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的總根在腳、機關在腰胯、出擊在手

形意拳張金濤 發佈 2022-09-29T22:49:05.632984+00:00

形意拳有三節之說,為稍節、中節、根節。 上肢指的是肩肘手、下肢指的是胯膝足,軀幹為頭胸腹,合稱九節。以整體論,則下肢為根,軀幹為中。手臂為稍。 發力順序一般為以根催稍,形意的總根在腳,機關在腰胯、出擊在手。

形意拳有三節之說,為稍節、中節、根節。 上肢指的是肩肘手、下肢指的是胯膝足,軀幹為頭胸腹,合稱九節。

以整體論,則下肢為根,軀幹為中。手臂為稍。 發力順序一般為以根催稍,形意的總根在腳,機關在腰胯、出擊在手。

練習如推山,指的是根催中,中催稍;打的時候,是根節直接將稍節甩出去,根節在緊追其後,總要不離不棄,不失平衡。連接根稍的中節則成了關鍵。


看一個拳手的技術是否成熟,主要就是看其三節是否通達,少林拳有三停之說,一停肩井、二停肘窩、三停腕門,實際上講的是一個意思,三節即是三關。 以個人經驗而言,連接根稍的中節是關鍵。即肘膝腰。 中節有一個共同的要領,就是「不動」,不是不做運動,而是不隨便亂動,保持空間定位,以便於由根到稍的勁力通達。 如果亂動,勁力便會憋於此,致使稍節無力。 優秀的散打運動員,總是三節分明,中節穩定的。這也是衡量一個拳手技術穩定的標準。 有些優秀的運動員,做的就很好,而有些就不是那麼順眼了,所以散手運動員隊伍良莠不齊,有人靠的是優秀的技術,打的瀟灑輕鬆,讓人看著也舒展大方,有挺拔之氣;有的只能依靠身體素質和毅力去硬拼,中節明顯無支撐力,如稀泥混沌一般,事倍功半,打得很辛苦,一方面真為他們的毅力堅強感到佩服,一方面真想說你該換個教練了。 散打的技術都是公開的,都差不多,就那幾下,故有此種現象,雖然都是一樣的技術,但就有優劣好壞之分。

外行一看都差不多,但內行一看就差多了。這就是門道。 會的不會的,得真傳的不得要領的,一目了然。 所以說真正的秘密都是壟斷的,不是高度公開的。 公開的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東西,徒具形式而已。就算偶爾漏上一點半星,也是支離破碎,泛泛而論。極易被人忽略,就算說,也是說給懂行的人聽的,以顯示自己不「外」。

流行的都是一些很笨的多為鍛鍊素質體能的方法,看上去只要肯辛苦肯流汗就行的,實際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真正的核心機密還在技術上。正如前人所云,武藝隨真竅不真,枉費功夫枉勞神。這個竅,用現在的話講就是「細節」。 泰拳的情況就好得多,這要拜其優秀的肘膝技術。中節發力發的好,稍節自然會好,中節不好,稍節只會更糟。所以我經常說泰拳才是真正呢個中節拳法,原因即在於此。 所以我才將肘膝列為「泰拳三寶」之一 欲練稍節發力,不妨先從中節開始。 有志於搏擊一道,中節可不重視乎? 拳術的原理都是想通的,只是表達的系統不同而已。我們應學習透過表象觀其本質。

練得法,養得道,才是內家真旨!談及形意拳,很多人熱衷於如何練,如何打,極少有人思考如何養。我們說練是一種求功夫的手段,這需要方法正確,也就是練得法。當然沒有真傳是不可能得法的。但是即便是練得法了,不懂得養,那麼最終也是白白辛勞,功夫不會成,健康也難以保證。 練法貴在得真傳,就拿最基本的三體式來說,中正是其根本,順中用逆使是其內涵,中和是其目的。有些人即便做到了中正,但是不懂的順中用逆,那麼這個樁就沒有生機可言,即便是持之以恆的站也沒有任何作用,因為呼吸起不到變化,終其一生不過是傻站而已! 養要得道,前輩們為啥把內功叫做養氣,這裡面有很深的內涵。內功說白了就是積蓄腎臟精氣,然後利用規矩把精氣與元氣結合。而元氣是一定的,不可以補,所以練習內功關鍵即是積蓄精氣,也就是養腎了。腎臟的卦象中有兩根水(腎水·),一根火(腎氣)。火居正中,水在上下。俗語說「水中之火是真火」,可見,腎臟精氣必須有腎水滋養,如此才是水火既濟,陰陽調和。如果人體縱慾無度,腎水匱發,那麼即使你練得再正確,再刻苦,腎氣也不可能積蓄圓滿。就如同一口鍋中沒有水,你再加火,也沒有氣生成,只能把鍋燒壞! 所以說內家宗旨在於養氣,而養氣的內涵在於練養結合,如果不能清心寡欲,那麼內功是不可能練成的。作為初學者一定要明白正視這個問題。放縱慾望會毀掉身體健康,養氣不管用,食補也不管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