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農民工衝上熱搜!最殘酷的社會真相:我們為何無法擺脫貧窮?

腦洞烏托邦 發佈 2022-09-29T02:33:32.761563+00:00

點擊此處觀看完整版視頻2022年3月,一位從河南洛陽到鄭州打工的52歲男子,坐在路邊吃麵的視頻衝上了熱搜。視頻中,男子身穿破舊的迷彩外套,頭髮略顯凌亂,手上端著的是當天的午餐:一碗5塊錢的麵條,沒有肉,甚至連青菜都沒有。可是,這對於他來說,已經是「美味」的正餐了。

點擊此處觀看完整版視頻

2022年3月,一位從河南洛陽到鄭州打工的52歲男子,

坐在路邊吃麵的視頻衝上了熱搜。

視頻中,男子身穿破舊的迷彩外套,頭髮略顯凌亂,手上端著的是當天的午餐:

一碗5塊錢的麵條,沒有肉,甚至連青菜都沒有。

可是,這對於他來說,已經是「美味」的正餐了。

早上晚上他吃的都是白開水就饅頭。

至於住的地方,更是讓人淚崩了。

天橋底下,被子往身上一裹,一個晚上就對付過去了。

他在這裡已經待了有5天了,才掙了200塊錢,

買了一些必需品之後,剩下的五六十塊,還要堅持好幾天。

男子對記者說,掙這200塊錢還是因為他做了一天的「大工」。

所謂的大工就是就是工地上最粗重的活,扛水泥,扛沙袋,

凡是要下力氣的,都得你干。

雖然已經被生活的重擔壓的喘不過氣來,但是視頻中,

他不卑不亢,滿臉笑容,也沒有任何憤慨的情緒。

還跟記者說了好幾次,這飯是他自己買來的,

不是別人的施捨,也不是從哪裡撿來的。

有人說從這位大叔身上看到了困境中生存的自信,

也有人說看到了父母輩在外打工的不易。

但其實這位大叔可能還算不上世界上最貧窮的那一批人。

世界銀行在2018年發布的《貧困與共享繁榮:拼出貧困的拼圖》報告中指出,

世界人口還有近半數、即34億人仍在為滿足基本生活需求而苦苦掙扎,

他們每天的生活費不足5.5美元,也就是約為38元人民幣。

而有大約10億人,每天的生活費不足0.99美金。

1992年,聯合國通過了47/196決議,把每年10月17日定為「消除貧窮國際日」。

不少國家都制定有自己的扶貧政策,可為什麼窮人的數量還有那麼多?

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懶嗎?是因為笨嗎?還是因為窮人思維呢?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為什麼我們無法擺脫貧窮。

我在知乎上曾經看到過這麼一個奇葩問題:

是否應該取消對窮人的補貼和福利以激勵他們上進?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窮就是因為懶」、「不努力才混得這麼慘」,

諸如此類半雞湯半雞血式的言論在網上悄然興起,並被很多人奉為了真理。

他們認為貧困和懶惰是難兄難弟,

這就引出了今天這期視頻中的第一個問題:窮,真的是因為懶嗎?

窮,是因為懶嗎?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美國《時代周刊》的專欄作家、紐約州立大學助理教授

