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人物 | 匠心譜新篇,新會陳皮煥發非遺活力

南方農村報 發佈 2022-09-30T00:38:32.548617+00:00

編者按:江門有珍寶,陳皮、馬岡鵝、鰻魚、茶葉、大米、禽蛋,其中,陳皮、馬岡鵝更是歷經百年而不衰,當前,江門市六大產業產值達333億元,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香餑餑。近日,江門市印發《關於支持加快六大特色優勢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加快推進六大產業高質量發展。

編者按:江門有珍寶,陳皮、馬岡鵝、鰻魚、茶葉、大米、禽蛋,其中,陳皮、馬岡鵝更是歷經百年而不衰,當前,江門市六大產業產值達333億元,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香餑餑。

近日,江門市印發《關於支持加快六大特色優勢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加快推進六大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發掘產業發展亮點,南方農村報於近期推出江門六大農產品專題報導,從人物故事、政企發展等多視角切入,分別推出《風味人物》和《風味指南》兩個板塊,了解產業發展背後的故事,細品江門珍寶風味。


止咳化痰理中氣, 妙手無此病難除,藥食同源的陳皮一直以來都是養生愛好者的心頭好,作為中國陳皮之鄉,新會陳皮在宋代已享有盛名,明清時已蜚聲遐邇,被列為「貢品」,截至2021年,新會陳皮全產業鏈產值達145億元。目前,新會區新會柑種植面積約6666.67公頃,全年帶動就業6.5萬人,在全市認定的首批1041名鄉村工匠中,新會陳皮專業鄉村工匠共計257名。

江門代有才人出,陳皮產業煥新生,歷經百年卻依然興盛的背後,陳皮工匠們用自己汗水與熱血,寫下一篇篇產業發展的優美詩篇,在他們的帶動下,新會陳皮在新工藝、新理念中不斷煥發生機,迸發活力。

育優質種苗

「外來客」讓柑農心中不慌

「手握柑苗,心中不慌。」如今已屆不惑之年的「中山佬」招永倫自稱是一塊「外來的老陳皮」。2006年,招永倫來到新會種植香蕉,2014年,招永倫將自己位於新會大澤鎮的80畝香蕉林改種為新會柑,依靠豐富的種植經驗,柑園的各項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 隨後在當地政企的齊力推動下,招永倫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柑園規模不斷擴大。

「我認為要想種好新會柑,最重要的是做好兩個方面的提升——種質和技術。」據了解,自2014年以來,招永倫便一直嚴抓育苗工作,握有數萬棵優質柑苗,即使面對風災也絲毫不慌;為提升種植技術,招永倫四處求學,把周邊合作社學、區里、市里組織的培訓班跑了個遍,隨著知識和技能的不斷提升,2021年,招永倫入選由江門市人社局組織申報的江門市鄉村工匠(新會陳皮)工程師。

為更好地帶動當地農戶種柑,2018年招永倫發起成立了長妙香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在他的指導和帶動下,農戶林儉寧的9畝柑橘地實現了年賺40多萬的目標……如今合作社成員從原來的8人發展至80人,果園面積超1000畝,招永倫表示,未來將會充分運用助農貸款等資金,充分保障合作社的運作,保障農戶的權益。

推出陳皮宴

僑都工匠致力三產融合發展

「新會陳皮要想能夠發展起來,真正解決銷路問題,必須走深加工這一條路。」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僑都十大工匠、江門麗宮國際食品有限公司(下稱麗宮食品)總經理區柏余回憶,新會陳皮雖曾貴為「貢品」,但在九十年代也曾因黃龍病等原因遭受打擊,銷售跌至谷底。自小吃著陳皮長大的區柏余不忍看著新會陳皮產業就此沉寂,在其他人紛紛退局之時,他反其道而行之,大批量收購陳皮,並同當地農戶簽訂採購合同,給農民繼續種植的信心。

區柏余深知,產業要想做大做強,就要充分挖掘陳皮的商業價值,打造陳皮產業鏈。1997年,區柏余開始投身於新會陳皮深加工產品研發加工工作。

2004年,區柏余成立江門麗宮國際食品有限公司,推出自有品牌——僑寶,專注新會陳皮產品開發及新會陳皮文化的推廣。期間,區柏余帶領團隊將陳皮與菜繫結合,研發出40多種陳皮菜,創新推出「陳皮宴」,成功推出陳皮酒、陳皮月餅、陳皮花式餅等6大系列陳皮產品,此後更相繼推出了特色柑普茶等陳皮產品。

為保障加工原料的品質,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打造了有機種植、標準化的柑園,並成立了麗宮產業聯盟,對超過3500畝柑園進行統一管理,從源頭按照同意要求來種植。在倉儲方面,公司配置了特定的煙燻倉對陳皮驅蟲防霉。

在新會陳皮核心產區「天馬」,公司建立三產融合的麗宮新會陳皮現代農業產業園,截至2020年已有50多家企業、品牌進駐產業園,年接待20多萬人次。此外,區柏余專家工作室每年在全國各地舉辦1000多場新會陳皮品鑑會,把新會陳皮的影響力輻射到更大的範圍,讓更多的國民認識新會陳皮,感受正宗新會陳皮的魅力。

目前,區柏余已培養鄉村工匠工程師8人,助理工程師1人,培養陳皮製作技藝工藝師200多名,他表示未來將立足新會陳皮,往新會陳皮食品和藥品的大健康潤肺產品方向努力,研發更多有關於新會陳皮的產品。

遇見普洱茶

非遺傳承人助力陳皮跨界出圈

「我們祖輩都是種柑的。我的婆婆是南坦人,在我們小時候,她會摘一些青柑,開皮後,沾著醬油給我們吃。我爸爸本身是學農的,他在西江農校的時候,就是學習柑橘種植的。」新會柑茶製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岡州陳陳皮產業有限公司(下稱岡州陳)負責人周詠蓮出生於陳皮世家,自打她有記憶起,就浸潤在陳香之中。

早在2006年,酷愛喝茶的周詠蓮便開始思考,新會柑除了能製成陳皮外,是否有更多發展空間?如果將新會柑和茶相結合,是否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陳皮是越陳越香的,和黑茶等茶類的品性是相吻合的。新鮮的新會柑挖去柑肉後,把雲南普洱茶裝進去,放在陽台曬了差不多一年,再拿出來喝時,感覺非常驚喜。」這個融合了果香、陳香、甘香的全新組合,讓周詠蓮一喝難忘,自此,她就決定將這個在當時市場上還很鮮見的柑普茶作為主力研發、推廣方向。

2006年,周詠蓮放棄了穩定的公務員工作,開始製作首款柑普茶,同年,註冊了「柑普」商標,在2015年的藏品柑普茶評選中,岡州陳2006年制的柑普茶獲得「新會柑普茶皇后」稱號。

如今,岡州陳已發展成為一家集新會柑GAP基地認證種植、柑普茶生產加工、新會陳皮產品開發為一體的新會陳皮特色產業公司,在周詠蓮的帶動下,公司種植的新會柑基地面積達300畝,主要種植優良傳統品種(大洞05號)茶枝柑,進行新會陳皮加工120噸,帶動慈谿村柑普茶產業產值增加30%以上,帶動農戶增收10%以上,戶均增收7000元,社會化服務面積1000畝以上。

作為新會陳皮產業深加工的代表產品,經過多年的打造,如今新會柑茶已成為市面上風靡全國的茶界「網紅」。周詠蓮表示,未來將繼續恪守新會原產、保持活性、珍藏品質的宗旨,誠信經營,為做好新會陳皮產業作一份貢獻

【記者】陳地傑

【來源】南方農村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