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濟鐵路百年史話(63)「鐵展會」

國鐵濟南局 發佈 2022-09-29T06:44:12.742166+00:00

1935年,全國第四屆鐵路沿線物產展覽會主會場入口。1935年,膠濟鐵路管理局承辦了全國第四屆鐵路沿線物產展覽會,也便是後人統稱的「鐵展會」。此屆展會的成功舉辦,成為當年國人追捧的盛事。鐵路的社會擔當有傳承。

1935年,全國第四屆鐵路沿線物產展覽會主會場入口。


1935年,膠濟鐵路管理局承辦了全國第四屆鐵路沿線物產展覽會,也便是後人統稱的「鐵展會」。此屆展會的成功舉辦,成為當年國人追捧的盛事。

鐵路的社會擔當有傳承。從清末郵政部起始,到北洋政府交通部,及至南京國民政府鐵道部,鐵路都是政府最倚重的機構,分憂政府、社會擔當自然也成為鐵路的基因傳承。舉辦「鐵展會」,正是這種擔當精神的體現。

在1935年膠濟鐵路管理局承辦第四屆「鐵展會」前,鐵道部已先後於1933年分別在上海、南京舉辦過兩屆,1934年在北京舉辦一屆。當年,來青島參加第四屆「鐵展會」的鐵道部業務司司長俞琰,就把鐵路所應具有的責任擔當詮釋得非常具體,「鐵路的責任,不只運輸而已,還要推進鐵路沿線的農工商各業增加生產的能力,促進他的發達,這種才是鐵路真正的目的。」

對於政治敏感性極強的葛光廷來說,舉辦「鐵展會」自然是展示責任擔當的絕好機會。有證據表明,第四屆「鐵展會」之所以能夠在青島舉辦,正是源於葛光廷的主動請纓。當然,要得到鐵道部的認可也非易事,必須具備承辦條件和能力。膠濟鐵路在當時全國路網中並非主幹,但它卻具有著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鐵路與地方政府間和諧融洽的關係,這成為最大的優勢和取勝法寶。

儘管如此,成功組織一次展會的難度也是巨大的,何況作為囿於一隅的膠濟鐵路管理局,與京、滬宏闊的格局無法相比。但勢在必得的膠濟鐵路管理局,顯然對此作了充分準備。有資料顯示,他們在舉辦這次展會的前兩年,即1932年,就大規模組織了一次膠濟鐵路沿線的經濟調查,對沿線物產做了全覆蓋摸底。儘管這項調查並非只是著眼於展會,但卻為展會的成功舉辦做了超前謀劃和鋪墊。

葛光廷最大的底氣還來自與青島市的「特殊」關係,作為「鐵哥們」的青島市市長沈鴻烈無論於公於私都會全力相助。實踐證明,正是沈鴻烈的鼎力相助,才解決了「鐵展會」籌備中的諸多難題。特別是由於參展企業踴躍,原定場地不能滿足需求時,沈鴻烈親自出面協調,將青島市立中學提供給管理局作為主會場使用,解了燃眉之急。

1935年7月10日,第四屆「鐵展會」如期在青島舉行。

山東省交通廳廳長張鴻烈、青島市市長沈鴻烈、膠濟鐵路管理委員會委員長葛光廷,鐵道部業務司司長俞琰參加了開幕式。張鴻烈作為鐵路的屬地管理部門作了致辭,並轉達了山東省省長韓復榘的祝賀。美中不足的是,本來確定參加開幕式的鐵道部部長顧孟余、次長曾仲鳴,意外沒到現場。史料對其中的原因沒有給出更多披露,但相信或許只是公務安排上的「不洽」。在8月15日的閉幕式上,曾仲鳴還是如約而至。

在路地共同努力下,第四屆青島「鐵展會」成功舉辦。有記載,「琳琅滿目的商品感染了消費者的熱情,每天參觀者均在萬人以上,下午尤為擁擠。陳列其中的菸酒、電器、陶瓷、工藝品令人目不暇接……分列於11館的52300餘件展覽品驅動著人們前赴後繼……」1935年《青島晨報》刊載《鐵展昨訊》:「鐵展會開幕以來,昨為第十三日,前往參觀者,每日均在萬人以上,昨日天氣晴好,文登路一帶,竟為山陰道上絡繹不絕,皆赴鐵展參觀者,下午尤為擁擠,各路售品所,亦莫不利市三倍雲。」還有記載,7月28日,星期日,當日約有54180人參觀了鐵展會,創單日參觀之最。據不完全統計,共有59.9萬餘人參加了此次「鐵展會」,包括數萬名外賓。謂之盛況空前,當不為過。

圍繞辦好這次展會,膠濟鐵路使出渾身解數,提供了花樣翻新的配套服務。為便於參會者運輸所購物品,管理局出台了運費打折方案;為便於遊客來青島,推出了夏季避暑往返減價票。為營造氣氛,在王余杞等人攛掇下,以「鐵展會」為受眾群體創辦了《避暑錄話》雜誌,老舍、臧克家、洪深等一批作家寫稿助興,成就了文壇的一段佳話。「鐵展會」期間,膠濟鐵路管理局還籌備舉辦了全國鐵路網球大賽,膠濟路、平漢路、粵漢湘鄂段、漢株韶段、唐山交大、上海交大、京滬杭甬、正太路、道清路等14支鐵路單位組團,96名運動員和工作人員參加了比賽。

成功背後的付出可想而知,而最大的難度或許還不在展會組織本身。1935年,日本推行「華北五省自治」箭在弦上,山東處於旋渦中心,日軍大批入關……「關山北望烽煙起,波浪東來蜃氣浮。」在此背景下,第四屆「鐵展會」的背後或許有著更多不為人知的苦楚與艱辛。

事實也便如此。青島之後,再無「鐵展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