芭芭拉·埃倫瑞奇在1999年曾拿自己做過一場實驗。她隱藏真實身份,

褪去了所有光環,拿著1300美金,喬裝打扮成窮人,走進了底層的世界。

那時的Barbara 58歲,對外宣稱自己就是一個離了婚的普通婦人,

在未來的幾個月,她需要通過各種低薪的體力活來養活自己。

Barbara先在佛羅里達州西嶼租了一間便宜的住處,每個月租金500美金,押金500美金。

就這樣1000美金很快被花掉了。

租完房子,她用100美金去小商店買了點日用品,手裡很快就只剩200美金了。

Barbara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餐廳的女服務員。

工作時間是下午2點到晚上10點,每小時的薪水是2.43美元。

這比當時政府規定的法定時薪還要低。如果按照正常的時間工作,

一天她只能賺19.44美金,房租是16.6美金,這樣一天三餐溫飽都成問題。

迫於生計,Barbara只能再找一份兼職,如此一來,

工作時間就變成了早上8點到晚上10點。不過正因為這樣,她也能有了口熱飯吃。

然而,很快在睡眠嚴重不足,精力、體力嚴重透支後,

Barbara和同事一樣染上了菸癮,只能通過吸菸來減緩壓力。

在工作中,Barbara發現她的同事都住在離餐廳很遠的地方。

有的同事甚至需要在凌晨4:30就起床,花兩個小時的時間通勤。

對於低收入人群來說,時間和精力是最不值錢的東西,只要能省一點房租,

他們不在乎長時間通勤的痛苦。

Barbara找到的第二份工作在緬因州,是一家清潔公司的保潔員,

時薪比餐廳女服務員要高的多,有6.65美元。

但當地的消費水平也相對高一些,公寓租金都在1000美元左右,

這樣一算,工資連房租都付不起,無奈之下,

Barbara又找了一份周末在老年看護中心當護工的工作,時薪7美元。

有一次Barbara被安排去一位僱主家打掃衛生。

巧合的是,這位僱主恰好是Barbara曾經去做過演講的學校的老師。

幹活的時候,Barbara生怕被僱主認出來,一個勁在心裡練習,

如果被問到,要怎麼回答。但事實證明,是Barbara想多了。

僱主根本就沒有正經瞧她長什麼樣,盯著她看也不過是為了確保她沒有偷懶。

如果說,餐廳服務員感受到的是身體的勞累,那做清潔工就是尊嚴的壓迫。

僱主不會因為他們滿頭大汗而心生憐憫,老闆總會想方設法去刁難,

明明說好的半個小時午餐時間,最後被壓縮到了15分鐘。

如果穿著工作服去便利店買東西,連售貨員都會看不起他們。

最糟糕的莫過於生病了。對於清潔工來說,一旦生病,那麼一切就都大亂了。

以他們微薄的薪水,根本就支付不起醫療保險。

Barbara的一位同事,就因為腰椎間盤突出的毛病,欠了8000美金的債。

離開了清潔公司之後,Barbara來到明尼蘇達州,

找到了第三份工作:Walmart的售貨員。

Walmart是美國大型連鎖超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

Barbara心想這麼大的平台,工作氛圍應該會跟之前有所不同吧。

然而,現實卻又回了她一記耳光。越大的平台,就意味著每個人的工作劃分越細緻。

一個蘿蔔一個坑,想要晉升,難如登天。

Barbara的工作十分簡單,就是把商品碼放整齊。

甚至不需要動一下腦筋,只需要重複一個動作長達十小時就夠了。

可這種長時間、機械式的工作,讓她完全變了一副模樣,

目光呆滯、雙腿腫脹、大腦一片空白。

實驗開始之前,Barbara天真的以為只要自己夠優秀,夠努力,一定能夠爬出底層,

過上不錯的日子。但現實是,她非但沒能在窮人的世界裡突圍,

甚至好幾次被折騰到幾乎崩潰。她一開始也會質疑,

為什麼這些底層的人不想辦法提高自己的社會競爭力呢?

通過這場實驗,她看到了一大群面對著超低的工資、巨大的生活成本,

只有下班後再兼職才能勉強生活的人。

這些人做完兼職後,回到郊區的家中,已經是深夜了。

被掏空的身體和精力根本沒有辦法支撐一份學習計劃。

連明天的生計都成問題的人,根本沒有時間思考,更談不上提升了,

時間長了,一個人的鬥志和銳氣也被消磨的差不多了。

我們常說:廢掉一個人最快的方法,就是讓他閒著。

但同樣的,廢掉一個人還有一個最隱蔽的方法,就是讓他忙到沒時間成長。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提出「一萬小時定律」,

說:「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

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但「一萬小時定律」用在四處為生計奔波忙碌的窮人身上卻更像是「一萬小時死亡定律」。

他們勤勤懇懇,忙忙碌碌,任勞任怨,卻越忙越窮,生活卻陷入了一種死循環。

一萬小時」非但沒能讓他們成為專家,反而困死了他們。

貧困陷阱

201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麻省理工學院的三位學者:

