍犯了難,加上世界格局的大變革也讓蒙古在這時候遇到了財政危機,再沒有能力支撐海軍的運作了。

為了解決經濟問題便索性將它私有化管理,外包給了有錢的財閥。

2001年,在庫蘇古爾湖上停靠多年的「蘇赫巴托爾號」終於再次啟航揚帆。

二、能盈利的海軍

從一開始蒙古海軍作為內陸淡水湖上的一支運輸隊就很難出現危險,海軍的規模就非常的小。

從1930年成立以來,船隻最多的時候只有三艘,配有兩門炮和一台發動機。

可以說是全世界規模最小的海軍也不為過。

等到了1997年海軍被外包出去後,海軍的規模再度減小。

因為長時間沒有維修和改進,三艘船隻中已經有兩艘沒有辦法下水正常作業了,唯一能使用的只有「蘇赫巴托爾號」。


而現在整個蒙古海軍是總人數僅在7人的「袖珍」軍隊。

你沒有看錯,一個國家的海軍是只有7個人組成的!

其中一人為艦長擁有海軍上將軍銜,剩下的6人分別是一個上尉指揮官、一個上尉、一個中尉指揮官、一個中尉和兩個少尉,全員將官沒有士兵。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這7人裡面只有艦長巴特巴彥會游泳,其他六位海軍竟然都是「旱鴨子」。

巴特巴彥上將一輩子都沒有見過大海,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有機會能夠到海邊去看看真正大海的模樣。

人雖少,但對自己的職責可是一點都不懈怠,每天他們都會把僅有的這艘船打掃得乾乾淨淨,檢查船隻的每一個儀器和零件,不允許它在執行任務時出現任何問題。


可能會有人奇怪,蒙古海軍只有7個人也不用去打仗,還要執行什麼任務呢?當然是忙著賺錢了。

既然海軍外包給了一些財閥集團,那自然要為這些財閥賺取利益。

雖然蒙古禁止了在庫蘇古爾湖運送石油來環保,但是可以運送蒙古出產的木材、畜產品、羊毛、皮革等不污染環境的物品。

「蘇赫巴托爾號」可以從庫蘇古爾湖北上穿過色楞格河航行到俄羅斯的貝加爾湖,再通過貝加爾湖開到北冰洋。

沿著這條航線將船上的貨物沿途售賣到當地賺取錢財,或者換取一些工業品和消費品再運回國內售賣。

這一趟下來賺取了不少的利潤。

等到了冬天,蒙古被捕天氣嚴寒湖面結冰沒辦法行船,巴特巴彥上將就帶著所有的戰友在湖面上鑿一個冰洞,捕魚為生。

畢竟國家不管他們了,還得靠自己生存。

除此之外,他們還會通過讓遊客參觀軍艦和搭載乘客來賺外快。

他們每天早上8點正式開工,收取遊客每人12美元,讓遊客們登船參觀並帶著他們週遊庫蘇古爾湖。

海軍們還會舉辦一些娛樂活動,放著音樂與遊客們一起在船艙內跳舞,陪遊客一起在甲板上燒烤,玩得不亦樂乎。

一支國家的海軍每天不搞軍事訓練、不改良武器設備,這要是在其他國家那絕對是無法想像的事情。

但對於蒙古海軍來說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蒙古國對他們沒有財政支持,他們除了一身軍裝和這堆「破銅爛鐵」是國家給的,其餘像艦艇的維護、後勤補給、家庭收支、一日三餐這些費用全是靠他們自己自給自足的。


即便已經如此落魄,但蒙古海軍的七人都表示一旦國家遇到了危難,他們仍然是會選擇第一個沖在最前線的。

這七個人憑藉自己的辦法和堅強的意志支撐了蒙古國的海軍力量,說實話非常值得敬佩。

一個國家尤其是一個內陸國家真的必須要有海軍嗎?

