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躍:雙碳與社會——區塊鏈/元宇宙智能與平行生態科技

萬向區塊鏈 發佈 2022-09-29T15:38:09.785475+00:00

9月2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負責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實驗室主任王飛躍先生在第八屆萬向區塊鏈全球峰「江河行『地』」主題論壇上,以《區塊鏈/元宇宙智能與平行生態科技》為題發表主旨演講。

9月2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負責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實驗室主任王飛躍先生在第八屆萬向區塊鏈全球峰「江河行『地』」主題論壇上,以《區塊鏈/元宇宙智能與平行生態科技》為題發表主旨演講。下文根據活動直播速記整理,略有不影響原意的刪改。僅代表嘉賓個人觀點,不代表萬向區塊鏈立場。

非常高興有機會和大家進行交流,我也特別喜歡這次會議的主題——「雙碳和區塊鏈」,希望區塊鏈技術讓「雙碳」之路上一個「真道」,「真道」是什麼意思?我一會兒會講。

為什麼這次我的報告要講元宇宙?因為區塊鏈的進一步發展要結構化、生態化,從全鏈到全生態,必然要和數字孿生、元宇宙、平行智能等技術串起來。

如果大家對此還有疑問,可以看我最近在《知識分子》上寫的一系列文章,從元宇宙的前世篇,到它的初世篇,再到它的近世篇,都有說明。現在Web3.0不但成為了元宇宙的代名詞,很快也將成為區塊鏈等技術的代名詞,還莫名其妙的成了Web3. 目前看來,Web3.0會把所有的技術串到一起,形成智能生態技術——從組織智能技術,到協調智能技術,最後到執行智能技術。

智能生態技術其實有很深的學術、技術、科學背景,「始作俑者」就是控制論的創始人諾伯特·維納。諾伯特·維納的第一個博士生也是中國人,李郁榮,是他在控制論技術之上為現代通信技術創立基礎,讓我們有了今天的網際網路、手機、無線通訊。當然,還有錢學森先生的工程控制論的思想。一系列科學技術的發展,讓我們實現了從Cybernetic到Cyberspace,再到今天的區塊鏈、元宇宙等。所有的這一切,包括比特幣、區塊鏈、元宇宙、數字孿生等,都源於CC(Circular causality),就是循環因果論。

平行智能和元宇宙的關係是什麼樣的?為什麼要用Hanoi(漢諾塔算法)?怎麼來做智能生態技術?圍繞此還需要做新的研究。在區塊鏈DAO的基礎上資本做DeFi,工程上把中西方文化、哲學、科學融為一體,上「真道」。把多學科、交叉學科、跨學科結合起來,把循環邏輯變成What if和If then這種大家習慣的思維方式,最後要從小數據生成大數據,把大數據煉成深智能。這不但需要一個元宇宙,至少需要五個元宇宙,通過區塊鏈把它們串到一起,讓它們上「真道」。

把現在熱門的數字孿生、鏡像世界、元宇宙、Web3.0串起來,要有「三境」,首先「明境」,明察其境;然後是「臨境」,身臨其境;最後是錢學森先生說的「靈境」,智匯靈境。

為此,需要新的生態,我叫它「平行生態」。「CPSS」是元宇宙科學抽象的定義,工程上我們選的第一個應用場景就是智能交通。為什麼?因為耗能最大的就是交通、物流,占了全部: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今年IEEE國際交通大會ITSC的主題是「基於區塊鏈的智能交通」,The Human Use of Cyber-Physical-Social Transportation Systems,由此促進碳中和的目標。

我們在這方面做了三十多年的工作,現在開始把大模型都放到交通場景,要從語言處理、圖像處理走向實實在在的工程問題,面向碳中和的工程問題。為此,我們提出要做場景工程,要把數字孿生和CPS融合,要把平行執行和CPSS融合,不但要元宇宙,還要DeMetaverses,「分布自主的元宇宙」。

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新的時代已經來臨。這個時代是AplhaGo給了我們預警,我個人認為它就像70多年前的圖靈邱奇假設Thesis一樣,不但讓我們有了計算機,還有了今天的信息產業。怎麼走向明天?走向知識自動化?需要一個新的Thesis,我把它叫做AlphaGo Thesis。

首先要「平行哲學」,虛實必須平行互動。「虛」和「實」是一樣的,要把經典哲學裡的Being、Becoming擴展到Believing,不是靠宣傳而是靠技術。要從以前牛頓的「大定律,小數據」程式,化為社會學家默頓的「大數據,小定律」範式。以後誰說做「智能」產業,一定要告訴我怎麼把小數據弄成大數據,又怎麼把大數據煉成深智能的。