阿比吉特·班納吉、埃斯特·迪弗洛和麥可·克雷默,

以表彰他們在對抗貧困方面做出的貢獻。

三位學者中的前兩位班納吉和迪弗洛,是一對夫妻。

他們曾經花了多年的時間,深入五大洲18個貧困人群最集中的國家和地區,

探尋貧窮真正的根源,之後於2011年合著了《貧窮的本質》一書。

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做「貧困陷阱」,

代表著資本的作用對於人們生產能力和貧困程度的影響。

這裡的資本包括人們自己存的錢,以及獲得的資助等等。

圖中的橫坐標是「今天的財富」,縱坐標是「明天的財富」,

假設今天的財富與明天財富相等,那麼你的財富值就一直不會發生變化,

這樣就會形成一條對角線。但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情況,往往是一條S形的曲線。

有錢人有更多的資本擴大再生產,賺更多的錢。

原本處於B1位置的人會逐漸向右移動到B2、B3,最終達到Q點富裕均衡點。

窮人,吃了上頓沒下頓,除去衣食住行,可能就沒有多餘的錢去進行生產勞動了,

明天只會比今天更窮。原本處於A1位置的人會逐漸向左移動到A2、A3,

最終達到N點貧窮均衡點。如此一來,淺色區域的人越來越窮,深色區域的人越來越富。

在經過大量的隨機田野試驗後,班納吉和迪弗洛認為:

導致「貧窮陷阱」的原因是窮人沒有有效地利用資源和留存收益,

大量本該被用作未來發展的資本被白白浪費。換句話說就是:窮人更擅長浪費錢。

書中舉了這麼一個例子。班納吉和迪弗洛有一次去北非摩洛哥的一個貧困村莊考察,

發現那裡的許多兒童都表現出了營養不良的狀態。

村民們沒有錢去買吃的,但是村里家家戶戶好像都有一台電視機。

電視機並不能改善他們的經濟情況,但是吃得更健康卻可以幫他們提高生產力。

為什麼他們寧可攢很久的錢,買一部電視機,卻不願意花錢改善自己的營養狀況呢?

當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村子裡的人回答說:因為電視機比食物更重要。

生活中,我們身邊也不乏這樣的人。每天省吃儉用,但願意花好幾個月,

甚至幾年的工資去買一部蘋果手機、一個LV的包、或者辦一場豪華的婚禮,

一不小心就被各種貸款壓得喘不過氣來,一步步難以脫身。

窮人似乎對奢侈品有著比富人更大的渴望。

這就引出了今天的第二個問題: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天生自控力不足嗎?

窮,是因為缺乏自控力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兩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第一個實驗發生在1966年,史丹福大學的一所幼兒園裡。

一群 4-6 歲的孩子面臨著一個難題:怎樣才能忍住不吃桌子上的那顆棉花糖?

給他們出這個難題的人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

這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實驗規則是這樣的,實驗人員把一顆棉花糖放在孩子面前,並告訴他,

如果能堅持 15 分鐘不吃,就可以得到第二塊棉花糖,然後實驗人員離開,

讓小朋友一人待在房間裡,觀察他的行為。

結果顯示,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孩子挑戰成功,得到了兩塊棉花糖。

但實驗並沒有在這裡結束。

之後,米歇爾團隊對這些孩子進行了持續追蹤,

發現小時候越能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後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現,

比如說更好的SAT 成績、更健康的BMI指標。

多忍耐 15 分鐘,就更可能成為人生贏家!

如此簡單的實驗過程、如此驚人的實驗效果。

棉花糖實驗一經公開,便緊緊抓住了公眾的眼球。

米歇爾教授的論文被引用了成千上萬次。

論文中,米歇爾教授提出了「延遲滿足」這一概念,即一個有足夠自控力的人,

能夠抵擋眼前的誘惑,則更容易成功。

用一顆棉花糖就能預測孩子的未來,米歇爾教授的理論被無數家長奉為育兒圭臬。

大批大批的培訓機構宣稱,要儘早對孩子進行自控力的訓練,可以受益終身。

然而,2018年,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Tyler W. Watts泰勒.瓦茨,

聯合加州大學教授Greg Duncan格雷格.鄧肯和權浩南在《心理科學》期刊上

發表的一篇論文卻推翻了棉花糖實驗的結論,引發了心理學界的大地震。

Tyler 等人重新優化了棉花糖實驗,選擇了更大的樣本量。

這次參與實驗的900 多名兒童,涵蓋了不同的種族群體,

父母的教育背景和家庭收入也大相逕庭。

通過對這些孩子 10 年以上追蹤觀察,Tyler發現,

實驗結果不僅無法重現米歇爾教授先前的結論,還獲得了一個全新的發現:

