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生病後,心理安撫很重要

人民網科普 發佈 2022-09-29T02:08:16.865184+00:00

60多歲的小姨突然生病,在醫院住了大半個月才回家。雖然醫生說沒什麼大礙,但她總是悶悶不樂,時不時會坐在窗邊發呆。一問才知道,她害怕自己得了很嚴重的病。其實,生病去醫院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對症下藥,病才好得快。

60多歲的小姨突然生病,在醫院住了大半個月才回家。雖然醫生說沒什麼大礙,但她總是悶悶不樂,時不時會坐在窗邊發呆。一問才知道,她害怕自己得了很嚴重的病。

其實,生病去醫院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對症下藥,病才好得快。但是,很多老人進了醫院,心理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這對疾病恢復和身心健康會產生負面影響。

老人生病後會有怎樣的心理變化?

老人生了大病後,不僅身體會受到傷害,心理上也會受到不可忽視的影響。一般表現為以下4點。

1、孤獨心理。近幾年,因為疫情,生病住院成了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一般只允許一個人陪護。

老人在生病的時候心理是非常脆弱的,此時更需要身邊親人的陪伴。然而大部分子女因為忙於工作,可能沒有太多時間在醫院陪護。這難免會讓老人感覺孤獨無助,導致心情低落,情緒一旦不好,更不利於病情恢復。正因如此,老人會感到空虛無助、多愁善感。

2、恐懼心理。其實,很多老人會有這樣的想法:一旦去了醫院,可能自己得了非常難治的病。所以,當身體出現與以往不同症狀的時候,就會變得非常緊張,吃不好睡不好,胡思亂想的時候也會更多。

這個時候,老人會把全部希望寄托在醫生開具的藥物上,覺得吃幾天藥或打幾天針,就能立馬見效。但是,藥效往往不是立竿見影的。一旦耗費的時間稍微長一點,老人就會懷疑自己的病是不治之症。

這樣的想法會讓他們產生恐懼心理,漸漸變得不配合治療,這對於疾病恢復是很不利的。

3、否認心理。當診斷明確後,老人往往不願承認自己患病,認為診斷有誤或不相信醫護人員,於是不配合護理、拒絕治療、自暴自棄。這種情況多見於病情複雜、經常反覆、病程較長、住院次數多、對治療喪失信心的頑固慢性病患者。他們往往不遵醫囑,不接受治療和護理,帶有很強的逆反心理。

4、自尊心理。有些老人病情比較嚴重,可能會臥床,這時就需要家人全程陪護,有的老人甚至大小便都要在床上解決。如果老人平時做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突然發生這麼大的轉變,往往無法接受,也會覺得麻煩家人很不好意思,更會在意家人的態度。

尤其住院後,不像在家裡那麼自由,再加上身處陌生的環境,周圍全是醫護人員,難免讓老人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如何調整老人的不良心理反應?

1、多陪伴

在老人生病住院的時候,作為家人最好先將手頭繁忙的工作暫時放一放,多陪伴老人,讓老人不覺得孤獨。如果可以的話,儘量晚上也在病床前守護,一定要讓老人感覺到溫暖和陪伴。

2、多關心

如果實在是工作忙,無法抽身,那麼也一定要在閒暇的時候多給予老人關心,可以打個電話或者發個視頻,讓老人體會到家人的關心,這樣也有利於病情的恢復。

3、多鼓勵

多給老人灌輸積極的思想,多說一些鼓勵的話,消除他們心中的疑慮,讓他們緊張的心情慢慢放鬆。心情放鬆,對疾病恢復有非常大的幫助。

4、多了解

老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會向家人詢問自己的病情如何,這時一定不要隱瞞。家人可以向醫生多了解老人的病情,並耐心地給老人科普相關的疾病知識,讓老人在一定程度上對自己的病情也有所了解。

另外,可以跟老人共同探討接下來的治療方向,讓老人心中有數,這樣他們不會胡亂猜疑。

總之,要讓老人知道,他們並不是獨自一人面對病痛,也可以請求醫生配合,多鼓勵老人,讓他們不再緊張、焦慮。

老人生病後該如何正確對待病情呢?

1、看清孤獨的本質

人一旦生病就會感到孤獨,而孤獨就是欺軟怕硬的「紙老虎」,越是害怕它,它越會變得更強,不利於病情恢復。相反,戰勝孤獨,保持積極的心態面對病情,會對疾病的好轉有非常大的幫助。

2、克服鑽牛角尖的心理

鑽牛角尖就是認死理兒,看待問題容易走極端。老人一旦生病住院,就會陷入自己的世界裡無法自拔,會自己嚇唬自己,認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

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要正確看待自己的病情,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對病情恢復有很大幫助。

其實,生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態。人吃五穀雜糧,哪能不生病呢?如果家裡有老人生病,一定要顧及老人的心態,多給予關心和陪伴,讓老人對待自己的疾病能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有助於提升抵抗力,促進身體恢復。相反,消極的心態不利於病情恢復,甚至會使病情加重。

把關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主任醫師郭樹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