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了解一位歷史名人——田文鏡

五彩秦安 發佈 2022-09-29T02:23:03.661491+00:00

田文鏡 ,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時大臣。原隸籍漢軍鑲藍旗,雍正五年因功抬入漢軍正黃旗。康熙二十二年,二十二歲的田文鏡出仕縣丞,升知縣、知州,歷二十餘年。

田文鏡 (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時大臣。原隸籍漢軍鑲藍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漢軍正黃旗。祖籍奉天廣寧,監生出身。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二十二歲的田文鏡出仕縣丞,升知縣、知州,歷二十餘年。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官內閣侍讀學士。雍正帝即位後,深受寵待。

雍正元年(1723年),署山西布政使,次年調任河南布政使,擢升巡撫。田文鏡憑藉多年擔任地方官的經驗,大力推行雍正帝的改革方針,以整飭弊政。清查積欠,實行耗羨提解;限制紳衿特權,嚴限交納錢糧;嚴行保甲制度等。但引起一些官員不滿,先後受直隸總督李紱、監察御史謝濟世參劾。然而雍正帝以其實心任事,稱之為「模範疆吏」,任用如故。

雍正五年(1727年),任為河南總督,加兵部尚書銜。雍正六年(1728年),任河南山東總督。雍正七年(1729年),加太子太保。雍正八年(1730年),兼北河總督。河南水災,田文鏡隱匿不報,雍正帝仍予包容。雍正十年(1732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病死,享年七十二歲,諡端肅。田文鏡著作有《撫豫宣化錄》、《欽頒聖諭條例事宜》,曾主持編修《河南通志》。

歷史評價:

田文鏡政事幹練,以鐵腕聞名,結合清官與酷吏於一身。治理地方期間,治盜極嚴,轄境幾乎無盜賊,同時督責諸州縣清理賦收,開闢荒田,限期極嚴。

《清史稿》:「(李)衛、文鏡受上眷最厚,衛以敏集事,文鏡以驕府怨;然當時謂衛、文鏡所部無盜賊,斯亦甚難能矣。」

乾隆帝:①河南地方,自田文鏡為巡撫、總督以來,苛刻搜求,以嚴厲相尚,而屬員又復承其意旨,剝削成風,豫民重受其困。②鄂爾泰、李衛、田文鏡皆皇考所最稱許者,其實文鏡不及衛,衛又不及鄂爾泰。

蕭一山在《清代通史》中雖然也認為田文鏡「為政苛細,居心忮刻」、「嚴酷武健,勤求苛刻」,但還是肯定了其實心任事,吏治整肅的一面,承認在其治下「境無賊寇。道不拾遺,抑富豪而安賤民,禁衿紳苛虐佃戶,皆善政也。」

錢宗范認為田文鏡:雖有苛索嚴刻之弊,但在封建時代,有這樣一個辦事踏實勤勉、不避親貴、嫌怨的大吏,也很可貴的了。

軼事典故:

新建貢院

雍正五年(1727年),當田文鏡在河南發現貢院問題後,河南官員紛紛建言:您來河南六年了,「事無巨細,有未便者即請諸朝」,不知理順了多少事。貢院是「掄才(選拔人才)重地」,「非擇善而遷焉不可」。有了輿論支持,田文鏡即著手選擇貢院新址。不久,他的目光投向了開封城東北角、鐵塔南邊的一塊空地。

田文鏡看中開封城東北角,大約有接續前代文脈之意。古代建書院、貢院,都很注重選址,選擇具有自然靈性的地方,田文鏡也很深信此道,他請術士前來察看,術士們說得玄乎:此地「是為辛亥之龍」,居奎宿和璧宿之間,「紫薇垣在乾,文昌宮在巽,且鐵塔正當天祿,而魁閣恰在離明,洵稱吉地。」田文鏡雖以苛刻聞名,但辦事其實很有章法。貢院遷址這樣的大事,本來可能有各種阻力,在決意興建新貢院後,他先贏得輿論支持,再為新址造勢。化解各種阻力於無形。那塊近兩百畝的空地,當時其主人只叫價一百多兩銀子,田文鏡二話不說,「如數許之」。

田文鏡指派開封府、彰德府、祥符縣、杞縣等衙門共同負責,雍正九年(1731年)七月開工建設,第二年五月順利完工。新貢院號舍增至9000間,新建執事樓75間,整個建築群「規制深嚴,棟宇華麗,更非昔比」,用田文鏡的話說,「不數月間,將積年所苦,舉而易之」,再無積水之患,「豈非快事?!」

辦事風格

田文鏡辦事認真,鐵面無私,事無巨細均親力親為,為官也很清廉,做了近十年的封疆大吏家境卻還是極為貧寒,子女親屬也沒有從他身上借到什麼光,幾乎清一色都是布衣。

幕客逸聞

相傳田文鏡在山西任職時,曾收羅一個姓鄔的紹興師爺,鄔先生問田文鏡想當名官還是普通官,田文鏡說他想當名官,鄔先生說他將以田文鏡的名義寫一個奏摺,但田文鏡不能看到,田文鏡答應。鄔先生就替田文鏡寫了彈劾隆科多的奏摺。隆科多果然獲罪,而田文鏡也因此被雍正帝日益寵信。後來田文鏡因一些事情而與鄔先生不和,逐漸不聽其言,鄔先生便辭去。田文鏡的奏摺逐漸不合皇帝意思,多次被譴責,田文鏡不得已派人到處找鄔先生,並重金請他返回。鄔先生要求每日給他五十兩銀子,田文鏡被迫答應,鄔先生就到田文鏡任職的河南開封,但不肯住在巡撫衙門,每天早上到巡撫衙門,看到桌上有元寶才肯為田文鏡辦公,田文鏡由此重獲皇帝的恩寵。久而久之,雍正帝也知道田文鏡背後有鄔先生指點,曾給田文鏡的請安折硃批「朕安,鄔先生安否?」「鄔先生由此聞名官場,在田文鏡去世後不知所終,有人說被召入宮中。

來源:歷史人物傳記故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