孩子能否取得成功,並不取決於自控力或者延遲滿足的能力,

而是取決於孩子背後的家庭。

新的實驗數據表明,能夠抵抗棉花糖誘惑的孩子普遍出身於條件比較好的家庭。

因為在富裕的家庭中,孩子有能力隨便吃棉花糖,再等等也無所謂。

而條件比較差的家庭出身的孩子,則很少有機會吃到棉花糖,抵抗誘惑的能力自然更低。

即使他們的父母曾經承諾買給他們買更多好吃的食物,

但是這種承諾也常常因為經濟上的局限而被打破。

如此一來,孩子們很難建立對於未來的信心。

第二個實驗發生在1944年,二戰期間。那時戰火紛飛,流民無數。

原本富饒的歐洲大陸出現了嚴重的食物匱乏,當時幾乎全歐洲人都在挨餓,

飢餓導致死亡的案例每天都有發生。為了幫助歐洲的平民度過飢餓危機,

荷蘭、希臘、東歐和蘇聯,甚至是美國軍方,都在研究如何處理饑荒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安塞爾·凱斯(Ancel Key)博士

進行了一項關於人類飢餓的實驗,旨在為救濟工作提供有效的數據。

這就是著名的明尼蘇達飢餓試驗

參與實驗的一共有36名身心健康的男性志願者,他們在實驗期間一起生活在集體宿舍里。

實驗分為了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3個月的控制期。

第二階段是6個月的飢餓期。第三階段是三個月的恢復期。

在前 3 個月的控制期內,志願者們每天可以攝取3200 大卡的熱量。

每個人的食物略微有所不同,是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訂製的。

在這期間,他們需要保證每周至少有22英里的步行運動量,

其他日常生活不受任何限制。1945年2月12日,實驗正式進入了長達24周的飢餓期,

在這一階段,志願者們每天只被允許攝入1600大卡的食物,但運動量不變。

飢餓期結束後,36名志願者的平均體重下降了約25%。

一些本來就比較瘦的志願者,因為臀部脂肪大大減少,坐著的時候都會感到疼痛,

有的人還出現了水腫,甚至連說話都有氣無力。

身體上的代價還不是最慘痛的,大部分志願者都表示,

最讓他們感到痛苦的是精神上的折磨。

實驗中的大多數人開始對食物產生了強迫性的關注。

有人開始迷上看菜譜和餐廳的菜單;

有人會花好幾個小時的時間研究報紙上水果蔬菜的價格;

在看電影時,只有與食物有關的情節才會引起他們的興趣。

餐桌上,他們會像嬰兒一樣輕捏食物,

或者想看待黃金一樣看待他們會像嬰兒一樣輕捏食物,舔食餐盤變得很普遍。

而對於食物的過分執著,只能進一步加劇飢餓帶來的痛苦。

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志願者因為嚴重的心理壓力,而不得不中斷實驗,

有的甚至被送去醫院治療。熬過了最恐怖的飢餓期,

志願者們的情緒在之後三個月的恢復期里逐漸趨於穩定,

但是半飢餓的狀態還是給他們帶來了長期困擾,

他們無法區分飢餓和正常食慾,幾乎所有人都開始暴飲暴食。

有的人一天3 頓飯吃掉 6000 大卡食物還是覺得不滿足。

直到實驗結束8個月後,部分志願者的飲食依然沒有恢復正常。

通過這2個心理學實驗,相信大家已經看出一些端倪了。

2013年,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塞德希爾.穆來納森和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

