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對話樹木希林:活在日常里的演員,值得被感謝|此刻夜讀

文學報 發佈 2022-09-30T10:18:48.625004+00:00

睡前夜讀,一篇美文,帶你進入閱讀的記憶世界。近期,新經典文化推出了是枝與樹木攜手完成的唯一著作《還是得活在日常里啊》。

文學報 · 此刻夜讀

睡前夜讀,一篇美文,帶你進入閱讀的記憶世界。

是枝裕和 · 樹木希林

脫離劇本,導演與演員都會聊些什麼?鏡頭之外,二者的關係又是怎樣的呢?翻開導演是枝裕和與演員樹木希林的對談實錄,我們的這份好奇心或許便能得到極大滿足。

近期,新經典文化推出了是枝與樹木攜手完成的唯一著作《還是得活在日常里啊》。在跨越十二年的六場深度對談中,兩人暢聊電影、電視、廣告與表演,分享專業洞見,閒話人生片段,展現自身所親歷的日本演藝與影視文化半個世紀以來的演變。

不同攝影師鏡頭下的是枝與樹木是什麼模樣?他們在前往頒獎典禮的路上又是怎麼自拍的?書中照片風格各異,卻共同呈現了生活與藝術相互依存的狀態,呼應了兩人的處世和創作哲學。樹木說:「做演員的,還是得活在日常里啊。」做人又何嘗不是呢?翻看是枝手繪的日程本,既能了解他在拖延和多任務操作之間來回切換的工作模式,又能見識到樹木的犀利和可愛。「是不是聽說我很難對付呀?」初次見面,她便樂呵呵地對是枝說了這麼一句話。

從《步履不停》到《小偷家族》,樹木從未擔任過是枝影片的主演,卻是導演是枝眼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是枝發現,樹木具備導演視角,擅長從全局審視劇本與表演,因而能讓自己產生「做一個靠譜導演」的念頭;在慣於揣摩自身站位的樹木看來,她不過是在考慮「變成哪種色彩的顏料才能凸顯畫作之美」。

《還是得活在日常里啊》日文原版面世於樹木去世一周年當日,紀念意義溢於言表。心懷對缺席者的思戀,是枝完成了編撰工作:「所愛的人已經不在此處,伸手無法觸及。也許這本書對我而言,就是一封已經不可能寄達的『情書』吧。」

《還是得活在日常里啊》

[日]是枝裕和 / 著,曹逸冰 / 譯

新經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訪談手記

在這次訪談開始前,希林老師對我說:「你來一下。」她把我叫到另一個房間,拿出醫生給的PET片子讓我看。體現癌細胞轉移的黑點遍布她全身的骨骼。之前定期接受的重離子線治療也沒能阻止癌細胞的骨轉移。

「就是這麼回事,所以我要安排身後事啦,這部電影果然成了我們的最後一次合作呀。」

據說醫生告訴希林老師,她也許撐不到明年了。跟我解釋完以後,她帶著痛快的表情先一步走出房間。訪談順利開始了,可我滿腦子都是剛才看到的PET片子,直到稿件整理好,我都不記得自己問了什麼,希林老師又是如何回答的。

「這是我最後一次演你的電影啦。」

只記得希林老師再次強調這一點的時候,我終於理解這已經是不得不接受的現實,卻只能給出「沒有沒有」這種模稜兩可的回答,不由得為自己的不爭氣而窩火。

除了關於《小偷家族》的問題,我原本還打算把話題拓寬一些,準備了其他方面的問題,好給長篇訪談畫上圓滿的句號。然而那時的希林老師已經吃不了一頓像樣的飯了。她的聲音毫無張力,與兩個月前判若兩人。我實在不忍心讓她再說下去,就提前結束了訪談。

「還挺漂亮的嘛」和「真的謝謝」

《小偷家族》海報

樹木:你是在神泉的拉麵館跟我講了《小偷家族》的構想,對吧? 不過我當時好像就隨口說了句「哦,你要拍這個?那我演吧」。我剛去了那家拉麵館呢。

是枝:是嗎?其實我也挺喜歡那家店的。

樹木:因為我孫子很喜歡。他們用的是熬出來的高湯,很考究,可不知道為什麼,吃完以後卻沒有吃了拉麵的滿足感(笑)。

是枝:還真是,每次帶年輕的工作人員去吃,大伙兒都會說好像沒吃飽呢。

樹木:是吧?我上了年紀,沒什麼食慾了,不過在必須墊墊肚子的時候去那兒倒是正好。這種類型的演員也挺多的呢。用倒是能用,可是用了以後沒有滿足感,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是枝:(笑)原來如此,您是想這麼切入正題啊。

今天想跟您聊聊《小偷家族》。您看過劇本之後,常會直截了當地問「為什麼這個家裡會有這樣一個人?」或者「這個人不應該是這樣的吧?」。於是我就會想:「啊,對哦!那這個人為什麼會在這裡呢?」然後便會去思考角色存在的必然性,再把思考的結果反映在劇本里。每次跟您合作都是這樣,不過在這次的《小偷家族》裡,這個過程所占比重尤其大。這次請您演的「初枝」一角當然也是從一開始就是照著您寫的,但怎麼說呢,初枝周圍那些人物的形象是通過回答您那些率直的問題而逐漸構築起來的。

所以最開始的劇本出來時,很多東西還是朦朦朧朧的。我們就在這樣的狀態下把夏天那場戲先拍了。

《小偷家族》劇照

樹木:對對,就是夏天全家去海邊玩的那場戲吧。

是枝:那天您一到拍攝現場的集合地點,就對其他演員說:「這場拍歸拍,不見得會保留哦。」(笑)聽得我暗暗著急,心想「要是讓參演的人以為我是個淨拍不會保留的場景的導演,那可就太過意不去了」。我起初是打算至少先拍點實景。因為這部作品講的是一整年的故事,我想表現出季節感,好不容易才說服了製作部。機會難得,就讓孩子們在外景地走兩步吧。走都走了,不如再拍拍全家一起去海邊吧,於是就順勢拍了下去。所以那個時候,我自己其實也還沒看見電影的全貌。