AlphaGo就做了這件事,把人類最初的80萬盤棋,自我對打到7000多萬盤,強化學習煉出了二張圖,然後靠二圖把人類的圍棋大師全打敗了。後來AlphaGo自我革命,做到小數據小到零,大數據3000都不到,最後一張圖就行了,更深、更小,然後又把幹掉人類圍棋大師的AlphaGo在100步內打敗了。這就是範式轉移的力量,以後誰要不做這種平行的範式,企業不以平行範式運營,連開業的資格都沒有。因為你不優化,多消耗了資源,就是不可持續的,沒法實現碳中和。

如此,呈現整個世界進入智能時代的大趨勢,我以「三個三,五個五」來說明。

什麼是「三個三」?曾經一個「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現在變成三個「IT(Intelligent Technology和Industrial Technology)」了,縮寫都是IT,但是意義不一樣,作用同樣,都是開發世界。為什麼要三個呢?因為現在要開發三個世界,以前有物理世界、心理世界,上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告訴我們還有個世界叫人工智慧世界,現在要開發人工智慧世界了,所以人工智慧熱了,所以「IT」變成新「IT」智能技術了,所以「數據」變成新的資源礦藏了。

再看歷史,會發現又一個卡爾告訴我們,我們進入一個新的軸心時代,物理世界有個軸心時代。可是我們既然有三個世界,就要有三個軸心時代。第一個軸心讓人類的人性大覺醒,有了哲學。第二個軸心讓理性有了大覺醒,有了科學,就是文藝復興。現在第三個軸心,會讓我們的靈性來個大覺醒,進入靈境: 這次讓我們有更具體的東西,比哲學、科學具體,就是技術,新IT智能技術,它將推動新的智能全球化運動。

軸心是人的天性造成的。人的第一天性是恐懼,因為恐懼所以大家要交流;第二天性是貪婪,因為貪婪大家要比較;第三天性是懶惰,為了提高效益,讓大家一起偷懶,所以要達成共識,形成標準,這樣才可能高效。這些天性+行動,最後必然導致全球化,形成軸心現象。

可是物理世界的全球化有問題:物理世界的東西你有了我就沒有了,本質上"負和"。所以物理世界的全球化就是戰爭侵略壓迫,血淋淋的。心理世界還可以自由貿易、零和博弈,但是現在看起來,中美之爭讓"零和"的全球化也到頭了。怎麼辦?一種思維是存量思維,心裡只有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忘了或者根本就不知道還有一個人工世界。還有一種思維是增量思維,心懷人工世界,通過開發新的人工世界、虛擬世界,解決老問題,形成新的第三波智慧的全球化。

這第三波的全球化本質上是「正和」的:因為人工世界本質上就是無中生有,你可以有,我也可以有。所以我認為,區塊鏈、Web3、平行智能這些新的技術,預示著第三波的全球化來了,這次是「正和」!希望中國通過「一帶一路」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現,這不是Newspeak, 這是我個人的中國夢,也是我自己看待認識到的智能技術重要意義之所在。

再看人類為了這一點,像蜘蛛結網一樣不停地結一張大網,它比蜘蛛的網Web大,比我們熟知的Network還大,叫Grid。交通就是第一張網,一百多年前開始「能源網」,五六十年前開始「信息網」,現在熱火朝天地在做「物聯網」是第二、三、四張網。但是我們還需要一張叫「智聯網」的大網,形成智能社會的"大5G"網絡。智聯網上跑的會是agents和數字人,形成新的人機互動,把人類從被聯到在聯,再到主聯,等實現了之後將對社會產生根本性的變化。

Uber、滴滴來了,交通已經變成「社會交通」,很快能源也會變成「社會能源」,計算現在已經變成「社會技術」,等3D、機器人起來,製造一定會變成「社會製造」。個性化製造的大規模化是實現「雙碳」的必要場景,但最重要的是要走向社會,必須形成「社會智能」。

這三張網把三個世界分了又合,形成嶄新的新世界,並在裡面形成「五力合一」。五力是指數據的力量、計算的力量就是硬體的力量、算法的力量、網絡的力量,還需要鏈之力(區塊鏈的力量),因為區塊鏈讓我們上「真道」。這個「真TRUE」就是可信Trustable+可靠Reliable+可用Useful+效益Effective/Efficient,以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Do the right thing in the right way。DAO就是分布式的全中心化,你我都成了中心,那還去什麼中心?自動化要自主性,可以把以太坊的DAO擴展成分布式自主系統、全中心化自主行動,不但要Organization,還要Operation。