埃爾德·沙菲爾聯合出版了《稀缺》一書,並提出了「稀缺心態」的概念。

書中詳細分析了稀缺心態是如何影響人的思維決策,讓人只追求眼前的效益的。

飢餓實驗中,因為食物的稀缺,吃東西成了受試者們心中最重要的事情,

生活的其他方面都變得索然無味了。

就像通過一根管子看東西,管子以外的世界是看不見的。

對於某種資源的稀缺心態,同樣會造成心理上的管窺效應,

讓人過分去追逐那種資源,從而失去整體而長遠的判斷。

自控力向來就是一個非常寶貴的東西。但是生活在極端貧困環境下的人,

每時每刻都要運用自己的自控力。喝一口乾淨的水,吃一頓飽飯都是奢侈,

人的意志力一旦耗盡,就會想要把輕鬆的事情留給今天,把困難的事情留給明天。

窮人家的孩子在面對棉花糖時,如果連第一顆都不能保證擁有,

那麼第二顆對他們也就無關緊要了。

所以不要再說什麼窮人就是天生缺乏自控力,窮人就是目光短淺之類的話了。

是「稀缺心態」讓窮人無暇思考未來,更無力為未來布局,每天都忙於眼前的窘迫。

這就是為什麼喬治·歐威爾說:貧窮的本質是消滅一個人的未來。

與「稀缺心態」緊密聯繫的另一個概念是「思維帶寬」。

班納吉和迪弗洛在他們的書中還提到了這樣一個例子。

非洲尚比亞每年有大量的兒童死於痢疾,而感染痢疾的主要原因就是喝了不乾淨的水。

但是水源消毒的成本其實是非常低的。

因為國際人口服務組織(簡稱PSI)多年來的努力,

淨化水的消毒劑的價格已經被壓到了800 克瓦查,約等於18美分,也就是一頓飯的錢。

而且18美分就能夠買到足夠六口之家使用一個月的消毒劑。

然而,即使是這樣,也只有10% 的家庭使用消毒劑。

他們寧願冒著感染痢疾的風險,也不知道利用現有的廉價資源。

《稀缺》一書中也提到說,如今我們已經有了控制愛滋病的抗病毒藥物,

但是每年依然有數百萬人因為不能堅持服藥而死亡。

肺結核病,不按時服藥的情況就更加嚴重了。

雖然每個收入階層都有不遵醫囑、忘記吃藥的人,但窮人不服藥的頻率最高。

愛滋病、糖尿病、肺結核等一項又一項疾病,重複著同樣的規律。

窮人不吃藥並不是因為這些藥很貴,他們吃不起,很多藥不過都是廉價的抗生素。

他們不吃藥純粹就是因為常常忘記吃。

同樣的,尚比亞的窮人不知道使用水源消毒劑,也不是因為消毒劑太貴。

這裡引出了今天的第三個問題。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又笨又蠢忘性又大嗎?

窮,是因為笨嗎?

《稀缺》一書的兩位作者塞德希爾.穆來納森和埃爾德·沙菲爾把人腦比作一台電腦。

像電腦有內存限制一樣,一個人能關注的事情也是有上限的。這就是「思維帶寬」。

因為機能有限,人腦會把更多的內存用於處理優先級更高的問題,

代價就是擠占其他程序需要的資源。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一邊開車,

我一邊問你1+1等於幾,你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等於2.

但是如果我問你17×24等於多少,你是很難一邊開車一邊算出來的,

因為這個問題是會消耗思維帶寬的。

同樣的道理,窮人的思維帶寬已經被貧窮這件事占用的太多了,

所以他們顯得經常忘事,又容易在其他問題上犯傻。

2013年,一幫美國心理學家來印度進行了一場實驗,

並將實驗結果以《貧困會阻礙認知功能》為題發表在了《科學》雜誌上。

實驗的受試群體是印度的464位甘蔗農民。蔗農在每年的豐收季節後

,會一次性的獲得全年收入的60%。

這意味著在一年的時間裡,他們有一段時間較為貧窮,另一段時間則相對富有。

心理學家們讓蔗農分別在收穫季節前後進行一次智力和認知能力測試。

結果出乎意料:蔗農在收穫前的智商比收穫後的智商低了13個IQ點。

如果沒有貧窮這道緊箍咒時刻折磨著窮人,他們不見得比富人笨。

說來說去,窮人與富人之間的差別,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小得多。

最大的差別可能就是窮人生來很窮了。

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們討論的都是絕對貧窮,也就是那些掙扎在溫飽線上人的。

但是我們相信此時此刻有閒情逸緻拿著手機,

或者捧著電腦看我視頻的人都不是吃不起飯的人,

不過可能有很多人依然覺得自己很窮。

有這種感覺的可以在評論區里冒個泡。

是什麼讓現代社會90%的人都無法擺脫心理上的相對貧窮呢?

單向度的人

撐起現代社會主流和中堅的80後和90後的父母一代,一般都是60後或者70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我們父母那一代小時候日子雖然過得很窮,

