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中的歷史,退避三舍

品讀二十四史 發佈 2022-10-01T21:16:27.010988+00:00

據《左傳》《史記》記載,春秋時期,晚年的晉獻公寵愛驪姬,為了讓驪姬生的兒子接班,他犯了糊塗,導致太子申生被逼自殺,另外兩個兒子重耳和夷吾也出國避難。重耳的母親是狄國人,他帶著手下來到狄國。狄國十分厚待這位大國外甥,讓他安身,給他娶媳婦,重耳在此度過了十二年平和安樂的生活。

據《左傳》《史記》記載,春秋時期,晚年的晉獻公寵愛驪姬,為了讓驪姬生的兒子接班,他犯了糊塗,導致太子申生被逼自殺,另外兩個兒子重耳和夷吾也出國避難。

重耳的母親是狄國人,他帶著手下來到狄國。狄國十分厚待這位大國外甥,讓他安身,給他娶媳婦,重耳在此度過了十二年平和安樂的生活。

此時的晉國已經發生了巨變,經過幾番周折,公子夷吾回國繼位,就是晉惠公。晉惠公深知重耳是個有志向之人,他手下也都是一頂一的高手,怕哥哥回來跟自己爭君位,就起了歹心,打算派人去狄國行刺。

風聲走的很快,傳到了重耳那裡,他跟手下人一商量,狄國距離晉國太近了,人身安全很難保障。聽說霸主齊桓公不錯,很會任用人才,大家都是人才,乾脆去齊國落戶算了。

就這樣,重耳一行人離開狄國,一路上歷經坎坷,輾轉來到了齊國。齊桓公果然名不虛傳,對重耳等人厚待有加,還把本宗族的一位姑娘給他做了妻子。

沒過多久,齊桓公去世了,齊國發生了內亂。可此時的重耳,已經是五十奔六十的人了,多年的漂泊生活,磨滅了鬥志,他只想在這溫柔鄉中安度晚年,只要齊國一天不哄自己,就多待一天吧。

老大頹廢成這樣,手下人不幹了,他們開始想各種辦法,要離開齊國。重耳的這位齊國妻子,也是深明大義之人,不想讓身負大才的丈夫就此沉淪,她協助眾人把重耳騙出了齊國。

不愉快的離開了齊國,重耳也沒法再回去了,只好再次走上流亡之路,這一次他們輾轉來到了強大的楚國。

楚國的國君,是雄才大略的楚成王,他用對待諸侯的禮節接待了重耳。對於楚成王的美意,重耳最初是拒絕的,他覺得沒底氣這樣被對待,手下人給他打了氣,說公子你千萬不要客氣了,楚國國君都這樣對你,這是天意,天意就不要勉強了。就這樣,重耳一行人在楚國暫時落腳了。

楚成王對待重耳,可真叫一個誠心實意,時不時的就擺宴款待。有一次,大家喝高興了,楚成王半開玩笑的說,公子以後回國繼位了,如何報答老夫啊?

重耳給出了一個響亮的回答,「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期辟君三舍。」意思是說,如果托您的福,我能回到晉國,他日晉楚兩國不幸交戰,我當撤軍九十里(一舍是三十里)。

一段時間以後,秦國國君秦穆公,聽說重耳在楚國落腳,特意派人前來迎接,要護送他回晉國繼國君位。在秦穆公的一番操作之下,重耳回到晉國繼位,就是晉文公。

幾年之後,晉國同楚國發生了衝突,兩軍交戰之前,晉文公下令後撤九十里。楚軍以為晉軍膽小,加速進攻,結果中了晉軍的埋伏,損失慘重,晉文公也經由此戰成為齊桓公之後的春秋霸主。

這就是「退避三舍」的來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