樹木:我們幾個演員也只知道我們不是普普通通的一家人,在一切都還很模糊的狀態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在海邊走了走。

是枝:但是多虧那次拍攝,我才看清了很多東西,並以此為核心搭建出前與後,所以從結果看,收穫是非常多的。其中有一點讓我尤其驚訝。那場海邊的戲是我們為這部電影拍攝的第一場戲,卻也是您在電影中出場的最後一場戲。

樹木:對,沒多久之後我就死了,所以那是我最後一場活著出場的戲。

是枝:實話告訴您吧,那天我看著您的樣子就想,您是不是身體不太舒服?

樹木:是啊。

是枝:還真是啊?

樹木:嗯。身體不舒服,拍攝條件還特別糟糕(笑)。

明明是夏天,卻冷得要命,我還納悶怎麼會這麼冷啊。大家都覺得冷呢。

樹木希林與是枝裕和

是枝:但我們不是最先拍初枝臨死前全家去海邊玩水,到了冬天才按次序拍了那之前的戲嗎?剪輯的時候,我把那些場景串起來一看,發現初枝起初還很精神,然後慢慢走向死亡,存在感逐漸減弱的過程都被您完美地呈現出來了。

樹木:拍夏天那場戲的時候,我還沒搞清楚狀況,所以才沒什麼存在感啦。

是枝:是這麼回事?(笑)

樹木:總而言之就是我這人沒什麼自主性啦。(因為劇本還沒敲定)不知道要做什麼,於是就愣愣地待在那兒,既然鏡頭對著自己,那就隨便說點什麼吧,就這麼簡單。比如小櫻(安藤櫻)就在我眼前,瞧她那張臉光溜溜的,我就隨口說了句:「這姑娘仔細一看,還挺漂亮的嘛。」

是枝:我今天就想先問問這個。我寫的劇本里是沒有那句台詞的,但您突然來了那麼一句。您為什麼要那麼說呢?

樹木:因為我真的那麼覺得啊。夏天的光線,配上光潔的皮膚,雖然身上的衣服破破爛爛,吃東西(玉米)的模樣也一塌糊塗,可我就是想說說看,「真漂亮呀,仔細一看,你這姑娘長得還挺漂亮的嘛」。於是我就下意識地說了,結果小櫻露出了不知該怎麼回答的表情。我心想那樣正好。

是枝:但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大家的確會覺得「安藤櫻仔細看看好像還挺漂亮的」。

樹木:我也這麼覺得。

是枝:您的那句話仿佛預言了這一點。您為什麼能說出那種台詞呢?您說因為您真的那麼覺得,可我總覺得沒那麼簡單。

樹木:沒那麼深奧啦。

是枝:是嗎?(笑)不過多虧有那句台詞,我往劇本里加了一些體現初枝關注別人相貌的內容,連「怎麼把安藤櫻拍得更美」這個導演的大方向都跟著定下來了。

樹木希林廣告:「脫掉年齡,穿上冒險,我就是我。」

樹木:那就好。哎呀,我就是覺得她真的很漂亮而已啦。

是枝:我也不知道把那種感覺稱為母性是不是合適,不過她飾演的沒生過孩子的信代因為收養了一個女孩,連表情都溫柔了不少呢。拍著拍著,我甚至覺得她整個人都散發出了神聖的光輝。而這一切的起點,都是您在夏天那場戲裡說出的那句台詞啊。

樹木:說起「神聖」,我就想起了她跟飾演丈夫的利利先生拍的激情戲。天下起大雨,在外面玩的孩子們沖回家,問「你們在幹什麼呢?」。大人輕輕把毛巾蓋在孩子頭上,搪塞過去。我邊看邊想,能用這樣的形式展現日常,大家可真厲害啊,這場戲可真棒呀。而且換做普通的電影,演員肯定會稍微遮一遮,攝影機那端也會有所顧慮,可他倆的心態都是「給工作人員看到沒關係,只要不被攝影機拍到就行」,痛痛快快地脫了。你拍的時候也是一臉滿不在乎的表情,我就想,原來你這人還挺不正經的呢(笑)。不過那場戲真的好棒呀,真的是從各種角度看都很神聖。

是枝:關於夏天那場戲,我還有一個問題要問您。那場戲的最後一個鏡頭也是飾演初枝的您在片中的最後一個鏡頭。畫面中是您看著家人在海邊嬉鬧的側臉,您自言自語了,對不對?但我在現場沒弄清您說了什麼。剪輯的時候也是怎麼都沒解讀出來,跟負責剪輯的工作人員反反覆覆看了好多遍,這才明白您說的是「真的謝謝」。

樹木:欸……真的?

紀錄片《活出樹木希林》

是枝:您確確實實是那麼說的。我頓時激動得渾身發顫,因為那句台詞也是劇本里沒有的。我本來就覺得那個側臉非常棒,用這樣的鏡頭收尾再好不過了,又添了一句「真的謝謝」。那是對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人說的呢。

樹木:我說過那種話啊……不過嘛,待在夏天的海邊,我的確產生了那樣的感覺呢。也算是歪打正著吧,其實都是你足夠信賴演員的結果,才那樣拍了出來吧。雖然我並不是值得信賴的演員啦。參演你電影的人大概都是這麼想的吧。

新媒體編輯:傅小平

配圖:電影資料

每天準時與我們遇見的小提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