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擁有十萬大軍,比曹丕實力雄厚得多,為何不爭繼承人之位

農村五弟 發佈 2022-09-29T23:44:20.223716+00:00

曹操一共有25個兒子,但是在這25而兒子當中,僅僅只有4個孩子比較出眾,首先就是我們熟知的曹丕和曹植,再就是早年夭折的曹沖,最後就是手握十萬大軍的大將軍曹彰,雖說在曹操繼承人的選擇中並沒有曹彰,但是要論武力,曹操所有的兒子當中,曹彰才是第一,如果曹彰想稱帝,在曹操死後完全是有可能

曹操一共有25個兒子,但是在這25而兒子當中,僅僅只有4個孩子比較出眾,首先就是我們熟知的曹丕和曹植,再就是早年夭折的曹沖,最後就是手握十萬大軍的大將軍曹彰,雖說在曹操繼承人的選擇中並沒有曹彰,但是要論武力,曹操所有的兒子當中,曹彰才是第一,如果曹彰想稱帝,在曹操死後完全是有可能的,這種事情在古代發生的也不少,那麼為何曹彰在手握兵權,曹操離世的時候,不起兵政變,取代曹丕稱帝呢?曹操的兒子曹彰,擁兵十萬卻不反曹丕,最為主要的原因是曹彰本身對於帝王之位並不熱衷,同時加上司馬懿從中周旋,讓曹彰放棄兵權的同時也將曹彰保護了起來,沒有稱帝之心的曹彰在沒有威脅的情況之下自然不會造反。


曹彰是曹操第二個兒子,和熱門繼承人曹丕曹植不同的是,曹彰唯一的志向就是做一個征戰沙場的大將軍。


小時候的曹彰就展現出了他在武力上的天賦,在別的小孩子都讀書的時候,曹彰一個人偷偷跑出去練習騎射之技,後來甚至憑藉一己之力射殺了一頭白虎,此舉被曹操看到之後深感意外,同時對這個兒子很是滿意,看到自己的勇猛被曹彰繼承自然是開心,但是曹彰似乎有所偏科,繼承曹操勇猛的同時卻絲毫沒有繼承曹操的文學天賦,打小曹彰就不愛讀書,有一次曹操問到曹彰:「你為何不讀聖賢書?」曹彰回應道:「大丈夫應該征戰沙場!」由此可見曹彰從小就是一個喜歡沙場的孩子,是如同衛青霍去病般的人物。


但是有時候造反與否並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在擁有足以威脅到皇位的力量之時,就算並不想造反,上位者看到這麼一股力量存在的時候,會採取一系列手段,在無窮無盡的逼迫下,最後迫不得已,不得不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起兵反抗。


曹彰的情況便是這樣,對於曹彰擁有的十萬大軍,曹丕深深忌憚,各路將領的軍隊駐紮在各地,許昌守兵不足五萬,如若曹彰有不軌之心,那麼曹丕的地位和性命都會受到威脅。


所以,面對此種情況,曹丕必定會在曹彰發難之前採取措施。曹彰也意識到,必須要在曹丕採取措施之前掌握主動地位,不然到時就是任人魚肉的境地了,雙方都陷入到猜疑鏈中。這種劍拔弩張的情況之下,司馬懿站了出來


司馬懿獨自一人來到了曹彰的營中,先是以孝道入手,講述曹操當年立下遺詔選定曹丕為自己的繼承人必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並且在臨死前召曹彰,也是為了防止兄弟手足相殘,如今曹操在九泉之下,知道了自己死後兒子們互相征伐,一定極為痛心,這是大不孝啊。


然後,司馬懿在站在曹彰的角度為他考慮:「公子有十萬兵馬,想必一定在擔心魏公會因為忌憚而不放過你把。」這句話說到了曹彰的心坎之中,因為他就是這麼想的,為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才不得以更加加強自己的實力。當看到曹彰的反應之時,司馬懿就知道自己猜測的沒錯,當下出主意:當今魏公剛剛繼位,正是樹立正面形象的時候,全天下人都看在眼裡,這個時候只要曹彰當著天下人的面,宣布放棄兵權並自動負荊請罪,魏公不僅不會責罰,還未藉此機會好好宣揚自己的寬厚仁德,曹彰自然便會被好生對待。 曹彰仔細權衡司馬懿的建議,再加上他自己並沒有半點爭權奪利的心思,當下便採納了司馬懿的建議,交出兵權,曹丕自立為王之後,冊封冊封曹彰為任城王,食邑萬戶。


曹彰不反曹丕,首先自身並沒有做王的心思,這讓他對爭權奪利毫無興趣,其次是在受到威脅的時候,司馬懿站了出來,勸其解除兵權,這讓曹丕對曹彰的戒心大為下降,不會再逼迫不想奪權的曹彰被迫造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