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重境界

慧隨緣 發佈 2022-10-02T03:58:10.940848+00:00

人生的四重境界王國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人生的境界決定了你看問題的方式。

人生的四重境界

王國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人生的境界決定了你看問題的方式。


喜歡佛家論述人生的三大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淺顯易懂,容易理解。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此為人生的第一境界。看見山就認為是山,看見水就認為是水,毫無毛病。我們在來到世界的最初都是處於這種境界,是人性最本真的時刻。處於這個境界的人不理睬人生的風浪,痛楚隨風而逝,生命中無法改變的無奈就是無奈。被人欺騙、被人下套、領略社會的黑暗面還是一如既往,沒有理由的選擇相信,認為懷疑是對別人的不尊重。我很羨慕這類人的懵懵懂懂,該吃就吃,該睡就睡,從來不理人生煩惱。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此為人生的第二境界。進入這個階段,人是激憤的,不平的,憂慮的,疑問的,警惕的,複雜的。不願意再輕易地相信什麼,易在現實里迷失方向,隨之而來的是迷惑、彷徨、痛苦與掙扎。有的人就此沉淪在迷失的世界裡,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嘆息,借古諷今,指桑罵槐。山自然不再是單純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單純的水,滄海桑田。一個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這一階段,那就苦了這條性命了,這個時候的人最可悲。許多人到了這一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終點。追求一生,勞碌一生,心高氣傲一生,發現自己並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於是抱恨終生。 馮友蘭先生論述人生境界的第二個等級:「一個人可能意識到他自己,為自己而做各種事。這並不意味著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後果有利於他人,其動機則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種事,對於他,有功利的意義。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功利境界。」他認為處於這個等級的人懷疑一切,最痛苦,卻是大多數人的人生。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此為人生的第三境界。這既是一種洞察世事後的反璞歸真,也是成竹在胸的體現。人生的經歷積累到一定程度,不斷的反省,對世事、對自己的追求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經過長期的知識積累與反思,我們形成了較為深刻的思想觀點,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對世界的認識具有了立體感,雖然我們會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事物,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但這一階段我們看得更透,更明晰。 一切毫不在意,萬事放下,不為世俗所苦,真正得到超脫。

  但是,我在參悟後,卻發現還有一層境界:沒有山、沒有水、無我。達到這一境界的人,目空一切,不糾結任何事物,超然物外。好話說盡了,剩下兩個字:等死。「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莊子《齊物論》)。還是引用王國維大師說的: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有我之境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忘了我是誰,忘了我是誰!

佛祖西來意?達摩也是一個等死的人了,為什麼還回紅塵歷劫?沒看透?他回人間是來渡人的。也算是未脫凡心吧。

低維度的人理解不了高維人生。高維的人卻可以降維生活。


有一天孔子到泰山遊玩,看到一個叫榮啟期的人在步行,穿著打扮很奇怪,還邊走邊唱,顯得很高興的樣子,孔子就過去問他,為什麼如此愉悅?榮啟期說,我有很多快樂的原因,萬物誕生,以人最為尊貴,而我就是人,這是我快樂的第一個原因。男女有別,而男人更為尊貴,我是一個男子,這是我第二個快樂的原因。人的生命短暫,有的人在娘胎裡面就去世了,而我活了將近90歲,這是我快樂的第三個原因。榮啟期繼續說,貧困是讀書人最常遇到的,死亡是生命的歸宿,我樂於貧困,等著去世,還有什麼可擔憂的呢?」,孔子說:「真好!果然是能自我安慰的人啊!」(《列子·天瑞篇》)

莊子也描述人生有三重境界。

《逍遙遊》裡,莊子寫了小鳥斥鷃對大鵬的嘲笑:

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

不懂?不懂就對了。

第一類,活在睡夢中的人,他們在世間的功業有大有小,大到可以掌握一國的權力。可在莊子看來,在更高的維度上,他們和無知的小蟲小鳥並無本質區別。

這些夢中人常常引得宋榮子發笑。

宋榮子這個人,即使全世界都稱讚他,他不感到振奮;全世界都誹謗他,他也不感到沮喪,對內外、榮辱的界限認識得很清楚。

宋榮子,就是一個安住於內在世界,不和任何人比較的人。

可是在莊子眼裡,宋榮子既然笑人,說明他內心還有妄念執著。

所以他屬於第二類人:半睡半醒的人。

這樣的人,歷史上也是極少極少。


意識進化到了高維度的第三類人,是更加稀有的「覺悟者」。

他們「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這才是真正的解脫。

在內在修養的層面,他們無我;在創造的層面,他們無功;在入世的層面,他們無名。這就叫「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意識進化到高維度的人,已經是圓滿的,沒有什麼可以讓他變得更多。

莊子形容藐姑射之山的神人,就是這樣一個形象: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之人也,物莫之傷: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

此人騰雲駕霧、水旱不傷,還能使萬物不受傷害,年年五穀豐登,世間哪有這樣的神人?

當然外在的物理世界是不可能的,沒有人有這樣的神通,這不科學!

但是莊子筆下的「神人」,實質是一個意識進化到高維度的人,在那個神秘的內在世界,他做到了「無我」,做到了與道合一。


一個「無我」的人,誰又能真正傷害他呢?

一個與道合一的人,道做的事,自然也是他能做的。

莊子並沒有在說胡話,只是你是夢中人,聽不懂而已。

莊子筆下的三類人,就是三種人生境界,沒有好壞,只是選擇!

關鍵字: