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鄧穎超離世,立下兩份遺囑,為何其中一份未被執行?

大佬日誌 發佈 2022-09-29T00:34:57.100926+00:00

在多年之前,寫這封信的人深深地離開了他熱愛的這片土地,而在1992年,收到這封信的人也追隨著寫信人離開了,他們這對夫妻伴侶攜手,為祖國和人民奉獻了他們殫精竭慮的一生。

「我這一生都是堅定不移的唯物主義者,唯有你,我希望有來生。」這是周總理寫給鄧穎超女士的信中的一句話,在這句話中可以看到兩個人的濃情蜜意溢於言表。

在多年之前,寫這封信的人深深地離開了他熱愛的這片土地,而在1992年,收到這封信的人也追隨著寫信人離開了,他們這對夫妻伴侶攜手,為祖國和人民奉獻了他們殫精竭慮的一生。

時至今日,中華人民和各族兒女都追憶著他們的愛情故事和崇高品格。鄧穎超女士是周總理的妻子,也是他這一生的摯愛。除了這些頭銜和光環,鄧穎超女士還是一個純粹的共產主義戰士,一個純粹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作為一個革命前輩,鄧穎超女士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所以對於她的講話和指示,許多的革命人都始終不渝地遵循,可是,鄧穎超生前曾留下了兩份遺囑,黨中央堅決的執行了第一份遺囑,可是第二份遺囑讓所有的人都非常倍感心酸而無法接受和執行。

那麼這兩份遺囑分別寫了什麼,為何第二份讓許多人都感到十分揪心呢?

一、鄧女士的兩份遺囑

1992年7月11日,鄧穎超女士永遠地離開了她深切熱愛的這片土地,去追隨了丈夫的腳步溘然長逝。

不久,她的兩份遺囑也被公開了出來,這是鄧穎超女士生前的願望,也是她彌留之際最後的要求。

儘管如此,黨中央並沒有將這兩份遺囑完全地實施貫徹,而是只做了第一件遺囑上的事情,因為第二份的遺囑中有一些條目令工作人員非常的痛心,他們無法去執行鄧穎超女士的遺願。

鄧穎超的第一份遺囑是在1982年6月寫的,那個時候的她深感自己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為了處理好身後的事情和不給國家添麻煩,她便給自己寫了一封遺囑,在遺囑里,鄧穎超事無巨細的對自己的死亡方式以及自己所擁有的物質作了明確的說明。

在第一份遺囑里,她詳盡地說明了自己在過身之後不允許保留自己的骨灰,也不能讓自己的遺體火化或者建立紀念堂以供後人感念等等事宜,她還要求讓黨中央收回自己和周總理所住的房屋宿舍西花廳,因為這些房子屬於國家,自己不能私自挪用,而且在自己離世之後,黨中央不能搞遺體告別會,也不要開追悼會,免得再讓國家為自己浪費錢財,更不能讓黨中央因為自己和周總理的關係而對家裡的親戚給予特別照顧。

從這封遺囑可以看得出來,鄧超女士給自己的身後事做了明確的規劃,而且這其中最讓人動容的一點就是,她在生前為祖國奔走了大半生,可在死後仍然不帶走一針一線,而且連自己生前所居住的房子都要再次上交給國家,這足以說明她的深明大義和兩袖清風,這於周總理的行事作風如出一轍。

或許他們兩人就是這樣互相追隨著彼此的腳步,相互陪伴而攜手終生的。

第二份遺囑寫於11月5日,這時鄧穎超女士已經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況非常不好了,所以她掙扎地坐了起來,為自己先前遺囑繼續添上了幾筆。

她對自己的目前辦公的文件以及自己所拿到的工資都做出了細緻的交代,最重要的是加入了這一點,她希望自己在無力回天之時,不要浪費國家的額外醫療資源來搶救自己,或者可以給自己安樂死,免得給人民和財政添麻煩。

鄧穎超女士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安排,是因為她是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她認為人死是因為肉身已經離去了,若一個人的精神仍然健在,那就是不死不滅之身,所以她並不在乎這些身後之物。

除此之外,鄧穎超女士還有另一則考量,那就是她深切地愛著自己的祖國和人民。

那時候的新中國剛剛建立,一切都在百廢待興之中,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還急待提高,所以她不願意浪費國家醫療資源來救治自己,因此她才會向黨中央提出這樣一個要求。

至於安樂死,這是她在強打精神收聽廣播之時從電視台聽到的消息,所以在種種綜合考量之下,鄧穎超還是寫下了這份遺囑,希望黨中央能夠接受她的遺願。

二、未曾被遵循的遺願

這遺囑是鄧穎超女士親筆寫下,也是她老人家的遺願,黨中央其實應該遵守,可是鄧穎超女士是國家的功臣,是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也是為中國革命事業奮鬥了一生的人。

如果她這樣一個有功之臣某一天纏綿病榻急需搶救,黨中央真的能夠做到坐視不管呢?

所以,當時鄧穎超雖然寫下這份遺囑,她的秘書把這份遺囑拿給相關的工作人員查看的時候,但卻沒有一個人敢答應。

1991年7月,鄧穎超因為發高燒引發肺炎,情況非常危急,黨中央二話不說,馬上把鄧穎超女士推去了搶救室,她的第二份遺囑最終沒有讓大家實行。

在主治醫師的全力搶救下,鄧女士在重度的昏迷當中長達十個小時。過了許久,鄧穎超女士才漸漸地睜開了雙眼,可遺憾的是,她此次醒來卻遺忘了大半的事情,甚至連自己身邊的工作人員都不記得了。

蒼天有眼,在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鄧穎超女士漸漸想起來了周圍的人和事,可是她清醒之後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責備」為什麼秘書要來通知大家救自己?

儘管被鄧穎超責備,而負責她的趙秘書卻非常的高興,大家還願意看到鄧穎超女士繼續活下去。面對著鄧女士的怒火,她身邊的秘書和工作人員一點也不生氣,反而是十分慶幸鄧女士真的活了過來。

這次的治療為鄧穎超女士延續了一年的壽命,而在這一年中,鄧穎超始終未曾放下推動中國大陸和台灣的統一事業。即使拖著病體,她也要親自會見台灣方面來的人,鄧穎超總是動情地說:「他想親眼看著祖國統一,但是他沒能看到,我能做的就是盡力的去做好這些事情。」

鄧穎超女士所說的「他」就是她的摯愛周總理,在祖國和大陸還未接洽的時候,周總理便撒手人寰,離開了這片故土。鄧穎超女士傷心欲絕,可是她為了祖國和人民仍在強打精神,為的就是完成丈夫的遺願。

可是在第二年的7月,鄧穎超女士還是因為搶救無效去世了,直到她閉上眼睛的那一天,黨中央也沒有因為她遺囑上所述要求的不允許搶救而放棄對她的救治。因為大家都無法眼睜睜地看著這位偉大的女性因為沒能搶救失去生命。

儘管鄧穎超女士在遺囑中說不要辦追悼會,也不要開告別儀式,更不要辦什麼紀念堂,但黨中央為了紀念她生平為人民所做的功績,還是簡單的為鄧穎超舉辦了一個告別儀式。

在告別儀式上,人民群眾都紛紛地落下眼淚,因為鄧穎超女士身上的衣服一個補丁摞著一個補丁,而她的私人住所里從未有過一件值錢的、像樣的東西。

在遺體火化之後,按照鄧穎超女士的吩咐,工作人員將她的骨灰裝在了曾經總理用過的骨灰盒中,被秘書按照遺囑拋向了大江大河之中。

十六年之後,鄧穎超女士和周總理在祖國的山巒河流之間團聚了,那時他們終於可以無憂無慮地享受自己的愛情時光,終於可以去踐行自己在信中所寫的那樣:「望你珍攝,吻你萬千。」「情長紙短,還吻你萬千。」

周總理和鄧穎超女士情話是世人公認的激烈熾熱,他們的愛情綻放在祖國紛飛的革命戰火中,也綻放在為救國救民而奔波的道路中,而他們兩人的美好初遇正是在那個炮火紛飛的年代。