但很少有人因為窮,而感到心理上的痛苦。

以我父親為例吧,家裡有4個孩子,我父親是老大。

那個時候手機電話都還沒有普及,連黑白電視都沒有。

家裡最值錢的電器就是一台收音機。

父親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過年,因為過年能吃上一頓肉,穿上新衣服。

他們的玩具都是自製的。

鐵絲窩成一個圈,再用一根長鐵絲做成鐵鉤子,推著鐵絲圈往前滾,

這就是父親小時候最愛玩的「滾鐵環」。

這樣的童年在我們眼裡似乎很無趣,但是父親每每回憶起小時候,

都覺得是無比快樂的,也從來沒有覺得自家很窮。

原因是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都很窮,你我都一樣,沒有比較就沒有痛苦。

1964年,德裔美籍哲學家、社會學家馬爾庫塞出版了《單向度的人》一書,

尖銳地批判了當代資本主義和蘇聯共產主義兩種社會制度對大眾進行的新型壓制。

在書中,他提出了「單向度的人」這一理論,

認為發達的工業社會利用技術創造並滿足了人們的物質需求,

為大眾創造了一個不自由但舒適的生活環境。

與此同時,人們的個性和認知被限定,批判力喪失,

物質水平成為了衡量一切的標準,人人都成為了「單向度的人」。

書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叫做「虛假的需求」,指的是發達工業社會利用媒體、

廣告等手段誘導洗腦大眾,讓人們產生並非真實的、也並非必需的需求。

這樣說可能不太好理解,我舉個簡單的例子。

瑞士名表江詩丹頓,有一句廣告詞時:

你可以輕易擁有時間,但無法輕易擁有江詩丹頓

(You can easily own time, but you cannot easily own Vacheron Constantin)。

還有勞力士的廣告詞是:勞力士不改變世界,戴勞力士的人改變世界。

香奈兒的廣告詞是:無人能享受我們的美夢。

這些廣告都在隱晦地向人們輸出一種價值觀,

那就是擁有這些商品你就能成為人上人了。

但實際上手錶的本質是什麼呢?就是告訴你時間。

包的本質是什麼呢?就是裝東西。一個幾十萬的表和一個幾十塊的表,

一個幾萬的包和一個幾十的包本質上並沒有差別,

是現代社會賦予了這些商品太多額外的意義。

馬爾庫塞認為發達工業社會已經蛻變成了一個新型的極權主義的社會。

提到極權主義,我們可能會想到納粹、想到法西斯,

公眾沒有私人空間,沒有自由,統治者有著絕對的權威。

當時想想現代社會又何嘗不是如此。物質成為了單一的價值取向。

資本給我們畫兩張大餅,灌點雞湯,於是人人都以為帶上勞力士,

背上香奈兒,就能夠打破階級壁壘了,實則是陷入了消費主義陷阱。

我們不僅淪為了物質的奴隸,就連關於成功、夢想這些詞的定義權也被剝奪了。

「虛假需求」能夠維持社會表面的繁榮與進步,

但卻不能給人們帶來內心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絕大多數人都無法擺脫貧窮感的原因。

我們也許可以通過努力讓越來越多的人擺脫絕對貧窮,

但是心理上的相對貧窮是無法消滅的。

因為真正讓我們感到痛苦的不是貧窮,而是對比。

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富裕就像吊在毛驢面前的蘿蔔,

讓人永遠心存希望,又永遠可望而不可即。

這就是為什麼物質生活越豐富,人們的壓力越大的原因。

那麼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呢?很遺憾,馬爾庫塞並沒有給出一套可行的方案。

也許這個問題本身就是無解的,除非社會結構發生重大的變革。

但是大家也不用過於悲觀,我們常常把「貧」和「窮」兩個字放在一起使用。

但實際上這兩個字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莊子·山木》中有一段話是:

貧也,非憊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憊也;衣弊履穿,貧也。

「貧」這個字上面是一個「分」,下面是一個「貝」,代表著分配金錢的能力。

家徒四壁、衣不蔽體,是為「貧」。但「窮」這個字,上面是一個「穴」,

下面是一個「力」,表達的是有限的空間內無法施展拳腳。有德行無法施展,是為「窮」。

我們回到視頻最開頭那位上了熱搜的52歲中年大叔。

臨別之際,記者塞給了他200塊錢。他鼻子發紅,喉頭哽咽,

一直不斷地拒絕,說道:我要你的錢幹啥?有活兒了我就掙錢了。

不是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我不能拿。

視頻中,記者曾經問到:有沒有讓孩子知道自己現在的情況?

提到孩子,大叔第一次展現出了扭捏和不自然的神色,

他說:孩子太小,不用告訴他們那麼多,咱們自己吃苦就行了。

殘酷的現實讓我們無法不為五斗米折腰。

但是在努力賺錢的同時,不要讓金錢吞噬了我們所有的信仰。

因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是為了愛和理想而奮鬥,不是為了金錢奮鬥。

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貧而不窮的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