三、海軍的必要性

除了蒙古這個內陸國家有海軍外,實際上世界上許多內陸國都有自己的海軍。

像前面提到過的最大內陸國哈薩克斯坦剛開始的時候也是沒有海軍的,不過它接壤裏海,就由4000名水上警務隊成員做好防務工作。

裏海叫海但並不是真的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除了哈薩克斯坦之外,裏海周邊還有俄羅斯、土庫曼斯坦、伊朗、亞塞拜然這四個國家,所以必須要警惕這幾個國家從水上入侵自己。


不過那時候哈薩克斯坦也並沒有重視海軍的發展,他們總共有十多艘蘇聯製造和外國轉讓的小型艦艇 ,性能早已嚴重老化。

直到有人發現裏海裡面蘊藏著大量的石油資源,哈薩克斯坦才開始重點發展海軍想要分「一杯羹」。

2007年,哈薩克斯坦軍方向世界公布,要組建一支強有力的海軍來保護其在裏海所有用的石油資源。

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哈薩克斯坦海軍正式組建完成。

這支海軍由裏海小艦隊、海岸炮兵部隊和海軍陸戰隊等組成,成為了裏海區域一支不容小視的武裝力量。

哈薩克斯坦海軍崛起後,土庫曼斯坦成為裏海周邊五國當中海上力量最弱小的國家。


該國總統也不甘示弱,立即下達組建海軍的法令,並於2015年擁有了16艘巡 邏艇 、 2000名士兵、一個海岸警衛隊和海軍聯合基地的海上軍事力量。

然而論海軍實力最強的內陸國家當屬南美的巴拉圭,光是各種艦艇就有四十多艘。

歐洲的8個內陸國家裡,就有瑞士、奧地利和匈牙利三個國家建海軍。

這些國家建立海軍的目的除了做水上的防務工作外,多是為了在內陸湖中搶奪有利的資源。

這和蒙古最初給蘇聯運輸石油是異曲同工的作用,包括現在蒙古海軍運輸貨物也是起到資源的保護和盈利的作用。

這麼一看蒙古的海軍還真是有很大的存在價值。


其實蒙古除了用海軍運輸物資外,還是有一個軍事強國的「大國夢」的。

蒙古自立國之處就一直處在蘇聯的庇護之下,雖然建立了海陸空的三軍部隊,但總體軍事實力放眼全世界都屬於較弱的水平。

正如前文所講,蘇聯解體後蒙古就被夾在了中國與俄羅斯的中間,因此蒙古想要擴充軍力來保護國家主權抵抗外國侵略的能力被大大限制。

截止到現在蒙古現役常備兵力僅有91500名,儲備兵力也才137000人,是蒙古盡最大努力創造出的規模小,但專業度、效率極高的武裝軍事力量。

俄羅斯雖在軍事方面對蒙古進行了技術以及資金方面的援助,但它依然想要突破中俄兩國的束縛,在世界上能有一足之地。

為此,蒙古只能依賴於外交政策。

而最先向蒙古跑出橄欖枝的就是美國,「第三鄰國」的理念也就應運而生了。

這個「第三鄰國」最初是指美國,後來轉變為了西方國家或國際組織,正是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想要利用蒙古來遏制中俄兩國採取的策略。

隨之而來的是日韓印等亞洲國家也被列入了「第三鄰國」的名單,「第三鄰國」又成了支援蒙古的國家。

蒙古逐漸擴大了其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積極參與「第三鄰國」的一些活動,其中就包括軍事行動。

從上世紀末開始,西方國家便加大了對蒙古國軍事、經濟等各方面的援助。

先是美國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成立了一個國際維和的軍事訓練中心,並在2003年開始邀請蒙古共同舉行代號為「可汗探索」的軍事聯合演習。