這樣就把中國傳統哲學的「道」從理念變成一項技術,變成一項工程需求。它的本質是什麼?擴大了商品空間,讓注意力、信用度變成可批量生產、可流通的商品,為什麼有天貓?為什麼有淘寶?本質就在這裡。以前說這不可能,還是人工智慧創始人,圖靈獎諾貝爾獎得主講的,可現在機器人、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來了,活生生的讓這變成了可能,不但擴大了商品空間,進入第三世界,也讓我們從工業社會走向智業社會,而且還極大擴大了我們提高效率的途徑。

但要完成這些事情必須在五度空間CPSS進行,所以要以三個世界打底,把Physical Space、Cyberspace融合起來,讓複雜性科學的兩個最基本的概念Convergence和Emergence能在裡面對立統一起來。如果不從五度空間來考慮,結果會是只有對立,沒有統一。一旦立足CPSS,我們就自然而然的到了工業5.0。

德國有個工業4.0,他們自己說其實就是ICT+CPS。其實工業5.0也是ICT+CPS,但兩者對於「I」是什麼,信息還是智能?「C」是什麼,通信還是連通性?「S」是什麼,系統還是社會?如果要保留系統,就是CPSS。不同的解釋反應不同的思維。德國的解釋還是基於工業自動化的思維,我們靠工業自動化走到了今天,那如何走向明天?走向明天必須靠知識自動化,必須以人為本。而人之天性和相互關係的總和就是社會,所以一定要把社會嵌到裡面去,讓社會可編程、讓經濟可編程、讓企業可編程,這就是區塊鏈,就是DAO,就是智能合約,就是Web3帶給我們的希望。

我自己有這種想法最早是在1982年,在浙大,無實驗數據想用Monte Carlo方法在計算機上做計算實驗。我記得那時候萬向公司也才剛剛起步,在錢塘江的另一邊蕭山。後來我在美國面臨同樣的問題,所以1994年提出「影子系統」,就是今天的「數字孿生」。2000年開始提出工業4.0、工業5.0,最後於2004年定名為「平行」系統和智能。很快,就覺得在這裡面會有智能產業的產生和興起,就把它總結為智能產業。

未來的智能機將把三個世界打通,把物理世界的牛頓機,軟體世界的默頓機合二為一,把小數據做成大數據,把大數據練成深智能,為我們產生一系列新的工作崗位,這其中的基礎就是區塊鏈智能合約。將來80%多的員工將是數字人員工,機器人員工占15%,而人類的員工5%都不到。這是一個嶄新的世界,這個世界的核心就是知識自動化。以後你一上崗就會至少有三個數字員工等著你,你們合起來就形成了「平行人」平行員工。你是流水的兵,它們才是鐵打的,人類只是"餵養"知識機器人的糧食,信息糧食,給它們提供不定性、多樣性、複雜性(UDC),它們再化為針對崗位的面對問題的靈捷性、向任務聚焦的能力、向目標收斂的能力(AFC)。

用俗語來說就是「吃一塹,長一智」,但換了個世界, 讓你低成本、高效率、高智能地形成「合一體」:人機結合、知行合一、虛實一體。最後,從專業分工到人機分工,再走向未來的虛實分工智能經濟。為此,我們需要堅實的技術,區塊鏈就是之一。我們是全世界第一個把區塊鏈作為學術進行研究的團隊,我們寫了第一本教科書《區塊鏈理論與方法》,第一本和智能製造結合的書《區塊鏈+智能製造》。

走向未來光有技術不夠,還需要新的哲學,要從思維上進行改變,從世界觀上進行改變。三個世界,三種知識,三種意識,所以要有三種哲學,要以新的哲學觀來開發新的世界。平行哲學和產業的關係、和科學的關係、和技術的關係分別是什麼?有興趣的人士可以看我寫過的三篇文章。

《開放社會及其敵人》這本書影響我已經三十年了,將來我要寫一本《開放社會及其朋友》。目前為止,我相信區塊鏈就是讓我們走向開放世界最核心的技術之一,開放世界不應該有敵人,希望只有朋友,它會給我們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不會讓大家失業,一定讓大家樂業,否則為什麼要人工智慧?智能產業?智慧社會?

所以,我希望區塊鏈技術能進一步發展,讓我們走向「6S」世界(Safety,Security,Sustainability,Sensitivity,Service,Smartness),讓大家在物理世界安全(Safety),在信息世界安全(Security),在生態世界安全(Sustainability),讓大家的隱私和權益安全(Sensitivity),要優化,要節約資源,提供優質的服務(Service),以此邁向智能世界(Smartness)。

謝謝大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