時光逆轉,1919年的中國正在經歷著全國人民思想空前解放的五四運動。

那時候的中國青年都在為國家的復興而振臂高呼,鄧穎超也不例外,才十五歲的她就敢在南開大學的講台上高喊著「拒絕合約,收回主權。」

鄧穎超長得嬌嬌小小,樣貌也不算出眾,可是唯一讓人難以忘記的就是她炯炯明亮的雙目和激情澎湃的聲音。彼時,周總理作為進步青年正在講台下面看著這一個閃閃發光的女孩子。

在演講結束之後,他們兩人互相交換了對時局的意見。鄧穎超回憶說:「那時的周總理非常年輕帥氣,所以我不敢想。」儘管鄧穎超不敢想,可是周總理卻敢想,他看到鄧穎超的激情澎湃,就發覺自己堅守的獨身主義已經沒有了約束和邊框,他願意為她打破這個界限。

即使兩個人內心都有些波動,但誰也沒先挑明。在時局的催促下,周總理赴法留學,而鄧穎超留在師大附小里當了一名教師。

三、攜手一生的愛情

即使兩個人分道揚鑣,可是周恩來卻在法國的異國他鄉中回想起了那個閃閃發光的女孩,他給這個女子寫信,而鄧穎超也及時地回信,在一來二去中,他們兩個人建立起了真摯的感情。

之後,周總理回國,1925年,他們兩個人結婚了。那時的鄧穎超也成為了婦女部部長,負責著解放婦女的運動。為了革命事業,鄧穎超女士竟將自己肚子中的孩子給打掉了。這件事情讓周總理非常的生氣,他很害怕此事會對妻子的身體產生什麼不好的影響。

好在一年之後,鄧穎超再次懷孕,可是時運不濟,孩子在出生後沒多久便夭折了,鄧穎超也身心俱疲,從此她再難受孕。

但是周總理從未因為這件事情對鄧穎超的感情有所變質,反而他一直默默和妻子攜手,兩個人在革命的過程中收養了很多失去父母的孩子。

在七七事變之後,鄧穎超和周總理建立了53個保育院,一共有三萬多名孩子,而這些孩子們的花銷不在少數,當時國家的經費非常緊張。周總理和鄧穎超女士就拿出自己的儲蓄來貼補這些保育院的日常花費。

看到妻子這樣勞心勞力,周總理也非常支持著妻子的工作,他經常和妻子一起,牽著手散步到保育院去看望這些孩子。

在某一次周總理接見別的省份的領導的時候,鄧穎超就在旁邊一起幫著處理事務,而來賓在向周總理問好時非常親切,可他們稱呼鄧穎超時卻說:「周總理夫人,你好」。

但沒想到這就這幾個字引起了周總理的不快,他及時地糾正這些人說法,他說:「鄧女士不僅僅是我的妻子,她是婦女部部長」。

這樣的糾正在鄧穎超看來非常的暖心,因為她的丈夫在平等地對待她,這份平等是她從小都渴求的東西。

鄧穎超女士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里,她的父親雖是愛國的進步分子,腦子裡卻保留著封建殘餘的思想。

他認為鄧穎超是一個女兒沒有什麼用,而鄧穎超的反抗封建思想之心卻燃燒得愈演愈烈。她發誓要用自己畢生的精力去解救全中國受壓迫的婦女和兒童,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改變重男輕女的落後思想。

於是,她這一生都在為這兩件事情而奔走。這也是為什麼她在五四運動時期就敢於在小小的年紀站到講台上振臂高呼的原因。

年輕時候,鄧穎超便能激情澎湃的為婦女發聲,到了暮年之後,她仍然在案前奮筆疾書,為促進祖國統一之勢而殫精竭慮。

鄧穎超女士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也是為祖國和人民奉獻的一生。

她和周總理一起,都為國家的解放和民族解放作出了不朽的貢獻,他們兩人的愛情也成了許多夫妻紛紛學習的楷模和典範。

在周總理去世之後,鄧穎超悲痛欲絕,但她還是堅持遵從了周總理的意願,將丈夫的骨灰撒遍了大江大河。後來,在自己的彌留之際,鄧穎超囑咐秘書們,一定要將自己的骨灰裝進周總理的骨灰盒之中,然後沿著周總理的足跡也把自己的骨灰撒到了那些江川河流之中,因為那些地方都有自己和周總理攜手共度過的痕跡。

周總理和鄧穎超女士的傾城之戀是用51年的時間描繪的,從戰火紛飛到和平發展,他們就將其鑄就了最好的模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