到了2010年又得到進一步發展,北約組織更是直接宣布蒙古是第45個向阿富汗派兵的國家。

想要繼續和西方國家走得近,就得保證軍事力量,一個國家沒有海軍在國際上是會失了面子的。

所以說,蒙古海軍雖名存實亡,但面子工程還是必不可少的。

不過由於蒙古特殊的地理因素,它與中俄兩國搞好外交關係仍然是第一要務。

曾經的輝煌

別看蒙古現在的海軍如此弱小,可在元朝時,蒙古海軍曾是世界最強。

1984年的時候,我國考古學家就在山東蓬萊發掘出了一艘元代戰船,是當時我國發現的最大並且保存最完整的戰船。

這艘戰船長度28米,五六米的寬度,高1.2米左右,有是三個艙位,船身呈流線型,有利於快速航行。

戰船除了能使用火統外, 還使用火彈瓶,同時配備了刀、戟、弓箭等武器,戰鬥力極強。

之後又陸陸續續發現了兩艘戰船。

通過專家講解可以得知,元朝是中國古代航海技術比較發達的時期,領先於當時的世界其他國家。


蒙古是生活在大草原上的民族,卻能組建出當時世界上最強的海軍。

是因為元太祖鐵木真在東征西域時,被莫蘭河擋住去路,之後造船渡河,蒙古水師在當時萌芽。

蒙古水軍形成建制還是要等到宋蒙戰爭時期。

據史料記載,於公元1237年前蒙古大汗窩闊台封漢將張榮實為「征行水軍千戶」,說明水軍已經成為一直獨立的部隊。

一年後,蒙古大軍在與宋軍交戰中繳獲了對方上千艘的戰船,這大大加強了蒙元水師的實力。

由於宋朝製造的戰船非常優質,蒙古國歷史上第一支有建制、規模大的水師正式成立。


蒙古大軍隨後的南下征宋行軍路線就是採取水陸並進的方式,其水軍在與宋軍水師的實戰中不斷得到歷練,先後進行了巢湖水戰、瞿塘水戰、淮水之戰、馬湖江水戰等著名戰役,而且勝多敗少。

戰後蒙古又獲得了宋軍數百艘的戰船,水軍勢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以至於在後來的嘉陵江水戰中,蒙古水軍就能一次性出動一千餘艘戰船的規模,並取得「三戰三捷,大敗宋將呂文德,繳獲戰船百餘艘」的戰績。

此時的蒙古水軍無論在戰船的數量上,還是軍隊戰鬥力上都已相當強大。

有了水軍的助力,蒙古大軍的進攻勢如破竹,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南宋的戰略要地如襄樊、鄂州、建康等皆被占領,連都城臨安(杭州)也丟失了。

南宋已經失去大半的江山,只能在東南沿海地區進行活動。

公元1279年,足以影響中華文明進程的決定性戰役——崖山海戰爆發。

這場海戰的規模可以說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元朝水陸軍隊人數兩萬人,戰船400艘,而南宋則派出軍民20餘萬人和戰船1000餘艘。

雖然南宋從兵力上占據絕對優勢,但還是被元軍水師輕易擊潰,宋軍竟全軍覆沒直接導致了滅亡。

這對於「馬背上的民族」來說絕對是水軍史上的奇蹟,但有著強烈征服欲望的蒙古人還遠遠不夠滿足。

元世祖忽必烈統一中國後,他的目光開始由陸地轉向了海洋彼岸,元朝的水師力量要從一支內河水軍轉變為「海上蛟龍」來征服整個世界。

他把跨海作戰的第一個目標定為了日本。

忽必烈命令高麗打造900艘大小不同的戰艦,派出元朝與高麗聯軍共計3.2萬人向日本進攻。

可惜高麗造的船粗製濫造,遇到連日的狂風暴雨就承受不住損失慘重,被迫撤軍回國。

不死心的忽必烈又再次派出兩路水軍同時出發。

一路是由女真、契丹、高麗等降兵組成的軍隊,以及900艘戰艦;另一路是南宋降兵十萬人的江南水軍,和戰船3500艘。

兩路軍馬合計15萬人。

本來元軍勢在必得攻下日本,可事與願違的是日本早就做好了防禦準備,成功阻擋住了元軍上岸,恰巧又颳起颱風,元軍幾乎全軍覆沒,九成人葬身於大海。

雖然兩次跨海作戰都以失敗而告終,但元朝能一次性出動數千戰船承載十幾萬人,絕對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力量。

或許現在的蒙古國不放棄海軍編制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是想要夢回元朝時期的輝煌吧。

【總結】

蒙古國現在雖然擁有世界上最小的海軍,無法從事任何軍事行動,但他們依然靠自己的努力來維持著一個國家軍隊的顏面。

曾經的蒙古海軍輝煌不再,不過元朝對航海、造船技術的發展也為我國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奠定了基礎。

蒙古的大國夢依然在堅持,我們也要居安思危,努力發展我國的海陸空國防力量,只有自己軍事力量強大才能不受他國庇護,真正的保護自己。

南宋的歷史教訓,將永遠不再重演!

編輯:托馬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